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血刃 > 第二八九章带你的娘子军前来救驾

盛唐血刃 第二八九章带你的娘子军前来救驾

作者:tx程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3 13:57:40 来源:笔趣阁

终南山秘密山洞里,曲折的洞口,用盾牌树立着,当然这并不是为了防备野兽或敌袭,而是采取火光折射的原理,将洞内的火光堵在洞内,留下空隙让炭气排放。

随着篝火燃烧着,篝火的架子上,用头盔倒吊着充当锅,头盔里烧着热水,众秦王府亲卫围坐在篝火前烤着火。

众人士气低落,唉声叹气。

程知节拿着一柄长斧,守在李世民身前,此时李世民双眼紧闭,额头上汗珠细密。即使在昏迷的李世民,李世民也一脸狰狞,杀气腾腾,不知道他在睡梦中经历了什么。

杜如晦望着侯莫陈旭道:“周围查探的怎么样了?

侯莫陈旭一脸沮丧的道:“很是不妙!”

杜如晦咳嗽一声道:“秦王府还有谁逃出来了?”

侯莫陈旭苦笑道:“可能就张亮自己吧,长孙参军被抓,房长史与高治中同样被俘虏,老段如今还在大理寺牢狱之中!”

杜如晦没有说话,一脸担忧的望着昏迷中的李世民。

侯莫陈旭道:“杜先生,杜参军好像也逃出了长安!”

“我那个老叔?”杜如晦苦笑道:“他已经指望不上了,精通阴谋的人,绝对不会把自己置身险地!”

就在这个时候,李世民突然呢喃道:“水……水……”

杜如晦和程知节、侯莫陈旭等人急忙围上去。

程知节赶紧从身边一名亲卫手中抢过一只头盔,将头盔里的水送到李世民嘴边,李世民一边喝着水,一边睁开了眼睛。

大病初愈的李世民,身体很是虚弱。

不过,随着李世民苏醒,众人仿佛有了主心骨。

李世民喝了足足一升水,然后在程知节的搀扶下坐了起来,李世民望着周围,几乎人人带着轻重不等的伤痕,脸上露出沮丧之色。

杜如晦道:“殿下,咱们现在怎么办?”

李世民并没有直接回答杜如晦的话,而是转而问道:“寡人昏迷几天了?”

杜如晦期期艾艾的道:“三天,三天了!”

李世民想了想道:“三天了……这不对啊!”

程知节疑惑的问道:“殿下,什么不对?”

李世民道:“三天了,他们还没有找到我们吗?”

程知节摇摇头道:“当然没有,兄弟们如今缺衣少食,早已饿得头昏眼花,拿刀子都没有力气,若是追兵追来,我们根本打不过,也逃不掉!”

侯莫陈旭想了想道:“想来,此间太过隐秘,他们一时没有找到而已!”

“不对,不对!”李世民语气坚定的道:“长安十二卫大军如果展开拉网式搜查,最多一天一夜的时间就可以将长安周边百里之地,挖地三尺,你们不感觉奇怪吗?”

李世民不说这事,杜如晦还没有想起,当然,如今他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李世民身上,没有顾及其他。现在李世民旧事重提,他立即反应过来,这太不正常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孽,杜如晦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在整个长安城,有实力抓到李世民,却无动于衷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陈应。陈应身为左武候卫大将军,掌握着长安一百零八坊武候,在李世民逃出长安时,或者是侯莫陈旭突然,其实都相当顺利,唯一的解释就是有人暗中放水。

这个暗中放水的人,不用问就是陈应。

那么问题来了,陈应放过李世民,到底是如何用意。

突然,杜如晦的脑袋中浮现一个可怕的念头,这个疯狂的念头就像一颗带着魔力的种子,在他的脑海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难道,陈应想当曹操?学着曹操的样子暗中控制李世民,一旦李建成不能满足他的利益和要求,陈应就会转而扶持李世民,成为大唐的傀儡皇帝?

不得不说,擅长权谋的人,脑洞都非常大。

陈应之所以暗中放水,只是不想让大唐的皇位传承染血鲜血,一旦如此,就会给后世立下一个不好的念头。

唐朝是如此,其实明朝也是如此。因为朱棣起兵,以武力夺取皇位,在整个明朝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很多,当然,后来的明朝藩王们远没有朱棣这么生猛,宁王也好,信王也罢,他们比朱棣弱了太多。

民间谚语,前面辙,后面就有车。开唐之初如果形成的规矩,后面很难改变,都会在这个既定的圈子里发扬光大。宋朝的时候,因宋太祖见识了五代十国诸侯争霸,血流漂杵,所以他在开宋之初,杯酒释兵权,将军权一分为三,以文武御武,于是宋代的武将们失去了造反的根本。

至于宋太祖为何不怕掌握权力的文臣们造反?事实上很简单,秀才造反,十年难成,士丈夫耍嘴皮子还成,可是遇到杀伐决断,他们就完全不行了。其实利用文人统领武人,并非文人忠君为国,忠诚可靠,而是因为文人太弱,动摇不了统治基础。

脑袋里转了这么一大圈,杜如晦的脸色变得非常难看,他望着李世民道:“殿下,你也猜测到了?”

