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宋北云 > 866、十年2月17日 晴

宋北云 866、十年2月17日 晴

作者:伴读小牧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3 11:16:35 来源:笔趣阁

皇帝亲自宴请,这其实是一种莫大的荣誉,别说他们什么舟车劳顿,基本上只要没死就得爬起来去赴宴。

而这趟赴宴自然不能空手,他们带了四个大箱子,里头装满了工艺品、黄金和种子。

赵性看不懂,他们也解释不清楚,毕竟他们只是负责把第一批得到的成果运送回国的人,那些搞研究就只是回来了一个,那些箱子中的食物种子虽然都贴上食字,但究竟什么是什么,他们却说不出个所以然。

除了食物之外,还有一大堆根本不知道用处的种子,这些种子大多都用油纸包裹,上头记录着一些特征,但光是这样根本起不到辨识作用。

所以这顿晚宴赵性吃的是百爪挠心,全程说得最多的就是“好好好”和“赏赏赏”,别的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了。

最终赵性这个鲜是没尝到,脚趾头却差点因为尴尬而抠出个三室一厅。

不过还好,他们倒是带来了韩先生写的见闻录,这里包括里头针对各地土人番民的风俗、饮食、祭祀、性格特征、外貌、服饰等等,算是赵性能看得明白的。

不得不说这韩先生真的是个人才,里头这本见闻录里很客观的记载了关于他所见到的一切,而如果光是见闻也算不得什么了不起的事,关键他还写出了关于每个地方的文化特征和相处模式,甚至还有语言的谱系,这些东西随便拿出一项来都是顶级大佬了,而韩先生却能把他们杂糅相交,融会贯通。

吃过了晚宴,赵性就把先遣队的头头带到了宋北云面前,而且还每一种种子都带上了一份,以及介绍那些种子的图谱。

当然,还有一本很特别的手稿,上头也就写了四个字“起源之疑”,赵性当时也看了,但他真的看不懂而且似乎这东西也不重要,毕竟没有哪个皇帝会在意他娘的东北的熊和新大陆的熊为什么会长得那么像。

“来啊,把东西给宋少保看看。”

赵性一声咋呼把吃了药正犯迷糊的宋北云给炸醒了过来,接着就见他走入了房间,身后还跟着几个抬箱子的人。

宋北云揉着迷蒙的双眼从床上坐了起来,披上裘皮大衣手持拐杖慢慢走到了箱子面前。

“愣着干什么,打开啊。”

赵性吩咐下头人打开箱子,而赵性则从旁人手中接过那一摞的文稿,小声说道:“你先看看吧,我看不太明白。”

“嗯,正常。”宋北云坐在旁边翻开了手稿,里头很详细的记录了这里每一种种子的编号和特征。

虽然宋北云稍微动一下就浑身疼,但这不影响他跪在地上扶着箱子探过身子去那大箱子里翻找。

可以让人代劳,但他还是觉得亲手去摸一下这些宝贝才算是值得。

不过因为有伤在身,他没翻腾多久就被赵性给拽了起来:“你安安稳稳的坐着,让人翻腾给你看就好了!”

宋北云表情显得很平静,但他的手却一直在微微颤抖,因为刚才他已经看到了一包辣椒籽和一包玉米种子了,而那个玉米一看就是被原住民优选过的品种,如果没有意外,经过三轮优化,玉米就能直接广泛种植了。

而辣椒籽完全可以拿来直接育种,作为一个吃辣很凶的人,宋北云嘴里甚至已经出现了辣椒炒肉的滋味了。

“我来喊数字。”宋北云一手拿着小册子,一只手按在腰部的伤口上,眉头紧蹙脸色苍白的说道:“075。”

赵性刚要弯腰下去找,宋北云却眉头一皱:“你别动你别动,让他们来,你个皇帝在箱子里钻来钻去不像话。”

“哦……”

旁边的侍卫捂着嘴窃笑,而赵性回头恶狠狠的盯了他们一眼,然后便站到了一边。

侍卫上前肯定就从里头找到了编号七十五的作物,拿到了宋北云面前。

根据册子上的描述,宋北云很快分辨出了这东西是什么,于是在75后头写上了“木瓜”二字。

“069,花生。”

几乎每一种东西拿出来宋北云都可以很快的写出它的名字,一边写还能一边介绍它的作用和耕种范围。

“花生是种廉价的坚果,也是未来重要的油脂来源之一。它的适种范围很广,而且产量不低。”宋北云仰起头对赵性说道:“是非常好的经济作物。”

说完,他一拍大腿:“他娘的,我都忘了这是金陵!叫和尚来啊!”

