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寒门仕子 > 第131章 皇帝不富

寒门仕子 第131章 皇帝不富

作者:佯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2-11 15:16:06 来源:笔趣阁

朝堂上的那些事,齐誉并不想带到家里头来,也不想和家人们去分享。

家,是温暖温馨的地方,不应该被那些勾心斗角的烂事破坏了气氛。

所以,家人们只知道齐大郎是被皇上给赏赐了。至于为什么被赏,他却没有说明。

或许是,因为公事干得比较勤恳吧!

齐誉微微一笑,当作是默认了。

柳荃激励着丈夫道:“相公呀,皇上真的是对你太好了,你可千万不要辜负他的期望呀,嗯,你一定要心系百姓,做个为国为民的好官才是。”

唉……

我弼马温大人也很想表现呀,可无奈手里头没权呀!

不过,齐誉还是点了点头,表示应了。

周氏却是一脸嫌弃地说:“要我说呀,皇上对你没有诚信,就一副小家子气!”

齐誉奇道:“娘啊,皇上哪里小气了?”

“你看,人家熊大编撰作为是一个商户,都给咱掏了三百两银子,再看皇帝,居然也掏了同样的三百两,这和普通老百姓根本也没啥区别嘛!”周氏举例说明。

呃……

这么看的话,皇上确实是显得有些小气。

不过,却是断章取义了。

那就说说吧……

“娘啊,我先纠正你一下,皇上给的钱要叫做是赏,不能称为是掏。”齐誉先点出谬误,然后又道:“其实呀,即使是皇上,也算不上是多富有的人。”

皇上不富?

这怎么可能?

闻言后,婆媳俩几乎异口同声地问道:“为什么?”

显然,这个话题已经大大地撩起了她们娘俩的好奇心。

不过想想也是,在普通老百姓的心里,皇帝是那个最高高在上的人,他坐拥天下,怎么可能会不富有呢?

真正的答案却是:否。

对于这个大问题,齐誉采用了一种很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做出了阐述。

这个话题有些大,要先从国家的财政方面开始说起了。

国家的银库叫做是国库,掌管者为六大部之一的户部尚书,并不是皇帝本人掌持。

国库里的银子非常的多,但在开支方面却有个大的方针,那就是取之于而民用之于民,即使是尊贵的皇帝也不能染指其中。

国库的收入很大,开支却也不小,涵盖到了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行手动脚都要花钱。

这些钱,皇帝一个子都摸不到。

那或许有人要问了,经常看到皇帝赏这个,赏那个,这些银子

又从何而来呢?

答案是来自于皇帝的内库。

形象一点来说,内库里的银子都属于是皇帝的私房钱,可以自由支配。它的来源比较复杂和多样化,比如朝贡和进贡,以及各种礼仪的收入等等。

这咋一听是挺多的,可耐不住皇家的花项多呀!

你看,私赏大臣,厚赐宠妃,此外还有整个皇宫的开支以及各地藩王的宗室事务等等,这些都需要皇帝自个掏钱,即使钱不够,也不能从国库里拿一两银子。

所以,在朝堂之上经常看到,一遇到皇族里花大钱的事,皇帝就很难为情地朝户部尚书投去了求援的目光,而吝啬成性老尚书先是一通大吐苦水,然后再扯出一大堆的赈灾事务来,最后时,皇帝只得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就此作罢。

这,就是公和私的大道理所在!

即使是皇帝,也不能公器私用,一旦开了这个头,就国将不国了。

在听完了这些之后,周氏终于露出了恍然之色,感叹道:“这么说,即使是皇上,也不能为所欲为呀!”

咳咳,老娘说话就是直接。

不过,这话确实没有毛病。

一旦皇帝为所欲为,国家的朝纲必然崩乱,江山社稷也会毁之于一旦。

那,有没有机构监督着皇帝不让他乱来呢?

有,——内阁!

内阁的作用不仅仅是辅佐皇帝,还能在皇帝办错事的时候起到至关重要的纠错作用,在遇到特殊时刻时,内阁甚至可以取代皇帝直接处理政务。

比如说后世里的大明万历帝朱翊钧,这位仁兄就很有个性,他因为某种原因感到不爽,索性二十八年不上朝。而结果呢,万历年间的大明朝在内阁的精心运作之下,居然还步入了盛世之列。

由此可见,内阁的功能之强大。

柳荃好奇地追问道:“这么说,内阁的权利非常大?”

齐誉呵呵道:“当然!在内阁成员达成一致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强行力谏,直接否决掉皇帝走偏的决策,这种情况下,皇上也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思路了。当然,这种君臣不和的事情比较少见,大多数时候,还是彼此相安无事的。”

“噢……”

从历史上来说,内阁制度的建立以及应用,是国家机构进步的一个里程碑,它不仅提高了中枢的管理能力,还极大程度上减轻了皇帝本人的政务压力,让国家这个大机器的运作效率明显提升。此外,由于内阁是群议制,这就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独裁之臣出现的可能。

与此同时,

内阁制度也对皇权产生了一定的约束力。

是的,有好处就会有弊端。

由于内阁没有明显的政敌,很容易就造成了势力的过大,而皇帝为了平衡和制约它的权利,也不得设法使用自己的心腹人,比如说:太监。

这也就是后世的大明朝为什么会出现宦官专权的主要原因。

扯远了。

言归正传。

在吃过晚饭之后,齐誉就赶紧地扎进了书房里写小说。

皇帝可是催过更了,再不挑灯西窗连夜赶稿的话,他又得拿‘总管’二字说事了。

第二天一早,齐誉就匆匆地赶去了熊氏文社,把他们排完版之后的原稿又给索要了回来,熊大对此也没多问,很爽快地就答应了。

要这稿何用?

要先拿给皇上看呀!

于是,齐誉又拿着稿纸赶去了皇宫,交到了大太监三德子的手里,再由他转呈给天子御览。

相比之前,三德子的态度客气了许多,再没有之前那种刺耳的阴阳怪气了。

当齐誉赶回到行太仆寺时,时辰上已经接近中午了。

迟到了!

倒霉的是,才一进大门,偏偏就遇到了迎面走来的寺卿大人。

呃……

本以为,老大人会吹胡子瞪眼的苛责上几句,不料,人家却是很友好地点头一笑,然后就悠哉悠哉地离去了。

此外,还有少卿大人,也对自己非常客气。

奇哉怪也!

对此,赵明玉给出了答案:“因为皇上密见你的事情传开了,同僚们全都认为你又重拾了圣眷,所以,才及时转换了原来的态度。”

齐誉恍然:“原来如此。”

赵明玉笑道:“之前时我就对你说过,官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绝对的敌人,你现在明白这句话的含义了吧?”

“嗯,明白了……”齐誉点头道。

可是,他们就那么确定,自己是得了恩宠而非是受了斥责?

是啊,自己又没说,他们又是怎么猜到的呢?

赵明玉笑道:“老夫教你一招,你要记住了。”

齐誉道:“大人请说。”

“以后再遇到被宣进宫的事,你只需观察传谕太监的姿态就行了,如果是好事,他们就会一副谦恭有佳的模样,如果是祸事,他们就会摆出露出揶揄之色,揣度事情要注意细节。”赵明玉大有深意道。

“明白了。”

齐誉暗叹:都是一群披着羊皮的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