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寒门仕子 > 第1215章 两派对立

寒门仕子 第1215章 两派对立

作者:佯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2-19 17:24:01 来源:笔趣阁

对于齐誉的举动,陆博轩认为,对方是在向以自己为首的文官集团示威挑衅。

除此外,对方还趁机拉党结派,笼络武将集团。

以陆博轩目前的地位和眼光,自然能猜到齐誉的用意。

在他看来,拉拢武将确实是一手妙招,几乎没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本朝的武将集团,一直都是鸡肋般的存在,地位上与文官相比差的不是一丁半点。

自宋时始,重文轻武就成了朝廷吏治的固有理念,除了一些个开国的老国公地位尊崇外,武将基本上都是文官麾下的附庸品。

官职再大也不例外。

即使你做到了兵部尚书,依旧要遵从内阁票拟的行事,原则上来说,几乎没有任何的独断专行权。朝廷上是这样,地方上亦是如此,即使手握兵权的都司指挥使,在守牧一方的巡抚面前,充其量不过是个‘别驾般的存在。

最近几年微有变化,大奉朝开疆拓土、屡创大捷,让与有荣焉的武将集团充满了自豪感。然而,文官集团对此却并不买账,他们不仅没有顶礼膜拜,反而在暗地里压制武将。

称赞?

当然可以,就比如吾皇的文治武功,然后就没有其他的了。

这是明显的忽视武将的价值。

时而久之,武将集团便对凌驾于自己头上的文官集团产生了不满情绪。

所以,陆博轩认为,齐誉此次扬刀立威的主要目的,就是想借着打脸文官集团的机会,顺势拉拢武将们的支持。

这样的操作,不仅能起到该有的震慑效果,还能分化文武两派的矛盾对立,可谓相得益彰。

他之所以选择在大庭广众下的菜市场行刑,主要是想顺便也获得老百姓们的支持。可想而知,对于挑衅我朝的外洋财狼,民众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一箭多雕,确实是好手段!

文官们或许会发起反击,但绝不会去针对齐少保。

陆博轩自然深知,当下的齐誉,如此中天,威震四海,如果没有大的利益牵扯,文官们绝对不会再去捋其虎须的。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随着他那声对金融改革的承诺,自己的支持者骤然缩水。唉,早知道就不这样操作了。

见次辅大人眉头紧锁,麾下的某幕宾上前忙劝:“齐誉他雕心雁爪,心狠手辣,今日突举屠刀,多半是在向我等发出兵不血刃的信号。”

“多半?你不用再怀疑了,直接确实就是。”陆博轩捋了捋须,淡淡道:“他呢,就是想用实际行动告诉老夫,谁若阻碍他的入阁步伐,今日的流血便是榜样。”

“那,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还能怎么办?自然是攻讦弹劾了,难不成,还要老夫盛赞其壮举不成?”

“可是,太后她抱恙休政,近期不再临朝,咱这弹劾之辞说给谁听?”

是呀是呀!

最关键的听众现在选择了装睡,即使自己骂得再响亮,结果也不过是掩耳盗铃!

突然间,陆博轩意识到了什么:难道说,皇太后早就料到了此遭,所以才早先一步避开漩涡的?如果此猜测属实的话,她应该是选择了作壁上观的态度。

或者称之为是坐山观虎斗。

无论两方谁占了上风,于她皇家都没有任何影响,既如此何乐而不为呢?

不管怎么说,弹劾都是必须的,绝不能因为主要听众佯装打盹就放弃反击。

这是文官集团最大的利器,岂可因难而止?太后休朝不闻,那就想想其他办法。

就比如说……利用一下报刊?

嗯,这的确是个好法子。

齐誉可以在大庭广众下嗜血杀人,为什么咱就不能在万众读者面前申饬一番?于口诛笔伐之下,且看你还如何自辩。

于是,一篇声讨齐誉的‘檄文诞生了。

文中称:齐誉齐少保共犯下了一十三条大罪。

第一,他知法犯法,在大理寺还没有宣判裁决的情况下就选择了私刑人犯,此举可谓目无王法。

第二,他在未奏的情况下私裁囚徒,可谓是目无君上。此等不忠之举,枉为太上皇托孤重臣,帝若有知,必悲痛于南洋病榻也!

第三,齐誉他暴虐成性,于大庭广众下血溅市井,如此低劣德操枉为读书人。若我孔孟有知,九泉之下何其痛心?

第四、第五、等等等,大大小小的罪状罗列了一条又一条,看得人眼花缭乱。

对于这事,齐誉只是简单地以口头方式回应了一句: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书面的回应也是有的,不过,却是由孟既明执笔于报刊上作出的针对性辩论。

其辩言道,目无王法一说简直就是无稽之谈,这些个囚徒本就是齐大人生擒到的,按道理来说,早应该献祭于南洋军旗下,之所以押解来京,不过是故意彰显扬我国威而已,如此简单的事情,怎么和目无王法扯上关系了?何况,在咱们大奉朝的法典里,根本就不存在屠战犯而犯律条的说法,既然是无法可依,又何来的有违一说?ap

至于所谓的未奏先斩,孟某反认为并无不妥。国之少保者,有辅天子之责,如今吾皇巡幸在外,少保协助处置有何不可?

什么?暴虐成性?

胡说!齐大人可有冤杀过一个好人?若有,本官这就于大理寺立案,若是无中生有的话,可就别怪本官治你一个陷害忠良的罪!

失德之说更是毫无依据!

远了不提,就说当初湖广的失收吧,当时社稷倒悬、危如累卵,是谁伸大义之手无偿赈灾?若如此盖世功绩还为失德的话,那咱们大奉上下真没几个好人了!

打这番嘴炮,孟既明直接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处处以家国大义出发,数落的陆博轩一众人毫无还嘴之力。

现在的老孟可是正牌的司法***,他的见解还是很有分量的。

看到这里,一些个老家伙们不禁对自家的纨绔们道:早先时让你们收敛行为,现在明白了吧?当下可是大佬们的角力,你若不小心撞到枪上,谁能保得了你?

两天的时间一晃而过,嘴炮的热度开始渐减。

就在大家以为此事即将要平息时候,武将集团突然于报纸上发声了。

武将们去打嘴炮?

这可是个稀奇事!

一下子,关注度又大了起来!

虽说将军们大多文笔粗陋,但这并不影响他们表达观点,上曰:直娘贼,杀几个敌酋就叽叽歪歪,你们是闲得蛋疼吗?若真有能耐,何不前往边关去感化顽劣?若你们真能用嘴退敌,老夫必自残三刀、光着腚去登门请罪!

在武将们发声后,老百姓也跟着起哄了:这话说的确实在理,俺一个种地的都晓得要黑白分明、论功行赏,而如今,却数落起了当朝功臣,你说这天理何在?人家齐大人多好的人呀,他赈灾湖广、守护国门,哪是你们这些酸腐之辈可以玷污的?不仅如此,竟然还帮着邪恶的洋鬼子站班说话,这是要数典忘祖吗?

霎时之间,文官集团便成了千夫所指的对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