李世民点点头道:“三天没有追兵抵达这里,就说明了问题。我们一直在陈应的监视之中!”

杜如晦沉吟道:“可是陈应,用心险恶!”

“人哪,千万不要以为被利用而懊恼、气馁!”李世民苦笑道:“一旦失去了利用价值,那才是最可悲的事情!”

说到这里,李世民望着程知节道:“老程,扶我出去!”

程知节扶着李世民,缓缓走出山洞。

山洞口一阵寒风吹来,李世民冻得瑟瑟发抖。

洞口外,积雪覆盖,在晚霞的照耀下,显得甚是瑰丽。李世民无心欣赏,眼前的美景,他用心的观察着周围的动静,侧耳倾听着。

只是,他看了半天,依旧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冲着外面空无一人的积雪吼道:“出来……出来……寡人说五个数,你们若是再不出来,寡人就自绝在此,看你们如何向你们主子交待!”

李世民耍起了赖皮。

“一……”

“二……”

“三……”

就在李世民所站在的山洞中莫约三十步余的距离上,有一个鼓起的雪包,当然这只是一个伪装雪包,实际上则是一个羊皮帐篷,羊皮可以隔绝外面的寒冷气流,同时也可以将帐篷内的热气包裹在帐篷里。

侧耳倾听着外面传来的声音,刘统终于坐不住了,他知道李世民此时是虚张声势,当然,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李世民要是自寻短见,他还真没有办法向陈应交代。

背嵬军一千余人马秘密经巴蜀之地的青川县,翻越摩天岭,经阴平古道进入关中。只是李世民发动的太过仓促,陈应没有动用这支秘密军队,而是让他们布置在长安城外,负责临时接近,一旦李世民掌握着南衙,控制政事堂,李建成无力扭转乾坤事败,他们就需要护送着李建成、李元吉的子女,逃出长安。

但是,陈应赢了。李建成也胜出了,所以他们没有在长安城外接应到李建成的子女,却发现了李世民的踪迹。

李世民麾下的秦王府护军只是正规军部队,论隐匿行踪、跟踪盯梢,他们远不如背嵬军将士,这些将士在吐蕃的时候,经常摸到吐蕃人部落的大帐中,直接刀子架在吐蕃人的脖子上,吐蕃人都无法发现。别忘了吐蕃人不仅有明哨、暗哨,还有负责警戒的敖犬,连敖犬都无法发现背嵬军将士的踪迹,更别提惶惶不可终日的秦王府护军了。

随着刘统的一声令下,原本沉寂无声的山谷,一下子开始沸腾了,在山洞左右以上山坡上的雪包,一座座的缓缓涌动,背嵬军将士露出他们的身影。

望着这一幕,程知节如丧考妣,侯莫陈旭也如临大敌。

杜如晦膛目结舌,没有想到陈应的人已经摸到了他们的眼皮子底下,如果陈应想要他们的命,他们甚至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

直到这个时候,杜如晦这才发现陈应这个人的可怕之处。

只有李世民还算正常,其实他内心里也掀起了惊涛骇浪,他原本以为陈应会派十数名斥候在负责盯梢,可是没有想到附近居然多达上千人埋伏。

刘统躬身道:“陈大将军麾下背嵬军统军刘统,拜见秦王!”

李世民道:“带寡人去见陈大将军吧!”

刘统点点头道:“秦王殿下请!”

李世民麾下的残部跟着刘统等人缓缓离开山谷,走到山谷口的时候,突然发现外面停着一大队的马车,这些马车,全部带着护甲,就连车轮也是钢制的。车队的旗帜上赫然写着“大唐通利钱庄!”

这是大唐通利钱庄的运钞车队,但凡各地官府或守军,无权查验。李世民等人进入马车的护甲车厢内,而其他士兵则换装成武装押送的护卫,持刀跟着车队缓缓前行。

宽大的运钞车内,李世民靠在冰冷的护甲车厢壁上,深深叹了口气道:“寡人输得不冤……”

程知节疑惑的问道:“这么多后手,陈应应该早有准备,咱们的消息泄露的太早了吧?”

尉迟恭虽然是李建成的人,也是陈应提前安插在秦王府的人,不过尉迟恭在这个时空并不是李世民的亲信,在早期预谋时期,李世民根本就没有让他参与此事。

李世民想了想道:“东宫里有我们的人,秦王府有他们的人也不奇怪!”

