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灾难艺术家 > 756 拍摄难题

灾难艺术家 756 拍摄难题

作者:七七家d猫猫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11-23 11:26:44 来源:笔趣阁

关于超级英雄电影是否是“电影”的争论,僵持了很长很长一段时间,其实关键核心意义就在于普通观众对于“电影感”的理解。

超级英雄电影是电影吗?

当然是。

超级英雄电影具有电影感吗?

没有——

至少大部分时候都是没有的,因为整个超级英雄宇宙的构建,要求电影形成连续剧式的互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电影感的构建;同时也因为电影工作需要流水线作业,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导演的创作空间。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理解“电影感”和“创造力”这件事呢?

有一个非常简单直观的范例。

在大部分电影里,一个角色从一座城市转移到另外一座城市,如果导演需要呈现出这样的空间转移,应该如何做?

要么,直接上字幕,前后两个镜头剪辑衔接,然后通过字幕告诉观众,抵达全新城市了,这是偷懒的做法。

要么,则是一个经典套路,通过一系列画面的组合来达到目的,主角前往机场、飞机在天空飞翔、飞机落地、拍摄全新尝试地标性的建筑,结束。

这是非常套路也非常无聊的拍摄方法,就好像数学公式一样,每位导演需要拍摄角色在城市之间转移的时候,就直接套用,同样一个公式被使用成百上千遍之后,所有灵感火花也就被彻底掐死湮灭。

以至于导演想要做出一些全新尝试的时候,也会被制片人认为“无用功”,被迫放弃。

那么,具有电影感或者创作力的拍摄,应该如何呢?

在陆潜所熟悉的时空里,英国导演埃德加-赖特(Edgar-Wright)就曾经在如此普通的桥段里展示了自己的才华。

赖特将镜头对准主角,由主角抱着一堆生活杂货,凸显出生活气息,同时,镜头始终对准主角丧到极致的表情,主角就将脑袋依靠在“窗户”上,面无表情,生无可恋,伴随着交通工具的移动轻轻摇晃。

但是!

“窗户”之外的景色却始终在变化,先是出租车经过城市街道景象流逝的画面,再是飞机起飞和下降天空云聚云散的画面,然后是火车穿行乡野大片大片色彩流动的画面,最后是出租车抵达目的地的画面。

全程,镜头固定在主角身上,主角始终保持不动,但交通工具的变化悄无声息的发生,通过拍摄角度和画面构图的一致性保证画面的焦点和重心不会发生变动,同时,窗外的画面就如同连环画一般快速翻阅。

世界,在流动。

魔法,就这样诞生了。

这不仅是镜头调度的艺术,同时也是剪辑的艺术。

赖特充分发挥自己快速剪辑衔接的能力,每个画面的停顿时间都以毫秒计算,整个“转场”的时间也就在三十秒到六十秒之间,和“套路化模版”的时间相差无几,但呈现出来的画面,却是流动的鲜活的——

具有生命力的。

所谓的电影感,就是如此,通过构图和剪辑,通过音效和配乐,注入一点点魔法,赋予影像生命力,然后让观众沉浸在大荧幕之中,如痴如醉。

真正具有“电影感”的电影,其实不会区分商业还是艺术,哪怕是爆米花,也同样能够带来惊艳的电影感。

那些大导演们所反对的,并不是超级英雄电影本身,而是流水线制作超级英雄电影的套路,这是对电影生命力的一种摧毁。

但是,普通观众对于这一话题的理解,往往是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他们认为,所谓电影感就是艺术电影,又或者说,所谓电影感就是DC电影那样的苦大仇深。

以至于他们对于那些吐槽漫威电影的大导演们发起疯狂攻击,不屑一顾,又或者是对DC电影横加指责,认为所谓“电影感”的作品根本就是垃圾,他们就是喜欢爆米花,并且以爆米花为傲。

然而,并不然。

DC电影里,“蝙蝠侠:黑暗骑士”是典型具有电影感的作品;但漫威电影里,“美国队长2”、“黑豹”和“金刚狼3”也同样如此。

本来,埃德加-赖特就准备执导“蚁人”,他对电影提出了诸多天马行空的构想,但迪士尼方面给予的束缚着实太多,在来来回回的合作探讨之中,一步一步扼杀赖特的创作生命力,最终直接把他逼走。

迪士尼方面倒是十分嘴硬,认为赖特错过了一部佳作,他们根本就不需要赖特。

但实际情况却是,后来上映的“蚁人”,令观众拍手叫好的部分,几乎全部都是来自赖特的创意和灵感。

现在,则轮到陆潜了。

陆潜知道“死侍”这部作品的重要性,他希望自己能够没有束缚地展开手脚,所以牺牲了一些利益换取雄狮影业的“袖手旁观”,最终争取到了对剧组的百分之百控制权,和此前他的所有作品一样。

其实,陆潜也曾经尝试过赖特的手法,在“突袭”里。

还有人记得“突袭”的电影开头吗?

如何在短短两分钟之内,让所有人物粉墨登场的同时,又能够感受到每个人物的棱角?陆潜给出了自己的答桉:

一系列犀利简洁的镜头拼接,画面与配乐完美契合,搭配大雨倾盆的肃杀气氛,整个节奏感就如同滔滔江水一般持续输出。

“突袭”能够得到如此多赞誉,并且创造票房奇迹,在观众们看来,武打场面的精彩无疑是核心原因;在专业人士看来,他们也表示赞同,不过还需要增加一点,整部电影的开篇就已经能够看到镜头语言的出彩,早早将观影期待值提升起来。

这,就是电影的。“电影”,也可以是动词。

所以,陆潜需要电影百分之百的创作权,避免雄狮影业的干涉。

毕竟,从雄狮影业超过十年的瞻前顾后、反反复复来看,前科累累,他们随时都可能在拍摄中途违背诺言,前来干涉陆潜的创作,这才是陆潜要求白纸黑字落实自己的创作权和拍板权的根本原因。

此次,陆潜也有自己的野心。

对于蓝鲸影业来说,“死侍”是进一步扩展版图的一个战略性中转;但对于陆潜来说,这就是一部电影。

一部超级英雄电影,一部爆米花电影,一部将自己脑海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全部释放的电影。

创作灵感,正在汹涌井喷。

对于“死侍”,陆潜就希望做出一些尝试,不同于“突袭”,也不同于其他超级英雄电影,通过镜头调度和剪辑制作,赋予电影生命力——

不仅仅是打斗场面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