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宋北云 > 655、六年1月18日 晴 请去长安争道德

宋北云 655、六年1月18日 晴 请去长安争道德

作者:伴读小牧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3 11:16:35 来源:笔趣阁

“不过一个延安府罢了,大惊小怪。”

赵性的脸上云淡风轻,但他拿着军报的手却微微颤抖,一千八百里江山啊!

从他登基以来,不过才六年而已,便已经收复河山一千八百里,虽梦中的燕云仍在辽国,汴梁也还在辽国。但如今的江山之大已不是建国之初可以比拟的了。

这是为丰功伟绩,足以载入史册。

曾经登基时割让土地的盟约上,签的是他赵性的名,他那时还是个傀儡皇帝,但那会儿他就已经知道自己可能永远也洗刷不脱丧权辱国之骂名了。

可是如今,每年都有失落的江山复归,那种一雪前耻的痛快,非常人可能明白。

“官家,可奏报上说的是……借延安府而寻人,并非收归国土啊。”

突然,朝堂上一个声音显得非常突兀,百官看去却是一位穿着酱红色衣裳的翰林学士。

这突然而来的质问,让赵性挑起眼皮看了看他,轻声说道:“那依石卿之意呢?”

“奏报之上为借,古之君子者,以信而立。若称借为取,那岂不是辱了圣人的教诲?有借便是有还。”

这一番话把赵性气得七窍生烟,这人他娘的怎么胳膊肘往外拐?这种事能说是取的么?自然得说是借的,可是上头也没说借多久,只是说找到人为止啊。

这延安府中怎可能会找到大宋的使者?那“韩大人”都已经在京城落户修养了,延安府定然是找不到的。

“那依石卿之意,到时候我们应是主动归还延安府于西夏?”

赵性的质问,让整个朝堂上的气氛陡然紧张了起来,好几个与这位石大人交好的同僚都在拉扯他的袖子,让他别再继续胡说八道了。

但这位石大人,人如其名,就如山中顽石一般,他站在朝堂之上,头一扬胸一挺,整个人显得大义凛然,身上仿佛有光。

“回官家,人中有君子,国中自是有君子,我大宋向来仁义宽宏,岂可因此事而沾沾自喜?既是借了,那等事了之后,无论是否找到那位使者,都该将延安府归还西夏。真英雄当在战场之上浴血刀锋,而非以这鸡鸣狗盗之术开疆拓土,若是如此终是乱了世间分寸,国将无信,德行败坏。”

好家伙,这人上来就给赵性扣了顶帽子,什么无信之君、德行败坏……

眼看着赵性本来还高高兴兴的样子,迅速垮塌成了一张铁青的脸,下头立刻有臣子往前一步走,抱拳而立道:“官家,臣不同意石大人之眼。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以纵横之术换取失地,既合兵法又合谋略,怎的就德行败坏了?”

“圣人曰,人无信而不利。人之如此,国何以堪?”

“那你的圣人是圣人,我兵家的圣人就不是圣人?”

眼下一场乱战即将开始,朝堂之中顷刻间便争执了起来,双方根据自己的论点各执一词,互不退让。

而此时,身为枢密使的左国公可全都看在了眼里,他对什么有信无信的事不在意,他只是知道如果今天宋北云在这,他非得上去大嘴巴子抽那个姓石的不可。

别说宋北云,他要不是碍于身份,恐怕得抡起袖子亲自下场抽人了。

左国公越听越烦躁,他侧过头看了一眼晏殊,却是发现晏殊眼观鼻鼻观心,一脸泰然自若的站在那里,似乎没有任何站队跟风之姿态。

左国公当时就明白了,这帮坏书生是打算将自己给推上去来终止这场乱斗。

但他偏不上,就等着。

不过现在看来,所有的老臣似乎都加入了这场纷争乱斗,可偏偏那些年轻人却一个个站定不动,仿佛无论怎么争都跟他们没关系一般。

果然是应了福王爷的那句话说的,这个时代开始变了,曾几何时年轻人都是人家使唤的枪,可现在使唤不动了,因为年轻人们开始动脑子了,开始变得一个比一个深沉如水、不动如山了。

而正因为年轻人的不动,那些老臣却反而要撸起袖子亲自操刀。

朝堂是个刻薄、绝情且残忍的地方,说的多便错的多,站在任何一队里都会导致被另外一队给记恨上,再加上那句流传千古的伴君如伴虎,不知道哪句话就会得罪到上头坐着的那位老虎。

不过总这么吵下去也不是个办法,终究是要有一个人来提出解决方案的。

那么这个人是谁,那可就是属于赵性的工作范围了,他需要一个能够靠得住、压得住的人来当这一把惊堂木。

“肃静!”

