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皇宋锦绣 > 第四百一十八章 韩琦野心

皇宋锦绣 第四百一十八章 韩琦野心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5:44 来源:笔趣阁

一场变法,就这么的开启和结束,从此之后,范仲淹就在四处游荡,北方南方,最终黯然死去,再也没有回到中枢,而变法派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有些直接消失不见,有些也藏匿锋芒,等待着重新崛起的一天。

这其中,也就包括了后来崛起的韩琦,说句不客气的话,他具有更大的野心,更加渴望攀登最高峰。

变法失败,范仲淹被罢黜,他也是最早就知道消息的,没有抗争,面对着无法对付的力量,抗争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可是没有抗争,不代表他什么都不用做,必须要清楚自己的未来。

仁宗的态度是关键,如果仁宗对他的态度发生改变的话,那么无论他怎么做,都不会有任何的好处。

可是很显然,仁宗除了彻底的让范仲淹离开中枢,其他的年轻官员,更多的是保护,他只需要磨炼几年,时过境迁之后,就能够重回中枢。

白白的等待,肯定不能有这样的效果的,必须不断的努力,在韩琦准备平淡的接受命运的,慢慢的积蓄力量的时候,机会降临了。

机会总是要给有准备的人,可是要遇到机会,需要一点点的运气,赵信的出现,给了韩琦抓住这个运气的机会,在通过种种情况的分析,发现了辽夏之战的机会,同时棱堡和长弓,改变了战争的局势。

在成功的机会巨大,失败的机会很小的前提下,在有可能创造出无以伦比功勋的前提下,韩琦怎么能够不去赌,这明显是会通吃的赌博吧。

西北战事和灵州和议,可以说是天上赐予的机会,被他抓住了,一下子震惊了整个北宋,一直都困扰的西北的西夏,彻底的灭亡,再也没有威胁到北宋的机会,灵州和议还有灵州和议的扩大条款,让他一下子获得了巨额的资源,这个资源,放在别人手中,可能会逐步的卖出去,或者就交给中枢。

可是在韩琦手中,却是另外的作用,他把这个庞大的资源集中起来,用于灵州的建设,灵州的开发,则是他主动寻求的机会的。

韩琦胸怀大志,当然对于自己的现状看的非常的清楚,单纯的西北战事和灵州和议,功劳巨大,可以毫不客气的说,这些可以成为他跃升一个层次的基础,只要稍稍等到时过境迁,三五年之后,当变法在中枢的影响散去,他就可以凭借着这些,成为枢密使,越过三司使这个层次。

这个跃升,对于这个级别的官员来说,是难以逾越的,可是这注定不是韩琦所期望,东西两府,都是首脑,却完全不一样,并不是每一个枢密使,都能够越过这个级别。

比如说,现在贾朝昌,他就几乎不可能越过这个界限,韩琦做了这么多,为的就是成为首脑,这跟他之前的东华门外唱名方为好男儿一样,他无数次的希望,自己能够走到哪一步,成为首辅,是他最大的希望。

东府和西府,都是首脑这一个级别,可是他们代表的意义绝对不同,贾朝昌贵为西府首脑,但是他几乎不可能成为东府首相,叶清臣也一样,现在是仁宗最为看重的大臣,他甚至无法更进一步,达到枢密使的层次,更不用说首辅。

韩琦当然不会知道,在正常的历史上面,哪怕没有在灭西夏和灵州和议,他依然能够走上最高层。

不过是花费了巨大的时间,12年的时间,在地方上磨勘,不知道费了多少辛苦,从三十多岁的壮年,到接近五十岁的老人,这才入主中枢,最开始也是在三司使,然后枢密使,最终登顶。

同样的因为机缘巧合的关系,从三司使到首相的位置,韩琦只用了两年的时间,这是很多人不可想象。

有些事情,立足于自己身上,才会想的比较深,韩琦没有先知先觉,只能够做到足够的好,他需要在短时间,奠定灵州的基础,并且以此为契机,直接越过的三司使和枢密使这两个级别,直接达到最高的巅峰。

这就需要做的更多,也需要做的更细,韩琦已经花费了巨资,开启了整个灵州水利工程,为的就是为西北增加底蕴。

西北本身就是地广人稀,土地从来都不是什么问题,实边和军屯,这两者都没有实现的原因,不是这两者不重要,关键原因就在于,西北本身太贫瘠了,自然承载能力非常的差,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开放移民,却无法保证移民之后,他们的生存的问题,这样的下来,对于整个中枢来说,是一个伤害。

