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宋北云 > 367、二年7月14日 晴 休整三日再做定夺

宋北云 367、二年7月14日 晴 休整三日再做定夺

作者:伴读小牧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3 11:16:35 来源:笔趣阁

“八筒。”金铃儿打出一张牌来:“快来张好牌给我杠一下。”

“杠。”左柔刚学会打麻将没多久,身边还坐着个巧云当参谋:“这个没事吧?”

“没事,你杠个二万来就开花了。”

“哈哈哈哈……”金铃儿拿起自己手里的牌:“三张可都在我手里呢!”

左柔懵懵懂懂的从宝牌后头抽了一张,只是和巧云敲了一眼,顿时就眉开眼笑了起来,她拍着手把那最后一张二万拍在桌子上:“哈哈哈哈,我和了!”

“哎呀……哎呀……”金铃儿立刻往椅子上一靠,捂着肚子:“疼……这里疼……”

“少来了,每次你赢不了牌都是那里疼,也不知道你是怀了个崽子还是怀了大栗子,那么刺挠吗?”妙言从小包里拿出钱开始算给左柔:“愿赌服输啊,耍赖可不成。”

“我都输一下午了……”金铃儿噘着嘴:“好无趣哦。”

金铃儿从宋北云回来之后就搬回了隔壁公主府,虽在宫里的环境整体更好,但在这边有宋北云随时照应,她现在可是重点保护动物,就连出个门都要巧云全程护卫,而她也十分会利用自己这个肚子,这几天是占尽了优势,但到底是同一个招数用的太多了,现在她们几个都不太吃这一套了。

但宋北云吃,这就够了。

小宋这几天很忙,不止这几天,未来一段时间都会很忙,因为大规模水力织布机已经开始在最后的难关攻克阶段了。

还有一项很重要的业务就是皇城司新三司里对于粮食作物研发的那个司也开始针对几种长毛羊进行育种了,而这边同时进行着,那头小宋还在玩命的招人。

不管哪里的人,只要在某个领域达到精通都可以来报名,并被高薪聘请。

这个消息可是吸引不少技术工种从四面八方涌来,其中不少农夫猎户铁匠,其中甚至还包括一个大佬的儿子,这人便是丁寺卿的大儿子,一个看上去不那么聪明但却非常喜欢玩火的少年,叫丁汝。

这个丁汝在所有人看来,就是走火入魔的家伙,他的父亲是能跟宰相掰手腕的大理寺卿,但他却连个功名都不愿意考,整日就琢磨着一些邪门歪道的东西。

比如将各种东西放到火里去烧,然后仔细琢磨烧完之后剩下的东西,还喜欢琢磨为什么草木灰能当肥料,甚至于他还琢磨出用人骨等动物骨骼磨成粉能够让庄稼长势良好。

这种人放在这个时代简直就是个大废物,因为天底下哪里有那么多骨头给他种地?

但在宋北云眼里这人却真真正正的是个野生科学家,他的探索精神如果能够得到重用,未来绝对是个惊世骇俗之才。

工坊的规模在工部的授意下,如今已经再次扩大了一圈,站在金陵城墙上往下看,城南已经被连成了一片,烟囱里冒出浓烟滚滚,四处都弥漫着臭鸡蛋味道,看着虽是乌烟瘴气,但里头工作生活的人已经达到了近万人,而且还在不停的扩建中。

工部对这个地方的重视程度也非比寻常,而老张这些日子正在组织工部一些优秀的年轻官员进入工坊中学习。

“张大人,您还是了不得的。”

宋北云跟老张在闲暇时站在工坊一个脚手架上,看着前方的烟囱,两人眼里都是极致的享受。

“虽在朝堂上说不上话,可到底老夫也是一部尚书。”老丈捻着胡子:“有生之年能观盛世,便是老夫的夙愿。不过往后还需宋大人多多辛苦,老夫能做的也只是好风凭借力祝你上青天了。”

“嗨……尚书大人您这也太谦虚了,您哪是凭借力啊,您这是给我搭了一座通天塔。”

宋北云不无感慨的看着前方,短短半年时间,这里已经成了这般规模,绝非他一个人能办到的,张尚书的功劳最少有七成,一部尚书的职权摆在那里,他动手批人批地,朝中大佬也不会为难他,而如今他更是凭借着那副黄金标尺,开始在全国推广米制的精准单位。对于粮食、酒业、织造业等等行业来说,新的标尺就代表新的标准,小门小户不能再短斤缺两了,高门大户也可以避免浪费。

