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寒门仕子 > 第064章 带病考试

寒门仕子 第064章 带病考试

作者:佯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2-11 15:16:06 来源:笔趣阁

这一帖发汗解表的药果然猛烈。

当天晚上,齐誉汗流浃背,连睡觉的被窝都被湿透了,整个晚上,他人都是迷迷糊糊的,感觉就像是梦游一样。此外,嗓子也疼得厉害,如同火燎。

真是一种煎熬……

三更刚过,学子们就早早地起床了,四下都是洗漱声和小解声,还有收拾考篮的窸窣声。

齐誉被吵醒了,睁开眼睛醒了醒神,感觉全身都是酸痛的,不仅嘴唇干裂的蜕皮,嘴角还起了几个燎泡。

少倾,戚景跑过来了,道:“少丞,你感觉怎么样了?要不然就……”

还没等他把话说完,齐誉便决然道:“不!坚持就是胜利,不到最后一刻,我绝不轻言放弃,这一场,我必须要考!”

“嗯……”

戚景虽然有些担心,但在这个节骨眼上也不好多说什么。

前程的事,谁都不能妄言!

秀才大军开拔了!

去的一路上,齐誉都是晕晕乎乎的,还是被戚景扶着走进了龙门。

直到贡院大门关闭的那一声闷响传来,齐誉才感觉有点清醒了。

是啊,要考试了,打起精神来!

真不行,就扭一下自己的大腿,虽比不了古人的锥刺股,但也能起到些提神作用。

发卷了。

先阅卷。

喔……科举的重头戏来了:

策论!

题目是《论重开海禁之利弊大小》。

这道题的含金量可就大了!

这不仅要求学子们通晓历史,还要能剖析出海贸的利弊,这种知识,可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

现在可不比后世,能够通过各种渠道来获知世界的变化和信息。像后世的人,即使不甚了解,最起码也能知道别的国家的版图,位于何方,富庶与否。

可当下这些考生大多都是秀才出身,别说是走出国门了,就连毗邻的国家都不了解,又谈何懂得与西洋诸国之间的海贸呢?

这道题虽然不带坑,但却很难。

齐誉看了一眼,也被惊呆了……

这种题,《登科荟萃》中可没有涉猎呀!

怎么答?

先不要着急,静下心来仔细思考。

在历史上,每个朝代的海贸状况都不一样,最好还是从当下进行分析。

自大奉朝建国以来,一直都是秉承着略为开放的姿态,与西洋诸国之间的贸易也相当活跃。这其中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百姓们不仅买到了更好的商品,国库也因此变得充盈起来。

从民生和税收的层面来看,重开海禁是利大于弊。

然而近些年来,由于倭寇的猖獗,水师又征剿受挫,迫不得已,先帝只得颁布了一些临时的海禁令,以保暂时安定。海禁的时间也有长有短,或一两月,或半年,开开禁禁地已经很多次了。

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在封闭了港口码头之后,倭寇登陆的次数率明显减少。

从国防和安定层面来看,重开海禁是弊大于利。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开好呢?还是禁好呢?

无论你选择哪种论点,都必须要有足够的论证和论据作为支撑。

难就难在了这里……坐井观天者又岂能知晓天外如何?

光靠寥寥几句的道听途说,实难策论啊!

不过,齐誉作为是穿越者,自然有着别人无法理解的世界观,对于闭关锁国也有着更为深入的认识,这也是难得的自身优势。

从后世的角度来看,毫无疑问,重开海禁是利大于弊!

就看自己是如何来论出道道了。

齐誉先从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开始论起,然后再延伸到经贸领域以及国防领域,甚至还对于未来的战争和世界格局做出了自己的见解。

结论就是,必须开放交流,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国富民强!其中的好处,可不仅单是税收方面的,此外还有更为深远的政治意义。

一旦闭关锁国,固步自封,到最后只有死路一条,还要被动挨打!

再说就是海禁了,贸易也不可能被完全阻断,走私现象绝对会急剧攀升。

至于担心重开海禁影响安定,这个逻辑本来就有问题?

打不过倭寇,那是咱国家的水师不给力呀!要加强军事建设才是正解!难道关闭了国门,水师就变强大了?

