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灾难艺术家 > 757 片场模型

灾难艺术家 757 片场模型

作者:七七家d猫猫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04-25 09:45:20 来源:笔趣阁

对“死侍”,蓝鲸影业有他们的野心,同样,陆潜也有他自己的野心。

一方面,在超级英雄电影标志性的打斗场面里,陆潜准备在镜头调度和艺术设计层面输出一些创意,打破自己的舒适圈。

从“突袭”到“疾速追杀”,洪家班已经展现自己对于不同武打场面设计的能力,一切都基于他们自己的专业,而现在,陆潜则希望稍稍脱离一些现实,充分发挥想象力,赋予打斗场面一些魔法,毕竟是超级英雄电影。

但不要太过离谱。

超级英雄是超级英雄,超能力已经打破现实了,但如果没有理论基础的支持,想象力就会乱成一锅粥。

糟糕的想象力,比如“速度与激/情9”、“玩命快递2”。

优秀的想象力,比如“蚁人”、“碟中谍4”、“谍影重重3”。

一个出色的创意但平庸的执行,比如“奇异博士”、“黑客帝国”。

另一方面,在“剧本”和“角色”层面,陆潜也准备植入一些新鲜尝试——

这句话,又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在陆潜看来,“死侍”的剧本,整体而言是相对薄弱的,因为大量空间让步于嘴炮,以至于角色本身没有厚度和棱角。

简单来说,角色太过单薄。

可以粗粗梳理一下故事线:

死侍爱上了一个女人,结果却发现自己全身癌症命不久矣,然后反派提供一个机会可以改造死侍重获新生,死侍抓住了机会并且意外获得超能力,可是却发现自己彻底毁容,死侍无颜面对自己的爱人,于是苦苦找寻反派希望能够恢复容貌——

又或者是报仇。

从整个故事的核心关键来看,“爱情”扮演重要的位置。

那么,如果想要说服观众,又或者让观众为之感动,那么“爱情”的描绘也就至关重要,否则“复仇”的动机就站不住脚,整个故事就会变得更加“轻盈”,并且因为全程嘴炮的叙事形式,进一步让故事变得轻浮。

但问题就在这里,不仅仅是超级英雄电影,所有商业电影都是如此,留给主角情感的叙事空间非常有限。

看看“死侍”,树立人设一下、嘴炮一下、打斗一下,三幕结构的电影基本就已经没有多余空间慢慢酝酿了。

除非陆潜想要拍摄一部一百八十分钟的超级冗长电影,否则保持电影时长轻盈的前提下,确实没有更多叙事空间;而且,观众走进电影院观看超级英雄电影,原因可能有很多,但应该不是为了看他们谈情说爱的。

显然,“爱情”的笔触,必须有,却不能太多;点到为止,又必须至关重要。

也许有人会说,陆潜在“突袭”的时候就做到了,对兄弟情的刻画非常出色,但拍摄电影是这样一回事,创作是没有模版的,不同的故事、不同的作品、不同的项目,也就意味着一切必须推翻从头开始,此前可以成功一次,并不代表可以复制黏贴自己的成功——

可以复制的,不是灵感,而是模版。

“死侍”,这就是一个全新的开始,至少在陆潜的脑海里应该是全新的,必须从零开始。

不过,陆潜的大脑保持清醒,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陆潜才想要做一些新鲜尝试。

陆潜的灵感,来自于埃德加-赖德以及经典歌舞电影“雨中曲”——

在“雨中曲”里最经典的一段就是男主角爱上女主角之后,无法控制自己的喜悦和幸福,在雨中翩翩起舞,那一首“雨中曲(Singing-in-the-rain)”将那种心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堪称传奇。

从埃德加-赖德到“雨中曲”,他们的共同点就在于,抓住一个核心情绪,然后通过剪辑、画面和音乐的方式,将情绪充斥整个大荧幕,不需要太多时间,一分钟到两分钟之间,这就足以增加情感厚度了。

在他们的镜头里,画面是会流动的、是具有生命力的,甚至能够感受到心脏的跳动和呼吸的温度。

这就是陆潜的想法。

在尽可能避免增加没有必要的电影时长以及打破电影三幕叙事结构的情况下,为角色的“爱情”增加分量。

一个到两个片段,时长控制在一定范围,在不影响叙事节奏和剧本内容的情况下,画龙点睛地点亮故事。

如此一来,整个故事的起承转合也就增加了说服力,同时也能够让死侍这一个角色变得更加丰富立体。

也正是因为如此,镜头调度和画面衔接也就至关重要起来,因为陆潜希望镜头能够真正地“呼吸”起来。

这是一项繁复的工作,从摄影师到灯光师到布景师再到剪辑师,乃至于配乐师和导演,方方面面的协作,灵感碰撞,精密设计,准确执行,才能够捕捉到电影创作过程的那一抹光华。

哪怕电影还没有开始,陆潜就必须构建整个框架和脉络,为后期剪辑工作奠定基础。

片场模型,就是扮演这样的角色。

演练,模拟,规划,设计,编排。

同时,还可以反复拆迁重建。

不过,这是必要的吗?

恐怕很多电影公司以及导演们都不会同意陆潜的做法,因为在他们看来,陆潜的这些工作都是没有必要的。

多此一举。

在当今的超级英雄电影里,基本全部都进入摄影棚采用绿屏/蓝屏拍摄,后期抠图之后,全部都使用电脑特效打造,所以可以充分发挥导演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违背物理常识的打斗场面已经成为标配。

搭建片场模型的手法,着实太原始也太笨拙,确定不是在浪费时间吗?

但陆潜并不想这样。

他还是倾向于实景拍摄。

实景所带来的空间感是截然不同的,绝对不仅仅是电脑特效是否足够逼真的差别而已,这是全方位的区别:

场景设计、镜头调度等等都有着本质区别,在一个空旷场地里想象电脑特效场景然后进行镜头运行调度,这基本是不可行的,因为没有任何真实感,这也是大部分超级英雄电影的镜头调度都非常平庸的原因。

想象一下,如果导演想要拍摄一个人物一边奔跑一边闪躲的一组镜头,但片场却是空荡荡的一片,没有任何实体。

对于演员来说,他们可以发挥想象力,假装自己辗转腾挪——至于真实程度的效果,就看演员的功力了。

但对于摄影师和灯光师来说,他们却不能凭空绕过根本不存在的建筑,也不能凭空地制造出光影效果,一切都只能依靠后期电脑“创造”出来——对于画面效果,自然没有影响,但镜头调度就必须中规中矩了。

棚设和实拍的差距,是非常清晰也非常明确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