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寒门仕子 > 第362章 慕饼而来

寒门仕子 第362章 慕饼而来

作者:佯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3 08:25:30 来源:笔趣阁

对于妻子的突然献策,齐誉是万万没有想到,因为在此之前,类似的事情从未有过。

这并不是说自己小觑她,而是她一个妇人家家的,不太可能会对官府的政令有什么深度见解。

更何况,现在讨论的还是最让人头疼的财政事宜。

所以,齐誉的脸色主要是以陪笑为主,并不是那么实诚。

柳荃自然不知道相公的真实所想,她一边回忆着,一边开始述说道:“相公,你还记不记得那一年,咱家桃花村的老宅子翻修瓦面的事?”

齐誉想了想,恍然一笑道:“往事历历在目,怎可能不记得呢?那一年,也幸亏我在庾大人那里摘到了赏银,得到了修缮的资本,否则,那暴雪怎能抗得过去?”

“嗯,相公真是好记性!”柳荃赞了一句,又话音一转道:“不过,我想说的并不是你摘赏的辉煌,而是我当时采取的应对举措。”

“哦?什么举措?”齐誉一怔,奇道。

“自然是我四下去求,让左邻右舍出手相帮的手法了!”见相公陷入回忆,柳荃又继续说道:“在咱们老家的乡下,无论是建房子还是翻瓦面,大多都是由邻里之间的互相帮助来完成,在这其间,并不需要支付工钱或是付予报酬,像这种类型的省钱方式,相公何不借鉴一二呢?”

“嗯,你继续说。”

“依我看,在接下来的住宅建设中,咱们官府只负责提供建筑材料以及匠人技工,百姓们则要为自家的建房无偿出力,这样一来,咱们岂不是省去了人力上的开支?”

诶?

是哦!

我怎么就没想到这方面上来呢?

这种方式不仅能节省银子,还能大大地减轻工房的施建压力,非常实用。

至于来到这儿务工的安南人,后面就可以安心地去修建水库了。

那么,百姓们会愿意为此出工出力吗?

齐誉认为,他们百分百愿意!

试想,由官府出资建材,去帮助他们建造房屋,这哪有不乐意之理呢?至于搭些力气,那不是应该的吗?

不得不说,这还真是个很不错的好主意!

娘子睿智啊!

兴奋之下,齐誉不由得抱住妻子的俏脸,并连亲了几下,结果却是弄得满嘴的胭脂红。

“这都老夫老妻了,你怎么还像年轻时那么毛手毛脚的?”

“嘿嘿,那要不要我再得寸进尺一点?”

“……”

待这股激动劲过去之后,齐誉才算是真正的静下心来,对妻子道出了自己的宏伟蓝图。

关于建房这一块,主要分为是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要以城市为中心建造出相对集中的全新型居住区域。

就以现在的琼州府城为例,自家所处的别墅区,就是未来的新城最中心,在那周遭,全都是密集的居住地。至于现在的老府城,就会逐渐退化为新城的城中村。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在不破坏原有建筑的基础上,顺利地打造出一座新城来,此举既保全了老祖宗们遗留下来的建筑传承,还成功地拓建出了新的生活环境,可谓是两全其美。

第二部分则是关于乡下农家的住宅建设。

乡下,乃是农家百姓的根,他们在这里开荒僻地,耕田养蚕,过着自己固有的生活方式。对于此,齐誉并不想加以

破坏,相反的,他还想于政策上鼓励更多的年轻人走去乡下,以振兴琼州的农业生产。所以,乡下新宅的选址,应该以方便百姓们的生活为先,布局上不做任何定数。至于他们原来的老宅,愿拆则拆,不拆的话也可以改为养殖使用。

从宗旨上来说,城乡分两策,分而治理之,也就是所谓的因地制宜,绝不可搞一刀切。

柳荃在脑海中滤了一遍,说道:“你这法子咋一听倒是挺好的,但若是仔细品来,却有一个大的问题。”

齐誉一怔,问道:“什么问题?”

“我来问你,这房子的数量该建多少,你又是个什么算法?这么说吧,你若是以户为单位来算的话,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尴尬的局面。每家每户的情况各不相同,有人丁单薄的,也有人烟兴旺的,你怎么进行合理分配?”柳荃是农家女出身,深晓乡下的实况,故而以事论事说道。

齐誉却是一笑,回道:“这个问题我也想过,以户来分的话确实有些欠妥,所以呢,我想选择以丁来分。”

“以丁?”

“不错!我的想法是,以四口人作为是一个基本单位,一个单位就对应着一套房子,若那家的人丁不足四个,这也要算作是一套,如果超过了四个,则再另行增加……”

以丁来分,倒也不失为是一个可行之法。

虽然算不上多么公平,但却能堵得住悠悠之口。

柳荃想了想,又道:“还有个问题!你如此安置好了原住居民,外来人口又该如何处之?我举个例子,若他们想长期定居在这儿,住宅的问题又该如何解决?”

