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寒门仕子 > 第902章 来者不善

寒门仕子 第902章 来者不善

作者:佯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2-11 15:16:06 来源:笔趣阁

关于孟岚山仙逝并被朝廷追谥为文贞谥号的事,早就有加急的圣旨传下来了。

其中有特别提到,于发丧的当天,但凡是省内的四品、含四品以上的所有官员,都要亲往吊唁,以彰显礼仪上的尊重。

因此,孟府的门前直接变成了门庭若市。

这人来人往的数量,比预想中多了一倍都不止。

人多,相应的招待就多,否则就是失礼。

所以,从一大早,孟既明就不间歇地忙活了起来。

既是喜丧,就免不了热闹喧嚣,况且,人家孟家也确实是想风光大办。光那吹吹打打的唢呐班子,就请来了好几个名家。

总得来说,这些都是提前准备好的,当下只是按部就班,并不会手忙脚乱。

唯一令孟既明感到意外的是,父亲居然于生前就把自己的后事棺椁给打造好了,多了这个准备,直接节省了一半的操心。

看所用的木材,全都是清一色的南洋特产金丝楠木,既显庄重、又含大气,而且,也刚好配得上他老人家的追封谥号。

至于这棺椁是什么时候打造好的,何顺倒是知道一些。

按照他的说法,在上次于永川府逗留的期间,老爷就开始着手督办此事了。这些木材,更是早在一年之前就运到了这里。

由此不难看出,孟岚山对于自己的身体状况非常清楚,他自知自己大限将至,便提前做好了后事准备。

先说回眼下。

在吹吹打打的热闹气氛中,齐誉一行仪表庄重地缓缓走来。

他既不派人作出通报,也不显摆官威仪仗,那低调地,就如同是一个毫不相关的路人甲一样。

然而别人,就不是如此这般了。

就比如那些前来吊唁的官员,他们为了能彰显出自己的身份,无一不是高调而来、摆足仪仗。就好像,生怕别人留意不到自己似的。

不过,这也没什么太大不妥。

既然定好了是喜丧置办,那就要适当地彰显出热闹才是,倘若太凝重了,反而会增加无谓的悲凉感。

然,热闹并不是喜庆,若是不合时宜的话,就会显得突兀和惹眼了。

而走在齐誉前面的这位就是。

他的仪表,就让人感到明显不妥。

先说他的仪仗,摆得简直比内阁首辅的出行还要更盛三分,光是那贴身随从,

都足足带了六七个之多。

除了仪仗偏于扎眼外,他身上的穿着也很不得体。

披红戴绿也就罢了,竟然还腰缠一条五彩斑斓的金银丝带,他这装束,就显得有点不尊重死者了。

最起码,你也得在胳膊上束一条青巾以为聊表吧?

“前面这个,此乃何人?”

“回齐大人的话,此人乃是新到永川就藩的荆宪王。”

荆宪王?

他又是何许人也?

回想了好大一会儿,齐誉才依稀地从记忆里想起了这号人物。

于印象中,他乃是元赟帝李良吉的异母弟,排行第六,其大名,好像是叫做李良懿。据宗人府的公布的资料显示,他的原属藩地并不在永川府的境内,却没曾想,他现在竟然改迁到了这里。

藩王改换封地并不是稀罕的事,所以,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当下所要关注的,乃是他为何来此。

何顺警惕地压低了声音,小声地说道:“最近一段时间里,咱们朝廷不是在进行强力削藩吗?而这位王爷,就对此很不乐意。”

“哦?那又是怎么个不乐意法呢?”

“他原封地被没收了后,并没有因此死心,而是自作主张来到了永川,自领名义继承起了前永川王的残留家业。算算时间,他应该来了有个把月了……”

什么?

他竟敢自领藩地?

不说别的,仅这一条,就可以治他个藐视君上罪!

可是,他明知不妥,还为什么非要这么做呢?

对于这个问题,何顺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不仅是他,就连孟既明都为此百思不得其解。

除了以上外,当下还存在着一件令人费解的事情。

依照礼法,臣子离世,皇室是用不着前来吊唁的,这就是所谓的君君臣臣之大纲常。更何况,当今天子还有明文提到,他只敕令本省四品含以及以上的官员才来吊唁,这其中,并不包含藩王在内。

也就是说,荆宪王的此来属于是名不正、言不顺。既如此,他又吊得哪门子的唁呢?

莫非,他此来另有目的?

想到此节,齐誉不由得露出了若有所思之色。

要么这样~~

自己一行先不做任何禀报,而是躲在一旁暗作观察,待把荆宪王的来此动机了解清楚了后,再亮

出身份参与治丧。

变不动为主动,静观其变。

对,就这样办了。

何顺也算是混迹于场面上的老人了,处事经验不是一般的丰富,他只是品了一个齐誉的眼神,就准确地会意到了他的意图。

既是如此,那就先等等看吧。

就这样,齐誉低眉敛目,以一种低调的姿态尾随在荆宪王的身后,步入到了孟家的大院里。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这位高调王爷的贴身扈从呢。

或许是由于人员大多的缘故,居然还真被他给蒙混过去了。

“禀家主,荆宪王到了……”

“什么?……待我出迎!”

很显然,孟既明也没有预料到这位王爷会亲临吊唁,却是惊愕得半天都没有反应过来。

在定住了神后,他才忙不迭地从灵堂里起身出迎。

与他同时出迎的,还有其子孟雪松。

俗话说,孝子逢人低三辈。

意思就是,自家若丧考妣,遇到了比自己小三辈以及以上的人都得行跪拜大礼。此举的暗寓,主要是在提醒孝子们,在治丧期间一定要放低姿态,不要与人发生口角或是争执。

但是,说法归说法,现实中却少有发生。

如果前来吊唁的人,在见到孝子欲行跪拜礼时,一般都会趋身向前然后两手托起。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对方真正地跪下去。

这既是对对方的尊重,也是对死者的敬重。

否则,你就成了妄自尊大了。

然而,在孟继明以及其子行下拜礼的时候,那荆宪王不仅没有伸出手来托,反而挺直了腰杆很坦然地受下了此礼。

这……

可就有点膈应人了。

虽然说,你是龙脉传承的天潢贵胄,那也不至于如此地自命清高吧?

尤其是在丧事上,怎么着,也不能让人如此难堪呀?

还有就是,他那挺直腰杆的傲然姿态,无论从哪个角度上看,都带着一抹仗势欺人的味道。

齐誉见状怒气陡生,恨不得立即上前将他猛踹一顿,但是,他还是强行忍住了。

因为目前,气氛已然出现不对。

既如此,何不再继续静观一会儿,直到把事情彻底弄清楚为止呢?再者说了,孟既明也不任人拿捏的软柿子,他自个都没有生气发飙,自己又急得什么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