赵性一嗓子咳嗽后,旁边的内侍威严大喊了一声,满朝的争执便戛然而止,但气氛仍就压抑凝重。

“晏卿。”赵性抬起眼皮看了看晏殊:“朕方才见你一直未曾开言,恐是心中有话?”

晏殊眼皮子一抬,拿着笏板轻巧往前走了一步:“回官家,臣无言。”

赵性眉头顿时皱了起来,但紧接着却听晏殊继续开口道:“臣才疏学浅,觉得各位大人都有道理,实在惭愧。以臣之见,倒不如宣长安县令宋北云上殿,让他来与众位大人解释。”

这时吏部尚书往前一步走:“禀官家,七品县令不可上朝。但若是诸位大人想要与那宋北云一争,我可以为诸位安置一趟长安之旅。”

赵性差点没笑出声来,但他到底已经是成熟的皇帝了,坐在那沉默了很久,别人都以为他是在沉思,其实他是在憋笑。

“可。”

经过漫长的等待,赵性终于开腔了,一声“可”字之后,满朝寂静。

“不知哪位爱卿想去长安与北平侯宋北云论战一番?”

刚才跳脚的人都安静了,缩着脖子站在后头连头都不带抬的。

“石爱卿?”

“啊……那个……”方才慷慨激昂的石大学士顿首道:“此举的确甚好,可老臣年事已高,不堪那舟车劳顿,恐是……有心无力。”

“那朕将宋北云宣进京好了,给你二人在翰林院崇文馆开上一局如何?”

“这这这这……这这……”石大人用手绢抹了一把头上的冷汗:“此去长安千里之外,麻烦长安侯老远跑一趟,老臣心中过意不去。”

“北平侯……”旁边有同僚提醒。

“是是是,北平侯北平侯,老臣年老体虚,记忆便是混淆了。”

这帮狗东西!

赵性心中气的很,但也解恨的很。

这帮狗东西专门就是挑那软柿子捏的,在皇帝面前一个个嚣张跋扈的不得了,只因为要那一根风骨嘛。皇帝难就难在碰到这帮自诩清流的狗东西时,打不得是骂不得更杀不得。不然人家一看,这样就能清名永驻,那可是要出大问题的。

嘿,但这帮狗东西可不是笨蛋,他们敢惹皇帝但不敢惹那宋北云。

宋北云有才华是不假,甚至比他们都有才。但他同时也可以让他们体会一下什么叫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这一点御史台最清楚不过,具体情况恐怕不少人都打探过了,而且也笑话御史台不是一天两天。

可偏偏吧,这事要轮到他们自己身上时,那小算盘可就要来上这么一圈了。

真的要是把那个煞星给弄回来了,真的在他面前说上一句“有借有还”,他就能冲着面门来上一套军体拳。而且还是在翰林院崇文馆之中,当着天下学子的面。

被皇帝宰了,那叫青史留名,被宋狗咬了上哪说理去?告御状?然后关他七日,罚俸三年?

那信不信他出来之后能给吏部九年的俸禄,然后连打三次。

这不值当!真的,不值当。

反正在百官里都有一个共识,没事不要惹姓宋的,他也不会主动惹事,但惹到他之后恐怕就要见识一番什么叫无理搅三分、得理不饶人了。

果不其然,这一听晏殊说他没办法,但可以送大家去见宋北云,让你们当他面唾他脸的时候,所有人都没了刚才的暴躁和风骨,气焰也嚣张不起来了。

左国公斜眼看了这帮人一圈,心中冷笑了起来。这一群人都是没卵蛋的东西,像自己就不怕宋北云,甚至敢让那小子老老实实的登门拜访自己,甚至让他在客堂等上几个时辰他都不敢龇牙咧嘴一下,想训斥便训斥,他都不敢回嘴!

不过嘛,这读书人果然不是什么好东西,这是有多阴损才能让晏殊想出这么个损招来对付这帮人呢?一切按奏报来,不服就亲自去干宋北云。

这但凡跟人沾点边,都不能够干这种事。

在朝堂逐渐冷静下来之后,这时定国公一步向前:“官家,奏报之中其实还隐藏着他人所不知的细节。”

赵性看了一眼这刚才不动声色的老狐狸,笑了一声道:“国公请讲,不知这奏报之中还藏着何等细枝末节?”

定国公点头道:“此番取下延安府,未费一兵一卒。”

“嗯?”赵性都愣了:“定国公莫要说笑,战场之上怎可不费一兵一卒。”

“这便是战报之中的细节之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