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皇宋锦绣 > 第一百三十三章 全庄蒸馒头

皇宋锦绣 第一百三十三章 全庄蒸馒头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3 16:49:16 来源:笔趣阁

孙吉等人是站在本身的价值上面想的,他们永远不会知道,馒头是一个多么大的生意,可是苗远知道,这个生意大到没有边,只要它能够保持着这样的味道,保持着这样水准,绝对是以5万起步的,这还是每天的销量。

整个保州10万人,甚至是加上保州周边,吃不掉5万个馒头,作为最简单,也是最常见的主食,拿苗家庄为例,2800人的苗家庄,每天大概消耗1.7万个馒头,平均每个人超过7个,这还是馒头不好吃的情况下。

保州城的人口,是苗家庄的50倍,哪怕生意不是他们全做完的,只要有5000人,每天吃他们的馒头,就是5万个,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

苗远激动不已,不过,另外一个问题浮出水面,他计算的是庞大的销量,1200个馒头用掉了1斤的粉末,如果是5万个的话,最少要40斤?之前制作的过程,他也全程的看过了,很麻烦,前前后后要好几天,到底产生了多少?

还真的不多,按照一碗出17克莱算,100多碗,最多也就是1700克,不到4斤,这就是全部的产出,按照3天这么多,根本就支撑不起来的庞大的消耗。

激动的心情,戛然而止,苗远有些为难,却又不得不问道:“四少爷,如果我们每天在5万个以上,甚至是10万个,能够供给的起么?”

“什么?”孙吉几乎失声的叫出来,他们想的,只是几十个,几百个,完全没有想到,是超过万个,还是5万个,这么庞大数量,聚沙成塔之下,利润恐怕不会低。

“当然!”赵信自信的点点头,5万个,不过是40多斤,就算是10万,20万,也不过是不超过2担,按照目前具现的速度来算,也就是20分钟的事情,根本没问题,毛毛雨了。

“太好了,我们今天就想25斤!”苗远打蛇随棍上的说道,哪怕现在,什么都是八字没有一撇,他甚至都没有考虑,到底有没有能力,制作出这么庞大的数量,可是这些东西先拿到手再说,这些白色粉末,全部是钱,一个个长着翅膀,就要掉到他碗里的钱。

一个大生意,就这么定下来了,孙吉他们都插不上话,这都快下午了,也就是说,就算去销售,也只有一个晚饭的时间,3万个左右,他们懂得计算成本,因为面粉价格不高,一个平均不足半文,粉末多一点,平均一个1文,只要馒头能够卖到2文以上,就有半文的利润,3万个,就是15贯,这样的日利润,可一点都不少啊。

“你现在可以布置了,等下,让人到我房间去拿!”赵信说道。

苗起心急火燎的出去,赵信笑笑,开始吃饭,借助着吃饭的时间,他在卡牌系统之中,具现了两担的纯碱,10分钟一担,一担才不足一贯,却卖出了120贯,120倍以上的利润,这个利润率相当的惊人。

很快的,就在他具现完成,早就等的心急火燎的苗远就匆匆的进来了,他看着装在木桶之中的纯碱,直接称重,一桶大概是40斤左右,他直接带走了一桶,并且跟赵信签字,现在的苗家庄,可拿不出40贯,这一点,赵信也没有强求,只要还款之后,拿过来就可以了。

苗远千恩万谢,甚至跪倒在地,感谢提供这些东西,给村民们一个赚钱的门路。庄户人家,在苗家庄这样的地方,或许不缺吃喝,也能够有些余粮,可是手头都不宽裕,偶尔通过赶集,把集起来的鸡蛋卖了,换上几文钱之外,就是每年的养猪了,赵信这样做,完全开辟了新的来源。

对于此,赵信不在意,原来没打算这么快开启,算是给他们一个赚钱的门路了,趁苗远没有离开,他提出了个要求,让他们留心一下,兵营之中一切动静。

军队之中,那些军官之间有矛盾,大部分士兵们有什么状态,有没有抱怨,或者是被克扣军饷一类的,特别是后者,一旦发现,不但要调查的起因和推波助澜,还要第一时间汇报。

保州兵变,如无意外,应该是对付他的杀手锏,在没办法提前预防之前,情报收集工作相当的重要。

苗远本以为赵信郑重其事的要求,是什么为难的要求呢,却是这个,当然是满口的答应了。

又不是什么困难的,他们本身就准备多做兵营的生意,这些军汉们,也是整个保州餐饮业的最大销售对象,2500个云翼军的士兵,按照每天10个馒头来算,就是2.5万个。

当然了,不能这么算,只要馒头的名声出去,在军营之中销售个两三万个,应该是没多大的问题的,算上整个保州,销售5万个馒头,甚至是10万,应该是不成问题,如果售价在3文的话,一个馒头1文半的利润,10万馒头就是15万铜钱,这不是小数目了,一天150贯。

