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皇宋锦绣 > 第一百零二章 军队的野望

皇宋锦绣 第一百零二章 军队的野望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3 16:49:16 来源:笔趣阁

赵信转到了苗远那里,直接开门见山的提出了要求,以一个长弓部队而言,人数少了根本没有效果,真的十来个,还不如使用短弓呢,对后勤压力小一点,携带比较方便。

20个精锐家丁为核心,这些都受过专业的训练家丁,力量等基本属性,已经达到了禁军的入选标准,不如精锐的战士,属性上面也相差不大,他们经过了运河上的这一次战火,不能称为的训练有素的战士,也不是没上过战场的初丁。

说实话,运河那一战,死伤的数字不大,跌宕起伏,血腥无比,每一个存活下来的家丁,都等于是一场高强度的战争,最少说的,未来再上战场的时候,面临着血腥,面临着死亡,就不会那么容易慌乱。

死的都是乱的,战场上面,看似杀机四伏,可是实际上,是有一般规律的,说白了,有体系,背后有强大支撑的,就能够活下来,反倒是这些害怕的,慌乱的四处逃走的,容易死掉。

赵信的目标不小,准备在苗家庄招募100青壮,这对于拥有最少500人以上的青壮的苗家庄,这不是什么大的数字的,要求略微有些高的,要求身高都在五尺五寸以上的,相当于公制的1.74米以上,这在的2400人的大村落,挑选出来不是问题,这里是北方,不但人比较高,就连条件也不错,苗家庄对于这些依附过来的,还是不错的,这也是苗家庄能够扩大的原因之一。

这个任务交给了苗远,听到了赵信的要求,苗远有些为难,100个人不多,护庄队就有50多个人,加上一些青壮,抽调起来没问题,这些情况都是家里的顶梁柱,一旦他们抽调了,对于农活的影响就会非常的大的。

赵信的目的非常明确,是为了训练一批常备弓手,这就需要脱产,还要长期训练,这对于人家是一个巨大的影响,可是这些跟谁说呢?老管家不在,少爷又是一个小孩子,看今天的表现,那是说一不二的。

王松不在,最熟知庶务的,就变成了赵信了,看到苗远为难的表情,就知道怎么回事了,随口的说道:“我们会按照禁军的标准给予俸禄,顺便……”说到这里,赵信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你们附近有没有牛马市场!”

“牛马市场?”苗远不知道赵信为什么问这个,说道:“保州城内就有,很大一个一个!”

“对,既然抽调了青壮,会影响家庭,我们会给予补偿,凡是被选到的家庭,会获得一头牛的使用权,可以用来耕地,其他的家庭,要5个家庭合用一头牛!”

“什么,真的?”苗远惊喜的,有些不敢置信的说道。

他们苗家庄,算是远近闻名的富庶村庄,大型牲口却只有12只,都是属于苗家的,其中还有8匹马,是用来拉车的,牛只有2头,还有2头驴,这些共同构成了没钱苗家庄的状态,到了农忙的世界,12头牲畜,都会干活,可是相对于苗家庄数万亩的总数,有些捉襟见肘,可就算如此,周围那个村子,都没有苗家庄这么多的牲口,一两头,或者是三四头就够多了,苗府有能力买起这么大型的牲口。

牛的价格不贵,就是十来贯的样子,可是这十来贯,对于普通的平民百姓来说,甚至说,农村土地主来说,也是一笔难以拿出的资金。

现在,赵信出钱来买,100个人,起码代表一百个家庭,一个家庭出两三个的几率不会太多,再说了,也舍不得让他们当兵。

加上五家合用一头,这就是180头以上,在听完苗远计算的数字之后,赵信干脆大手一挥,就200头好了,顺带再买上50头猪和100头羊,牛可以用来耕地,替代壮年劳力,牛在这个方面的效果,比起壮年劳力要高的多,不是给一头牛,给他们也不敢要,价值太高了。

