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寒门仕子 > 第418章 以食为天

寒门仕子 第418章 以食为天

作者:佯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2-11 15:16:06 来源:笔趣阁

齐誉的大驾光临,于气氛上让时氏兄弟的新酒楼蓬荜生辉了许多。

可不是呢!

瞧,一大堆的厨子和小厮全都在那儿前呼后拥着,熙熙攘攘的,看起来好不热闹。

“今天事忙,我就不聊什么题外话了,快把笔墨取过来吧。”齐誉对于这些奉承气氛很不感冒,故而直奔主题地说道。

“是!”

应声之后,便有人把事先准备好的笔墨篮子提了过来,然后,又把宣纸小心翼翼地平铺在大桌之上,等待着齐大人的即将挥毫。

平日里题字,齐誉基本上都是随意书写,面子上也是敷衍了事,而这次却是不同,他显得有些重视。

要知道,时氏兄弟可是因为女儿的调用才在大湾负的伤,单就这一点而言,齐家对他们就有所亏欠。

既有亏欠,就要诚心待之。

所以,此次题字他没有半点敷衍,而是采用了笔力浑厚、挺拔雄劲的‘颜体’落笔而书,写得更是横细竖粗、内方外圆,看上去颇有一番大家的风范。

先写招牌,也就是所谓的命名,只见其名曰:真好吃。

这、这也太俗了吧?

齐大郎却是淡淡一笑,解释说道:“岂不闻,大俗即是大雅?而‘真好吃’这三个字,意简言骇,通俗易懂,可为美食中最简单、最崇高的评价。”

噢,原来如此。

大人说什么,那就是什么,这话没毛病。

一帮大厨也不管理不理解,全都纷纷妙赞起来。

继续。

常规操作来说,招牌写好之后,还要临写一副对联,这样才算完整。

齐誉自然深晓这个道理,只见他凝神聚气,饱墨落笔写道:“琼州美食甲天下,时氏美食甲琼州。”

喝!

这牛皮!吹得也忒大了点吧?

不仅是厨子们,就连大盗出身的时氏兄弟都禁不住老脸一红,心里头更是连连暗叹:不敢当,这个高评确实是不敢当!

然而,齐誉却认为,这副对联绝对实事求是,并非是自我贴金。

为什么?

想要这牛皮成立,你也得拿出点依据才行呀!

对此,齐誉信心十足地说道:“诸位,咱们琼州本就是香料之都,美食的滋味不在江南之下,等以后普及了新型食材,然后再加上辣椒佐味,厨艺方面肯定会再上一个台阶的。所以,甲天下一说,绝对不是吹嘘。”

理是

这么个理,但事实上却是很难做到。

抱着金山还哭穷?

为什么呀?

“这……”

时氏兄弟是你看我、我看你,两人都尽皆一副尴尬相。

齐誉一脸困惑地问道:“有话就明说,这样支支吾吾的,只会让人更加费解。”

这时,有一个旁观的大厨插话说道:“回齐大的话,对于那些新型食材,俺们都不会做。”

说罢之后,他便取出来一个土豆,并沮丧地放在了桌子上。

这也叫事?

齐誉刚想调笑两句,忽然意识到了其中的不对劲。

这些人既不开荒,也不种地,那么,这土豆又是从哪儿得来的呢?

要么是偷的,要么就是买的,二者其中之一。

故而,齐誉将脸色一拉,冷声说道:“不久之前,我才刚刚颁布了倡导令,劝解大家不要浪费种粮,而你们却是在此公然烹饪,岂不是在故意拂我的面子?快说,这土豆从哪里得来的?”

呃……

众人听得心里一颤,全都因为恐惧低下了头。

这时,时辽急忙站出来说道:“启禀齐大人,我等时时刻刻都在谨遵你的谆谆教导,何时何地都莫不敢忘。”而后,他又刻意压低了声音,附耳说道:“这些新粮,都是您家老太太强制卖给我的,银子支付方面,绝对是只多不少。”

什么?

你说这些种粮出自我们齐家?

对此,时辽不敢相瞒,忙把事情的原委叙述了一遍。

齐誉一边聆听,心里头一边琢磨:这事牵扯到自己的母亲,要如何收场才好?

不太好办呀。

嘿!有了!

“这样,明日一早,我特地下达一道公告,就说,特许你们酒楼使用新粮做菜,这样一来,就不算是违背了倡导令……”

具体又是什么意思呢?

齐誉解释说,栽种新粮的目的,乃是为了改善民生,最终,它还是要给人吃的。然而,由于这些新作物初来乍到,人们根本不了解它们的烹饪方法,所以,普及其烹饪知识势在必行。

鉴于此,官府就将新开张的‘真好吃’作为是烹饪示范点,由他们向公众展示新作物的膳食技巧,其宗旨在于普及饮食知识,绝不是故意浪费种粮。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事关吃饭皆无小事,必须要当成个正事来做。

事实上来说,也确实如此

这一步早晚都要跨过去的。

既然栽种了它们,就要熟悉它们的食用方法,要不然,还会闹出像辣椒那样,是蒸着吃还是煮着吃的笑话。

借此机会,齐誉特地向众大厨普及了一番新食材的烹饪方法。

以土豆为例,单单一种就可以做出许多菜来。

如:酸辣土豆丝、醋溜土豆丝、红烧土豆、拔丝土豆、土豆粉条、油炸薯片;荤素混搭的还有土豆鸡、土豆鸭、土豆鹅,土豆五花肉……

齐大人口若悬河,说得自己的口水都流出来了。

而众大厨则是一边听、一边记,显得非常的用心。在放下了笔后,他们又特地数了一数,结果却发现,单是一个土豆就高达数十种做法,绝对称得上是丰富多彩,变化无穷。

故而,心中感慨道:烹饪之道博大精深,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啊!

待传授结束之后,齐誉重点强调说,自己讲的这些都只是理论基础,还需要实践中的改进与补充,使之慢慢走向完善。

齐大郎不是厨师出身,能做到现在这一步,已经算是很尽力了。

……

这日,微风习习,又是一个凉爽怡人的大好晴天。

休沐在家的齐大郎于院子里烹茶懒坐,一边晃着摇椅,一边看着报纸,端得是满满地惬意与悠然。

随着阅读上的逐渐深入,他开始念念有词,貌似在评论着什么。

蓦然之间,一则醒目的奇闻映入了他的眼帘。

之所以称之为奇,主要是因为其上所述超出了常理。

说,有一位尚不到四岁的小男孩,他居然可以熟练地背诵千字文,甚至连《论语》和《孟子》也不在话下。而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这孩子不仅能做到背诵,还能作出正确地理解,就宛如似成人读书一般。

这孩子的名字非常普通,叫做是郭春海。

齐誉觉得有些耳熟,但一时却又想不起来。

不管怎么说,琼州出现神童,都属于是令人振奋的大好事,这放在文教层面上来看,非常的正能量。

“能背诵经典就是神童?这标准也太低了点吧。”一旁在观的齐霄似乎有些不屑,噘着小嘴挖苦道。

在他的认知里,学院的理科才是百家王道。

“哦?儿子为何这么说?”齐誉转过了头,奇道。

“父亲不妨看看我的发明,然后再给神童重下定义。”齐霄得意一笑,信心爆棚地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