远景永远是远景,为了达成这个远景,他们必须要一步步的去尝试,首先,就是做出来3万个馒头,这也是考验他们的最关键的步骤。

当天下午,苗远几乎是忙的马不停蹄,布置人员,当然了,还有一个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准备发面,每家每户都有,却不太多,这个成为了最大的制约,发面的过程,也需要时间,他们一起都准备了。

全村人大概凑了足够2.4万个馒头的发面,顺带着,又做了很多,预计两三天之内,就可以达到极限,在此之前,每天大概就是5万个左右。

数量庞大的面粉,开始跟发面混合,进行了一定的加温,保证整个发酵的过程,这个过程会长达一个晚上,苗起协调了一个下午,安排人手准备,就等明天上午开始制作。

一个上午的时候,准备做出来3万个,加上下午的话,才6万个,哪怕保州有庞大的市场,他们也要能够做出来才行。

在过来找赵信拿纯碱之前,苗远就开始组织了,大规模的蒸馒头,当然了,不能再在主宅的厨房了,哪怕主宅的厨房够大,也不可能容纳这么多蒸笼。

这年头,家家户户都有蒸笼,馒头是大部分普通北方农户常用食物,可是就算按照一个人一天吃5个来算,一家七八口也就是几十个,平均两三天,或者是三四天蒸一次就够了,一次可以连续好几锅,蒸一二百个。

这些蒸锅的使用率不是很高,却是每家每户的必需品,穷苦的农民,可不能放弃馒头这样廉价的东西。

整个苗家庄,800多户,有800多个蒸锅,集中到一起,看起来声势惊人的,却是有些杂乱无章的,苗远也知道,这是无奈的选择,铁匠哪里和木匠哪里,也都吩咐下去,需要准备大型蒸笼了。这里面,赵信海给他们一个提醒,就如同后世的蒸馒头店一样,高高的,超过10层的大蒸笼,这样节约人力物力,不是小的普通的蒸锅那么麻烦。

铁匠和木匠们制作大蒸笼,要几天的时间,他们现在只有小的,苗远刚刚计算过,一般的小型蒸锅,一次性可以出30个左右的馒头,整个苗家庄,大概有蒸锅800个,只要人手足够,一次可以出2.4万个,这已经够了,极限的话,每个下午都可以蒸好四五锅,如果保州每天的销量在10万个,是绝对够用的。

2.4万个馒头,也是一次完成极限,用来试水是最好的选择,要把这些东西给做出来,从下午开始弄,时间稍稍有些紧张一点。

好在,熟练的人员很多,几乎每家都有一两个擅长于蒸馒头,其他人就算不擅长,也能够打打下手,比如说,揉揉面,和面。

在苗起的宣传之下,整个苗家庄都参与到了这个庞大生意之中,不是一个人两个人,整个苗家庄,除了超过50岁,行动不便的,剩下的可以正馒头的,最少有1200人,这其中绝大部分是妇女,成年男子只有300人左右。

原料是现成的,赵信提供的纯碱,没有要钱,小麦也是苗家庄的主要收成,他们去年因为小麦的价钱较低,没有卖出,5万亩,有四分之一种了小麦,差不多有1万石左右,当然优先使用了的,1200人之中跳出来600个专门做馒头,按照1个人做50个的,今天上午最少可以做出来3万个。

一个看起来不起眼的小生意,却让苗家庄都看到了希望,今天做的1200个馒头,并没有交给主宅的吃,而是分给了村民们,有些人只能够吃到一口,可是就这么一口,让村民们看到了希望。

劳动人民是质朴的,他们只是不知道赚钱的门路,却不是笨的,这个馒头跟原来的馒头,差别巨大,怎么可能没有市场,太有市场了,在坚信自己的劳动,能够产生价值的时候,迸发出来激情是无限。

这一晚上,对于很多的农户都是不眠之夜,他们怀揣着憧憬和感慨,很久很久都睡不着,最终在辗转反侧之中,进入到了梦乡,明天对他们而言,是特别的,是一个新的开始,不知道有多少人做着关于馒头的梦,分不清虚幻和现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