商人是嗅觉最灵敏的一群人,他们首先响应了这个制度,接着民间也逐渐开始使用双轨制,也就是尺寸丈的度量单位和米分厘的度量单位进行混用。

而官方的米粮店却已经开始使用立方米的这个概念来度量粮食了,新的称制要比以前更加精准也更加容易掌握。

户部这段时间也跟着一起进行新粮制的推广,相比较以前的斗制来说,相差并不会很大,但如果量大的话,新的度量标准会让农民得比以往多半成左右的钱银。

农民更喜欢用新制,这就让那些仍然用旧制的粮贩子不得不更换新制。

总体来说新制的诞生可以说是让大宋的规范化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用张大人的话来说就是“那些人不懂,度量衡才是国家的基石”。

“走吧,张大人,去参观一下新的纺织机。”

“走。”

两人来到水力纺织机的车间中,里头有三种不同型号的纺织机正在运转着,还有数十个年轻人蹲在那里仔细观察着每一台纺织机的运转情况。

水车将动力通过旋杆推送到了这里,再加上金属齿轮的力矩转换,新的纺织机从原理上虽然跟老的差不多,但效率却是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一台机器一天的产能是一个最最熟练的纺工产能的近百倍。

“这里要点名表扬一下这几个年轻人。”宋北云指着那一堆或蹲或趴的年轻人:“他们用很短的时间不眠不休的观察改进,将老式的机器改造成现在的模样,未来如果没有意外,在九月前大宋第一个毛纺厂就要成立了。”

“好啊。”张尚书抚掌大笑,抬腿就要走进去:“待我去瞧瞧。”

“等等。”宋北云从旁边取下两个用油纸包着的口罩递给张尚书:“这个需要戴上。”

尚书大人点点头,照着宋北云的样子戴上了口罩便走了进去,虽然有些气闷,但从工坊里那些漫天飘飞着的絮状物可以看出,不戴是要有麻烦的。

“我大宋以人为本,以后纺织厂、煤矿、石棉矿开工之前都会有专门的安全员进行岗前培训。”宋北云戴上了一个布鞋套,带着张尚书走了进去:“大家,来欢迎工部尚书大人视察工作!”

那些个年轻人一下子就从地上弹了起来,有些腼腆和局促,虽然张尚书经常便服去数学组跟那里的年轻人一起玩,但这工坊他却还是第一次来,这里的人也都是第一次看到尚书大人。

六部九寺的一把手可都是天大的官呢,他们这些匠人之子几时候有机会见到这样的高官?虽然平时他们在宋北云面前都活泼,但如今却一个个都是一脸死相。

“不错不错,都是有志向的后生,好啊……”张大人感叹了一声:“这才是我大宋的栋梁之才!宋大人。”

“下官在。”

“本官为他们做个主,每年由你来评一个最优者送来工部,破格当官!”

“多谢张大人恩典!”宋北云拱手道谢,然后转身在那几个还处茫然的小伙子的屁股上踢了几脚:“愣着!还不谢谢尚书大人!”

看到这些实在的小伙子,张尚书的眼眶都湿润了,他不由得想到自己年轻时的模样,曾几何时也是这般木讷,但偏偏是这些木讷之人却才有恒心毅力来一点一点的将这东西抠出来,让这以前从未出现过的东西跑起来、叫起来、吼起来!

“张大人,可不能只有这一个部门,其他部门也是要有这个政策的。”宋北云笑道:“不过尚书大人放心,宁缺毋滥,下官只会选最好的。”

“放心,工部的位置多的很,大宋缺良工,满天下都缺!”

张尚书胸有成竹的笑道:“我倒是想着若是有朝一日有位大工能坐在我这位置上。”

“大善。”宋北云嘿嘿一笑:“张大人,继续逛逛?”

“去。”

之后两人又逛了玻璃工坊和冶铁工坊,这两个地方最是烟熏火燎,但看到工坊外头的小车里堆满了亮晶晶、闪耀耀的玻璃时,张尚书情不自禁的拿起几件把玩了起来。

“这……怕是比大食人的琉璃还要好啊?宋大人,为何不投入市场中?”

“张大人,这东西于大宋尚为奢侈之物,大宋许多商人都以此为生,若是贸然投入,岂不是断了他人生路?”宋北云笑道:“投不得投不得,等以后再从长计议,再者说了,这玻璃又不只有当玩物的用途,往后用途可是太多了。”

张尚书略微思考,神色诡异的看了宋北云一眼,难怪这人能被赵相批与嘉奖,这人的脑袋到底是怎的长的?简直就是个玲珑七窍心嘛。

“张大人,时候不早了,留下吃个饭?”

“这里也有食堂否?”张尚书对皇城司和研发中心那边的食堂还是有些好感的:“若是有,便去食堂吃。”

“自然是有啊,不然怎得会花钱如流水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