……

东宫之中,李建成终于下定了决心,咬咬牙道:“可是,陛下不会愿意退位,难道你要本宫学二郎逼宫不成?更何况,政事堂六大相国,全部都是阿爹的旧友故交,他们也不会配合我们向阿爹逼宫!”

陈应摇摇头道:“所谓的忠诚,只是背叛的筹码不够,六大相国我们没有办法,可是李唐宗室呢?”

“你是说让宗室诸王向阿爹逼宫?”李建成听到这话,考虑了一番摇摇头道:“不可,不可,不可能,宗室诸王,掌握实权的唯有三人,淮安王李神通、赵郡王李孝恭,还有任城王李道宗,他们除了赵郡王之外,都亲近二郎……”

“太子殿下,不用担心!”陈应淡淡的笑道:“您只需要把他们召集起来,包括窦诞、封伦他们!”

李建成走出显德殿,站在街道中央,远眺太极宫的重重宫阙,若有所思。

李建成不是笨人,陈应所说的都是实情。

事实上,他现在若是不趁机让李渊退位,恐怕大唐会迎接更严重的内斗,不仅仅李建成自己遭殃,包括这一次为了李建成挺身而出,力挽狂澜的陈应,也会被打击。

恐怕,等李渊缓过这口气,陈应罢官夺爵已经是最轻的处罚了,很有可能会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斩。

在李建成的命令下,任城王李道宗、淮安王李神通、赵郡王李孝恭、广宁郡王李道兴、高平王李道立、雍王李绘、新兴郡王李孝协、济南王李哲、庐江王李瑗、胶东郡王李道彦、清河王李孝节、襄邑王李神符等一大批宗室诸王前来东宫赴宴会。(细节或许有误,根据旧唐书整理。)

……

就在李建成忙着设宴的时候,陈应带着李秀宁,前往太极宫甘露殿。

此时,李渊的身体依旧没有恢复,他的精神很差,被李建成明升暗降,升为司空的裴寂,依旧不离不弃,陪在李渊身边,充当最佳听众。

李渊此时仿佛变成了祥林嫂,絮絮叨叨的向裴寂说道:“二郎那个脾气,他是什么人,我这个当爹的,还能不清楚?”

裴寂陪笑道:“知子莫若父嘛!”

李渊叹口气道:“二郎根本管不住自己,他听不得诤言。从小到大,他都是心高气傲,这样的人,做将军,或许还能人尽其才,做君主,却一定是要,祸乱天下的。”

李渊哀叹着拍打窗棂道:“二郎实在是……太像我那位表兄(既杨广)了!”

就在这时,中常侍陈应躬身道:“陛下,平阳公主与驸马在殿外求见!”

李渊一听李秀宁来了,眼睛里浮现一抹精光:“三娘来了,快传!”

时间不长,李秀宁与陈应联袂走到李渊面前,躬身施礼。

李渊神秘兮兮的拉着李秀宁的手道:“三娘,你怎么来了?”

李秀宁噗嗤一笑道:“阿爹,女儿还不能来看看阿爹?”

李渊压低声音,小心翼翼的道:“元从禁卫都被二郎的人杀了,现在这里里外外都是二郎的人,他怎么可能放你进来?哦,朕想明白了,一定是二郎那个混账,他想把你也软禁在这宫室之中!”

听到这话,陈应愕然。

怎么回事?李渊怎么还以为是秦王?他难道不知道秦王已经兵败逃出长安城了吗?难道说李渊已经失忆了?

陈应想想也真有这个可能,人若是受到了惊吓,会把自己保护起来,自主的切断不愉快的记忆,就像李渊这样,依旧停留在玄武门之变当夜的情景。

在李渊的心中,李世民杀了他的人,撑握了朝政大权。

只是陈应实在想不通,李渊怎么可能会失忆,要知道他可是开唐帝王,一辈子经历过无数大风大浪,重大挫折?

陈应狐疑的打量着李渊。

李渊抓紧李秀宁的手急道:”三娘,你不能待在这里,赶紧走,逃得越远越好,那个逆子,一定不会放过你的,你逃出长安,带你的娘子军前来救驾!“

秀宁看着李渊一脸疲惫,脸色苍白,还有这神神叨叨的样子,忍不住一阵心疼。

她正准备将事情的真相告诉李渊,却见陈应不住的朝他使着眼色。

李秀宁只好闭口不言。

陈应抓起一把色子,朝着李渊晃晃,然后笑道:“陛下,你这不是无聊吗?咱们和裴相一起打麻将……”

“打麻将!”李渊一愣,突然满脸堆笑道:“好啊,好啊!”

陈应打着手势,陈齐急忙让小宦官去找麻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