按照禁军的水准给予报酬,这可是天大的好事情。至于猪和羊,当然是用来当伙食的,这是赵信要掌握的第一个力量,需要按照北宋的训练方法,这一方面,有孙吉来决定,也要加入近代军队的一些方法。

纪律性,信念,甚至是勇于牺牲的精神,特别是纪律性的,在军队之中,无论出身如何,无论实力如何,要求的铁一般的几率,这也是近代军队跟封建军队最明显的不同,事实上,历史上,有极强战斗力的军队,大部分都是铁一般的几率,无论从李世民的玄甲军,到岳家军,戚家军,甚至是起步时期的蒙古和满清八旗,纪律都是关键的要素。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灭亡汉人中央政权蒙古和满清,蒙古还好说一点,控制的地盘够大,各种人种也非常的庞大,他们只是依靠蒙古骑兵,就已经可以横扫天下了,可是在攻击南宋的时候,更多的是用的归附的汉军和南军,满清更是如此,总数也不到80万的满清,根本没有能力统一中国,他们依靠的是大量的投降明军。

可是有一个很奇怪的共同点,那些软脚虾,战斗力不强的宋军和明军,在投降之后,展现出了强悍的战斗力,一定程度上,清初的那些汉军八旗,他们的战斗力,甚至不弱于精锐的满洲八旗,可是在之前,满洲八旗可以以一当百,几百人,追着几万明军攻击。

这中间,给钱只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纪律,严苛到极点的纪律,在钱和死亡的威胁下,最终满清拿下了江山。

满清之所以能够崛起,跟八旗改制有巨大的关系,形成严格的从上到下的纪律,刚刚投诚的明军,就处于这个食物链的最底层,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他们没有安全感的,血腥的杀戮,让他们不得不服从严苛的几率,也因此,造就了汉军的强大。

赵信,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建立一支封建军队,封建军队,更多的是依靠皇室的声威和武将的个人魅力,每一个军队都极具特色。

在汉武帝时代,追亡逐北,打匈奴抱头鼠窜,到了汉武帝之后,一个个皇帝的威信不够,整个汉代军队战斗力大减,明军也是如此,两代雄主,朱元璋和朱棣,打的蒙古不知道往哪跑,就算到了明朝中叶,也多了一个戚家军,在军队上面中兴,可是这些都不持久,只是几年十几年,就迅速的退化。

只有近代,甚至是现代意义的军队,讲究传统,而不是一个武将和皇帝的特色,用严苛的纪律要求每一个人,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无论你什么高低,无论你实力如何,都只能够按照一套政策,慢慢的一步步来,或许会培养起一些军方势力,可是长弓和未来热武器,他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兵变诞生的可能性大大的降低。

长弓也好,热武器也好,对于后勤,对于生产力的要求就要高的多,只有国家才能够兴建规模化的军工企业,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武器弹药,少了武器弹药,拿着也是一个烧火棍,这就最大限度减少了兵变的可能性。

而且近代军队最大的特点就是,抹杀天赋,把差异性和不同性,降低到最低,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是一个普通螺丝钉,一个小小单位就是完全一样的,这就让特色型的兵种彻底消失,这也让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局面大大减少,因为每一个军队的基本单位,都是完全一样的,你在汴梁带过的兵,跟陇西的兵,完全没有两样,甚至连人员,各种兵种差别,甚至是后勤都一样。

不给大将长期带兵的机会,出征的时候,领了军队出征,回归的时候,各自回去,还怎么造反,这就从根本上杜绝了宋朝的悲剧,会最大限度的保护这些名将,不说后期的王韶,就说这个时代,狄青就是最大的悲剧,要想挽救北宋的命运,这一点必须解决。

既然从一开始,就把目标定的更高,那就从最初,就不能松懈,一直以来,赵信的第一个军队,要是一个准现代军队,最起码也是近代军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