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寒门仕子 > 第1166章 礼尚往来

寒门仕子 第1166章 礼尚往来

作者:佯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2-11 15:16:06 来源:笔趣阁

由于齐誉想以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方式消灭掉东虏残军,所以,在之后的时间里,他并没有把战线推得太前。

他是在等待,等待戚景军的战况消息。

运气还算不错。

时没多久,就有消息传过来了。

据悉,在上次的武力试探过后,高丽王便作对漠北军的作出了评估:其实力之强大,装备之优良,赫然已经达到了超然程度,客观而论,确实不宜与之硬撼。

但是,这并不是说,己方就一点优势都没有。

高丽虽然相对较弱,但却有固可守,并不是一点底牌都没有的软柿子。

是呀,有老百姓作为候补兵源,怎会一触即败?反观戚景军,他们的战线拉得较长,补给难运,一旦被拖入了长期消耗战,就会露出不济之态。

假设说,己方可以耗到雨季来临,对方就有可能变得疲于应付。

鉴于这层考量,高丽王钦定下了拖延的战略。

对此,金六福似乎有些异议,于是,他便作出了隐晦的上谏。

他认为,漠北军势大,与之对弈绝非上策。所以应该……想个更稳妥的方法。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他明显是在暗示开城投降,以这种方式明哲保身。

对于他的这个观点,高丽王也觉有理,是啊,该明智的时候就得明智。

但是,就这么放弃他又不甘,权衡下,他决定先和戚景较量一番,倘若真的不敌,再考虑投降的事。

审时度势、灵活处之。

然而,在戚景的眼里,这却是一种不到黄河不死心、不见棺材不掉泪的顽固表现。

既然你不肯低头,也只有硬攻一场了,不拿点真正实力出来,怎能震慑得住?

简言之就是,你不服,打到你服为止。

这不仅是军事上的较量,同时还是心理战的体现,该出手时就要出手,不能犹豫。

随着戚景的这声令下,攻城战正式拉开了序幕。

漠北军的威名确实不是盖的,虽没有达到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神化程度,却也体现出了非凡的王霸之气。

仅仅用了三天时间,高丽军就有些吃不消了。

他们意想中的负隅顽抗,并没能在现实当中呈现出来。

高丽王自然不知,这乃是金六福的刻意为之。若没有他的暗箱操作,高丽军怎可能如此不堪?

可以看得出,齐誉的那招神助攻起到了非常不错的奇效。虽然,它决定不了战局走向,却有效地减少了漠北军的人员伤亡。

经此一战,高丽王就像是被人抽走了精气神,变成了霜打茄子。

啊,漠北军果然强悍无比,非寡人所能敌!

既然死磕不过,那也只有开城投降了。

这个时候,尤善领‎​​‎​‏‎‏​‎‏​‏‏‏会上意的金六福代君上把这个倡议提了出来。并且,他还深入展开剖析、罗列利害,与众大臣拿捏方案。

最终的结果就是,投降确实为上!

这个消息,不仅传到了正在旁观的琼军军营,同时,也送达至了东虏残军的耳朵里。

按照当下的局势,可供后者选择的生路并不是很多。

打,肯定是打不过的,似乎也只有设法逃生了。

然而,高丽国是个半岛的地形,一面与大奉接壤,其他三面都是海洋,如此地理,试问你能向哪儿逃?

对于以马背得天下的东虏旱鸭子而言,海航的方式想都不要去想。

权且不说手里没有大船,即使有,军中也无人懂得驾驭。

排除了这个可能性,似乎也只能效仿高丽,放下武器无条件投降了。

不管东虏人如何不甘,都只能接受现实。

他们在感慨过后,便将投降文书送到了齐誉的手中。

其上言:败军之将,不可言勇;亡国大夫,不敢图存。只求,少保可以恩赐容身寸土,吾等牧马放羊,了此残生,云云。

齐誉在看过了文书后,不仅没有露出高兴,反而变得警觉起来。

他的反应,也引起了旁观者黄飞的好奇。

“齐大人,东虏人已经奉上了降书,咱们也算是夙愿得偿了,可是,你为什么反而愁眉不展呢?”

“之前时我觉得,东虏已是强弩之末,只要能在军事上予以征服,他们就会变得土崩瓦解,此后,再无可能翻起风浪。但是,这文中的一句容身寸土、牧马放羊,却又提醒了我,目前尚存一些可能的隐忧。”

他们这席话……

不是很正常吗?

人家无条件投降,你肯定要给予相应的容身之地。否则,人家臣服还有什么意义呢?

换成任何人,都会开出类似的条件,以尽量博取一线生机。

而东虏人,不善工艺,不懂农耕,似乎也只能寻个牧马放羊的营生了。难不成,你还让他们去制造大炮?

见黄飞有些曲解,齐誉‎​​‎​‏‎‏​‎‏​‏‏‏便主动地解释道:“东虏是个游牧民族,其族人一生都不离马背,也就是说,只要他们手里有马,就存在死灰复燃的可能性。”

“有马?死灰复燃?”听到这话,老黄不禁眼睛一闪,仿佛意识到了什么。

对于游牧民族而言,马不仅是他们的行动双腿,同时还是军事底牌。

只要这底牌握在手里,就有机会东山再起。

而这个,就是齐誉适才提到的隐忧。

黄飞想了想,问道:“那依齐大人之见,此事又该如何处置?”

齐誉冷冷一笑,道:“他们杀戮太重,只有佛法可以洗涤,因此,我建议他们全都落发为僧,为自己的曾经罪孽作出救赎。”

“哈哈……这个法子不错,甚具创意。只要他们进入了寺庙的大门,就再也没有机会执刀弄枪了。”

“除以上外,我还要求他们以特别之礼出城投降,否则,我就不受。”

礼?

什么样的礼?

“无他,乃是传说中的牵羊礼!”

“你是说……”

“当初,他们的祖先蹂躏我华夏,手段极尽残忍。而在受降时,所采用的就是这伤人自尊的牵羊礼。历史如梭,时光荏苒,现在,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时候。以前,你是怎么对待别人的,现在,就要遭受什么样的对待!公平公正,礼尚往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