总不能看着这些升斗小民去死吧,真的死了,还好办,要是万一没死,却激发了他们的凶性,揭竿而起,那就不是好处了,而是无法承受的坏处。

升斗小民,他们实力有限,无法对朝堂产生什么作用,可是真的让他们白白送死,也没有用啊,西北是边疆,苦寒和危险,更是让人却步。

哪怕听说一些,都不会有人接近战场,那种生命不受控制,有可能身死威胁下,普通民众,除非是无法忍受,否则不会选择西北。

现在不一样了,整个西北增加了5000多万亩的水浇地,如果加上增加的旱地,可能会超过6000万亩,哪怕按照10亩一人的授田的话,也最少可以容纳600万人。

不说整个北宋到底有多少人,在中原,人口非常稠密的地方,那些在本地已经生活的相当困难的,凄惨活下去的人,移民到这里,却是不错的选择,中华民族从来都不缺乏勤劳的人,而缺乏给予勤劳的地方,只要把这些人移民到西北的话,西北地广的优势,就可以完全的发挥出来,到时候的,一切都完全不一样了。

或许还有战争的威胁,可是小民们的目的,只是为了活下去,在土地和更好的生活作为诱惑之下,其他的,真的有些不重要了。

现在,西北还是一片贫瘠之地的,却可以看到了未来的基础,可以容纳超过千万的人口的,并且还有庞大的,足以让北宋侧目的养殖业,从这个意义上面说的话,西北却是不错,一旦完成之后,就成为了稳定的根基。

这个远景,几乎所有的官员都是认可的,可是最高五品的官员,根本就没有能力许诺,移民这个要求,并不是他们能够决定的,这需要中枢,甚至是仁宗确定的。

对于交通不方便的封建社会而言,移民,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难的事情,除非真的活不下去,谁愿意离开的故乡,到别处,每一次的大规模的移民,都是一个血泪史,不但蕴含着巨大的危险,也容易出现问题的。

在整个封建王朝,大规模的移民,只是在王朝初期才会发现,王朝初期,控制力量极强,再加上从旧朝上面不劳而获的东西,足以支撑的起这个。

可是一旦到了王朝中期,在各方面支出疯狂的上涨的情况下,要供给大规模的移民,那几乎是不可能。

一旦移民的人数上升到几万人的程度,这可不是简单的移民,首先,移民过程之中的消耗。

民众不同于军队,控制能力有限,军队可以每天走30多里,可是民众,可能只有十几里,同时,老弱病残,还要搬家,穷家万贯,这要耽误很多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抵达了地点之后,还要保证,在种植的粮食下来之前的所有消耗,这对于任何一个王朝来说,都是巨大的,超乎想象的,别说是几百万,就算是几十万,都是可怕到了极点的。

好在,韩琦并没有逼迫他们,只是要求他们,按照目前的实情,送一个奏折过去,其中提到这个事情就可以了。

听到韩琦要求,特别是只是让他们送一封奏折回去,这样的条件,就非常的宽松。

他们来的目的,本就是为了调查这边的情况,无论是调查到了什么东西,都需要送一封奏折回去,这不过是附带的,把韩琦的要求说出去。

实际上,韩琦本身的位置,他自己都可以上书,接着他们的口,不过是方便,毕竟,有些话,自己说出来,是有可能有私心,别人的口说出来,就要客观很多。

先入为主的话,这样一个异想天开,甚至是有些让人匪夷所思的想法,可能唯一可能就是被拒绝,可是如果有足够的人说,再加上灵州本身基础,实现的可能还是非常之大的。

今天的目的达到了,韩琦也有些放松,其他也是,只要把这个奏折送回去,他们来到西北的目的也就达成了,其他的就不重要了。

来到灵州已经10天了,加上风餐露宿的,差不多大半个月的时间,他们都没有好好的休息,现在无论结果如何,他们只要把看到的东西说出去就可以了,其他的,就不用管了。

这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惠而不费,一个枢密副使,哪怕是过气的,属于是变法派的,可是西夏大功和灵州和议,就给他打下了一个深厚的根基,只要事过情迁,一个枢密使是没问题的,这个情况之下,举手之劳,当然是愿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