赵性也一拍脑门,大农神就在金陵呢,把他喊来不就完事了么,这种事自然是专业对口的人来才是最好。

虽然现在时间已很晚,但当禁卫去喊和尚的时候,早已睡下的和尚一听从新大陆的种子到了,他连棉衣都没穿,直接从床上蹦起来穿着个单衣就杀到了皇宫之中。

他过来时,嘴唇都冻紫了,宋北云看到他那副模样,连忙让人起了一碗热汤,然后再让人给他递了一张毛毯。

“官家,宋少保。”

“别废话了。”赵性坐在旁边指了指那个箱子:“快跟宋少保一道清点吧。”

和尚裹着毯子吸了两口鼻涕,脸上露出了一种色批看到美女的表情,手在裤子上擦了擦就一头钻入了那比人还大的箱子之中。

有个专业选手,宋北云的工作就轻松许多,他只需要说出名称,然后大概解释一下用途和种植范围,和尚就能很快的进行分类。

在天蒙蒙亮的时候,所有的种子基本都被分了类,其中重头戏有五种,分别是土豆、玉米、花生、向日葵和橡胶。

“这个可以亩产万斤?”赵性手中捏着那个灰扑扑的土豆好奇的问道:“我不信。”

宋北云因为动作幅度比较大,腹部出血严重,他正侧躺在那里接受御医的处理,听到赵性的话后,他虽是已经疼到快要晕厥,但还是挣扎的说道:“试种,育种。”

“这个兴许有些麻烦。”和尚拿着一颗鹌鹑蛋一般的橡胶树种子放在鼻子下闻了闻:“这种类似漆树一般的树,大概是需要种在四季常温之地,太冷它吃不消。”

“琼州……东洋……”宋北云颤抖着嘴唇说道:“玉米,那个玉米……”

“你可别说话了。”赵性说完之后,走到了和尚身边蹲下:“和尚,朕问你,这玩意交给你,几年出成果。”

“一代需三年……没有五代出不来好种。”和尚有些为难的说道:“不过也问题不大,这玉米和土豆显然已是被人选过种的,臣可以一边种植一边育种,今明年便能出成果了。”

“好!”赵性一拍桌子:“就这么办,这件事你盯一下,还有今晚上你也别走了,明早上跟我一起上朝。吓唬那帮没见识的家伙一通。”

和尚笑着摇了摇头,然后翻看起那本小册子来,看到玉米时,他有些狐疑了:“上头是用估产法来算定的产量。分别乱取5点,每点取20株,得到总产量再除100倍,就是单株产量。这单株产量大约为三两斤左右,上头说土人一亩地种千二株,那也不过四百斤,倒不是什么高产的作物。”

宋北云这时抬起手困难的说道:“化肥……”

“对!化肥和苗距!”

和尚丝毫不顾皇帝在身边,起身到处找了一圈,最终却是在龙案上直接将朱笔抽了出来,还顺便撕了赵性一张纸。

“哎……那……”

赵性伸手喊了一声,但喊到半截却也是住了嘴,只是凑过去看那和尚匍匐在冰凉的地面上就写写画画了起来。

“太稀疏了太稀疏了。”和尚一边画一边嘀嘀咕咕的说道:“这些土人暴殄天物!”

赵性好奇的指了指,然后问道:“为何这样说?”

“一亩地种千二,单产三两。这稀疏的……让人难受啊,就像臣的头发。”和尚哈哈大笑起来:“若是处理得当,每亩能种上两千五,甚至三千株,再加上化肥和育种,将单株提到半斤左右,那亩产最高能有一千五百斤!再加上各地天气不同、土壤不同,打个折,九百到一千斤吧。若是能持续育种百年甚至更久,臣以为上一千五问题不大。”

赵性倒吸一口凉气:“这比麦子、稻子都厉害啊。”

“嗯。”

说着他翻开了土豆的介绍,和尚瞪大了双眼,呼吸急促,面目红润,就像是吃了春药一般。

“一千斤……一千斤!就他们那种瞎种,居然能有一千斤!!!这东西臣也不好估算,等臣种了再说,若是真如宋大人说的那般,未来亩产万斤许真不是神话。”

和尚这时已经完全摒弃了出家人所要具备的心如止水,他的眼睛发红,就像要吃人的野兽,一边翻阅册子一边骂,骂那些土人他娘的就是该死,老天爷给他们那么好的粮食,他们却瞎鸡儿种。

这种情况持续了好一阵子才恢复过来,因为种子太多了,和尚索性就把毯子往身上一裹,今晚上不睡了!

这个家伙绝对是土地庙的狂信徒,一个平时恬淡如水的出家人,今天就跟着魔了一般。他不睡,也不让宋北云睡,甚至如果可能他连赵性都想一起拉上。

这亏了赵性跑的快……

但宋北云却跑不掉,就真的顶着残躯跟这狗和尚聊了一整夜的种地。

经过讨论,他们一致认为很多产量估计达不到预期标准,因为各地耕种土壤的结构不同,地形地貌也不同,但不管怎么样也绝对不会低于现在的任何一种粮食产量,特别是土豆,稍微管理一下就能够达到两千甚至更高的产量。

这样的话,无形之中就等于提高了两三倍的粮食产量,而且宋北云说土豆并不需要像其他粮食那样精细,稍微粗放一点也没问题,完全可以随便开垦一块土地就往上种。

“辣椒也要种啊,一定要种啊。”

“这个倒是可以不急。”

“急!很急!”宋北云急的都坐了起来:“算帮我一个忙。”

和尚沉吟片刻:“那宋大人,我那边十万亩试验田的事……”

“批!这就给你批!”

