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寒门仕子 > 第364章 报社开张

寒门仕子 第364章 报社开张

作者:佯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3 08:25:30 来源:笔趣阁

在把熊氏兄弟妥善地安置在寓馆歇息之后,齐誉立即唤来了谭俊彦于府衙的二堂内议事。

讨论关于兴办报社的具体事宜。

齐大郎这是想趁热打铁吗?

差不多吧,没必要拖着不办。

这是一个新兴事物,鲜为人知,谭俊彦费了好大的劲才算是弄了个大概,不过,他依旧是云里雾里,理解地不甚透彻。

“大人,属下还有一些困惑之处,望不吝指点。”

“哦?广陵有何疑问,且不妨说来。”

“是!”谭俊彦清了清嗓子,乃道:“按照您刚才的说法,办报只需活字印刷术以及造纸术两项常见技巧即可,既是如此,却又为何不在本地求才,反而去挖京城里的熊氏兄弟来此呢?”

意思就是,这种类型的人才在琼州大把,并不稀缺,实在没有必要舍近求远。

不过,齐誉却是摇摇头,道:“办报,绝非是你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这么说吧,首先你得具有一定的运作能力,让这份生意健康地延续下去。此外,还需要用到一些特殊能力,比如选稿、审稿、定稿、排版、刊行等等,像这种内行事,普通人是做不来的,故而,我才费了心思,远诱熊氏兄弟来此。”

原来如此!

老话说的没错,任何一行都暗藏着常人窥不到的专业领域。

隔行如隔山。

“哦对了,熊氏兄弟初来乍到,对这里人生地不熟的,你一定要记得多加帮助才是。”一顿,齐誉又更为详细地说道:“这样,你让小窑厂那边为他们免费烧制印模,不得有误。此外,还要让造纸厂那边协助他们研制成本低廉的草纸,以为印刷使用。这些个琐碎事情,你全都要亲自过问,万不可马虎。”

“是!”谭俊彦应了,又道:“大人,你费尽心机创办报纸,不知道这其中有到底什么好处呀?如果收益区区,那怎值得咱们如此关照?”

齐誉一怔,笑答道:“好处嘛,呵呵,有四个方面!”

“哦?哪四个方面?”

齐誉呷了口茶,润润嗓子说道:“第一点,兴办报业可以让赋闲的文人们撰写投稿,以获得收益,他们得了营生,就不用再感叹怀才不遇了。第二点好处有点抽象,我这么说吧,琼州的百姓们在物质方面变富裕了之后,就会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而即将刊行的报纸,就刚好弥补了这个空白,此举有利于提高百姓们的生活幸福感,自然不可忽视了。”

一顿,他又继续说道:“第三点,报业的广告可以增加官府的税收,有利于户房的财政充盈,可谓是一举两得。第四点,也是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若逢特殊时期,报纸可以发挥出无以比拟的重要作用,甚至胜得过声讨檄文。”

“哦?噢……”

听懂了吗?

这咋说呢,一半对一半吧!

齐誉看了看依旧懵圈的谭俊彦,却没有再多作解释。

继续讨论办报的事宜。

单从技术层面上来说,这事涉及到的工艺并不复杂,一个是造纸,一个是印刷,不能说是拈手即来,也能轻而易举地办到。

谭俊彦对此很有信心!

果不其然,也就用了十多天的时间,琼州旬报的各项准备工作就张罗完毕了。再接下来,就是筹划首刊发行了。

不过,在发行之前,还要搞上一个隆重的开张仪式。

这次必须滴!

说起隆重来,就莫过于有大人物站出来捧场了。

谁最大呢?

呵呵,自然是咱们的齐大人了!

没错,这场开张仪式,由齐知府亲自主持并剪彩揭红,之后,他还发表了一篇激情洋溢的《开张赋》,直让看热闹的文人士子们饱了一顿难得的耳福。

出席的还有,府衙的各房经承,府学的各大教谕,以及理工学院的一众教授们。

就这排场,即使放眼整个琼州,也绝对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了。

然而,这还不算完!

追求极致的齐大人还破天荒地动用了新式礼仪火炮,来为这场仪式扩大造势,还美其名曰:一炮而红!

总之,规格巨高!

待仪式毕后,就算是正式营业了!

齐誉当场宣布:划时代的报纸首刊,开始发行!

“卖报啦,卖报啦,三文钱一份!”

“想瞻仰齐大人文笔者,只需三文小钱便能如愿。”

什么?

齐大人的文笔?

那值!

买!

瞧,这报纸的印刷还真不错,字字清晰,就是纸质方面差了点,不过不影响阅读,可以接受。

细观却见:

在由齐誉亲笔而题的‘琼州旬报’四个大字下面,赫然显示着由他纵评的头版头条,标题为:一母可以养十儿,十儿却难救一母,何哉?

论孝?

是的,齐誉就是想借着这

个首发机会,弘扬一番我华夏的传统美德,也趁机将那些偏离轨道的伦常拨乱反正。

孝,乃是做人之本,也是道德之根,更是最重要的正能量。

于历史上,曾有不少帝王高倡孝道,以为天下楷模,汉文帝更是提出了以孝治国的崇高理念。由此可见,孝道对于一个国家、甚至一个民族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齐誉则认为,如果一个人连父母都不知道孝顺,那此人就压根就不值得你去交往,原因很简单,你和他的关系再做亲近,也亲不过他的亲生父母吧?对其父母都是不孝,你还指望他对你这个朋友重义?

这是一篇批判性的杂文,很讲究论点论据。

如今论点有了,论据何在?

且看,大标题中提到的那十个不孝子就是了!

此文一出,立即成了舆论的焦点,而倡孝,也成了当下的热议话题。

茶馆里,有一些与时俱进的说书先生,正尝试着读报和评报:“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

其实,案下的那些听众全都是清一色的大老粗,本是理解不了这些个名粹诗词的,然而,在说书先生们地诠释之下,居然变成了通俗易懂的白话文。

这种特别的读报方式,是齐大郎苦思冥想整出来的,没办法,谁让琼州百姓识字的人少呢?

对于百姓们来说,隋唐的那些事早就听腻歪了,哪有这新鲜的时政新闻惹人喜爱?

不得不说,说书先生的口才就是牛掰!

不仅口若悬河,而且还舌如利刃,在他们的绘声绘色之下,直接把那十个不孝子塑造成了妇孺皆知的负面典型,几乎人人见之唾弃。

见社会风貌有转正的迹象,齐誉也暗自舒了一口长气。

“这篇杂文就如同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为当下的琼州人指明了道德方向,有了这种指引,再也不用担心他们被金钱私欲而冲昏头脑了……”

这就是媒体的作用!

尤其是,有官方人士这么登高一呼,那就更具影响力了。

然而,更让令齐大郎惊喜的是,首发的广告居然有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一些粤地的商人在闻到了讯息之后,几乎不约而同地赶来了琼州,具体目的尚不得知。不过,倒听说他们暗里给孙大财使了不少银子,以求其引荐齐知府一面。

“内陆的商人,他们来此何事?”齐誉闻后一怔,喃喃自语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