外来人口?

呵呵~~

“这有什么难的?很简单,只要开发一些商品房售卖即可。不过,眼下还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等过了明年再说吧。”齐誉淡淡一笑,道。

商品房?

这又是个什么东西?

柳荃暗自琢磨了小半天,却依旧是没能弄明白。

……

转眼到了次日,这天天气晴朗,有利于出行。

天色才蒙蒙发亮,齐誉就投身到了工作之中。

他先是深入一线,亲切慰问了被安置的受灾群众,而后,就开始了继昨日的巡察和勘探事宜。

如此又过去了两天,由于工房上下协力疏通了闭塞的水渠,内涝区的积水便逐渐平复了,这场水患终于算是得到了控制,

就在这时,承发房那边也有回报传来。

据那典吏回禀说,琼州府辖下的三县受灾情况有轻有重,但总体还算可控。唯一令齐誉感到痛心的是,在这场突发的水患中,约有百余人丧生在了其中。

唉……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请安息吧!

感慨过后,齐誉立即唤来了谭俊彦,让他赶紧调拨钱粮,安排辖下三县的赈灾事宜。

于是同时,由孟岚山主导的防疫工作也全面展开,谨防次生灾害的发生。

诸事皆妥帖。

不错!

再接下来,就是规划和实施建造新式住房和以及水库的事情了。

这两件都是大政事,需要各房经承各表观点,集思广益,制定出最为适合的详细计划。

过程很顺利!

各项议案全都是一次性通过,到了最后时,就只剩下了一个

最大的难题。

啥呢?

——钱!

虽说当下已尽量地做出了节省举措,但财政方面还是有些吃紧,别的不说,单是水泥和砖头这两大项,就是一笔不菲的开支。

一提到钱,谭俊彦立即就变得精神萎靡起来,而且还露出了一副‘咱快揭不开锅了的’痛苦表情。

“唉,眼下也没什么好办法了,就动用一些储备黄金吧。”

“啊……哈哈,实在是太好了!”

这不就解决了吗?

谭俊彦在笑过之后,又难掩好奇地问道:“齐大人,您囤积的那些黄金,到底有何妙用?”

齐誉也没相瞒,直接意简言骇地告知他道:“我是为了未来的货币统一做些准备,仅此而已。”

货币统一?

这话什么意思?

现在的货币不是挺统一的吗?

你看,大宗商品可用黄金,大额交易可用白银,生活日常可用铜钱,这哪里不统一了?

齐誉对此却是没有多做解释,他只是甚为惋惜地摇了摇头之后,便一脸黯然地离去了。

其实于事实上,他还真不想动用这些黄金,来之不易不舍得呀。现在之所以放出一些,主要是因为听说吕宋发现了大金矿,要不要……?

咳咳!

以后再说,以后再说!

在集议过后,齐誉便离开了府衙,坐着马车朝着家里赶去。

治水之事已经告一段落,也是时候回家养养自己的精气神了。

回想这几天里,自己曾数过家门而不入,虽然颇有大禹遗风,却没有大禹的豪迈情怀,无时无刻不在思念那门内亲人们。

现在好了,终于可以回家了。

齐誉怀着愉悦的心情跨进了自家的大门,才刚刚步到院子正中,耳边就传来了一句甚为耳熟的打招呼声。

“齐大人,别来无恙?”

“咦!……熊先生?”

“呵呵,正是熊某!”

说话的这人,正是昔日在京城认识的熊氏文社的大东家熊大,在他的身后,还跟着其兄弟熊二。

嘿嘿~~

不用猜,他们俩定是被自己的那封‘煽情’书信忽悠而来。看来,自己之前所画的那个大饼,还是很有诱惑力的。

“请坐!”

“谢坐!”

寒暄过后,三人便奉起热茶,彼此开始叙起旧来。

先客后主,熊大当仁不让,率先发起了牢骚。

据他所述,在最近这两年里,他文社的生意称得上是每况愈下,几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瘦身萎缩。这倒并不是说买书的读者变少了,而是竞争对手出现了倍增,慢慢地,就形成了你便宜我比你更便宜的恶性竞争现象。他言,这年头忙到年尾,已经赚不到几个小钱了。

真是哀哉!

然而,正当他想着关掉文社的生意改回老家去种田时,忽见远在琼州的齐大人写信来邀,那字里行间满满地都是念旧之意,甚是感人。尤其是信上说的那赚大钱的好买卖,哈哈~~

“齐大人,您信中所说的那个报业,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东西?”在说完了往事之后,熊大便迫不及待地询问道。

齐誉却是神秘一笑,回道:“莫急,咱们久别重逢,不如先喝点小酒养养感情,然后再慢慢地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