宋北云起身来到赵性的台子前,扯出一张纸,刷刷刷的写上了批地的内容,然后抄起玉玺就给盖上了。

“啊这……”和尚好奇的看着宋北云:“无需跟官家说一声么?”

“我到时候说,你别管了。你只管把这些东西给种上。”

正说话间,外头的内侍来了,说让和尚带着那个箱子一起去大殿。

宋北云这才发现,不知不觉外头的天色已经透亮,而自己居然是一夜没睡。

开始还没意识到,等他意识到了之后,突然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疲倦,再看到旁边的篓子里全是沾满血的绷带,他才意识道自己已经是个残花败柳了,顿时疲惫感涌上全身,累的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你去吧,我睡一会。”

说完,他就直接往旁边一趟,也不管这里是寝宫还是上书房,昏昏沉沉的便睡了下去。

等他醒来时,睁眼一看发现上书房里三省六部居然都到齐了……

他们正在小声讨论着关于那些粮食的事情,社稷社稷,天下最重要的便是这粮食问题,所以现在他们要干的事就是举全国之力保障这一批粮食的试种工作。

见到宋北云醒来,赵性立刻咳嗽了一声:“宋少保,身子可还安稳?”

宋北云咳嗽了两声,有些虚弱的说:“承蒙圣恩,尚不得死。”

赵性听到承蒙圣恩四个字,当场就沉默了,因为宋北云这个狗东西又阴阳怪气……这个狗阴阳人。

“对了,宋少保。朕一直有个疑问,为何你一眼就能认出那些番物?还能熟知其特性?”

宋北云仰起头看了看赵性,又看了看这满屋公卿,恨不得上去就是一拳,他那神态明摆着就是逢年过节时家中来了客人后,家长对着自己小孩说“你在学校不是学了好几首歌么,来,给X叔叔(阿姨)唱一首”。

可这个节目宋北云怎么给他们表演?难不成告诉他们自己是未来穿越来的,这些东西在那个时代早就是烂大街的东西了,大家都知道,常识问题。

但现在问题是皇帝开口问了,在外人面前这一点面子还是要给的,所以宋北云只能开口编了。

“我四岁那年冬日,大雪纷飞。有一天我在村口玩耍,看到一个人倒在雪地上,我连忙把他拖回家喂了热水和一些米汤,把他救了回来。而当晚,那人告诉我“你与土豆、玉米、花生有缘,终有一日你们会相见”。我说“那是什么?”那人笑道“有米似玉一年生高大草本,秆直立,不分枝,高,基部各节具气生支柱根。叶鞘具横脉、叶片扁平宽大……”

赵性人都傻了,他昨天也看了那个册子,这些都是册子中的内容,那岂不是他也跟玉米有缘了?

“好了好了,宋少保你快些休息吧。”

赵性叫停宋北云之后,转头对群臣说:“就是这样。”

能站在上书房里的臣子,那能有傻子?这一看就是糊弄人的,但宋少保既然不愿意说,他们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不过也无所谓了,他身上奇怪的事情还少了么?

而这时,宋北云突然再次开口:“诸公,江山社稷无小事,还请诸位一定要保障这批粮食能稳步处置。这些东西产量许不是最高,但它们耐病耐寒耐旱耐涝,当有灾祸时,他们便是我中华民族尊严的保障。”

说到这里,他再次剧烈的咳嗽了起来,脑门子上豆大的汗珠也开始往下滚了起来。

这副样子当时就把赵性给吓坏了,他冲了下来也不顾体面蹲在了宋北云的面前:“你挺住啊,御医!御医!!!”

“没事,我低血糖了,饿一天没吃。”

“御厨!御厨!!!”

很快,宋北云就开始嗦起了面,因为图快,所以就是简单的一碗素面,卧了个鸡蛋加了一些葱姜和酱油,但他吃得很香。

“未来,可能会有难熬的日子。”宋北云抬起头说道:“前些日子科学院的天气统计出来了,从新历五年至今,严寒气候已经延长了三十二天,且在不断延长,预计最长每年会增加四十五到五十天的寒冷气候,若是没有耐寒作物,未来十到二十年,粮食减产已成必然。饭吃不饱,百姓会慌的,百姓一慌,动乱接踵而来。”

宋北云的话怎么听都像是临终遗言,说得人心里酸酸的,而赵性坐在那长吁短叹。

大宋现在虽然看上去一片平和,但真的是因为一直有人在不断补漏,因为天气的恶劣粮食的减产都已经纸面上的数据了,如果再这么下去,结合人口的暴增,饥饿很快会卷土重来的。

“相较于诸位,我算是个年轻人了,但我还是有些话想要说。”宋北云放下面碗,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诸位,我深信不疑的是天下有志之士前来当官,最初之希冀绝非升官发财。如今,我恳求大家,无论如何不要再让家国破碎了,眼下已经是天助大宋在这个节骨眼上送来了新的粮食,我们一鼓作气把这件事给办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