这就好比,自家的儿子挨了揍,你不仅不去找人家理论,反而把自家的大门关了起来,这样就能解决问题?

换句话说,把海贸得来的税银投资到水师建设上,岂不是更好呢?

重开海禁,利大于弊!

齐誉先将这些论点一一罗列,然后就打起了草稿。

这种题目耗时费神,不能着急。

期间,齐誉不停地喝水滋润着嗓子,也不停地往返于恭桶之间……

半天过后,额头上的烧居然退了。

但是,发汗过后,身体却感觉更加的虚弱了。

这里不仅吃得差,还住得冷,如今再加上过度的使用脑力,岂能不疲?

坚持就是胜利!

咬着牙继续阅卷。

下一道题是杂文,题目是《谈不耻下问》。

这句至理名言妇孺皆知,并没有太大新意,中心思想也很明确,就是端正学习态度。

齐誉回忆了一下《登科荟萃》,记得曾有几篇是关于对‘学习’的注解,借鉴一二?

……

终于到了最后一题。

嗯?

娘希匹!

考得居然是檄文!

檄文,是指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用的文书,极具批判性。

但是,自古以来就没有出现过科举中考试檄文的案例,这可是破天荒的第一次,怎么就被自己给碰上了?

可以想象,此时考生们的心目中不仅是草泥马在奔腾了,估计就连问候某某某祖宗的心都有了!

谁出的题?

这都没预习过呀!

怎么答?

临场发挥?

也只得如此了。

先看题目:《讨拜帝教匪檄》。

声讨拜帝教?

难道说,皇帝是想要干点什么了?

扯远了……

齐誉忙拉回了思绪,继续认真审题。

既然要批判拜帝教,就要先了解他们的本质。

除了从官府的传单上了解到的信息之外,齐誉自己还另有心得。那就是,对于后世的天平天国运动的认识。

嗯,心中有数了。

对于拜帝教,不仅是国家,单就齐誉个人来说,也是恨之入骨!

他们焚我祖宅,殴我姐夫,害得娘子早产不孕。他们不仅杀害了小彤的亲生父母,还害死了二舅。

既是要骂,那不如痛快淋漓地骂上一顿吧!

至于怎么个骂法,齐誉已有腹稿。

犹记得,后世有一位名臣,他叫过曾国藩,他就曾写过一篇非常类似的声讨檄文……

抄点?

读书人的事怎么能叫抄呢?

那叫借鉴!

曾国藩,这位老大人可不简单,他八岁时就开读四书五经,二十七岁就高中了进士,绝对的才高八斗。其武功方面的建树更是卓越,同时,他也是历史上极少数被追谥为‘文正’的朝廷重臣。

记忆里,他那篇声讨檄文写得是慷慨激昂,声色俱厉,自己虽不能全部背诵,但也能回忆出个大概来。

最最重要的是,那篇文章对于太平天国不尊孔子的言论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这种论调很符合用在现下,有种站在道德制高点的气势!

于是,凝神聚气,悬笔而落,写道:

为传檄事:逆贼拜帝教称乱以来,于今有一年矣,荼毒生灵……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上帝之说……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

齐誉落笔有神,整篇檄文一气呵成,写得是跌宕起伏,波澜壮阔。

落笔之后,就直接瘫在了那里。

……

终于,贡院的锣声敲响了。

是的,乡试结束了。

有小吏走过来打开了门锁,然后就对卷纸封卷糊名。

“好了,你可以走了。”

“多谢。”

齐誉晃晃悠悠地走出了贡院的大门,然后瘫坐在路边的一块青石上。

无独有偶,还有几位才一出来就栽倒了,似乎也病的不清。

……

“唉……”

叹息声此起彼伏。

大多数人都是愁眉紧锁,显然都是被重开海禁的策论题给难住了,此外还有那篇始料未及的声讨檄文。

霎然,却见殷俊昂首挺胸地走了过来,他神色如常,似乎发挥的很不错。

一瞥,见齐誉蹲在路边不动,便诧异道:“村夫,你怎么了?脸色怎么这么白?”

齐誉闻声抬起头来,见是他,便道:“染了风寒而已。”随后,又问了一句:“白面首,你考得如何?”

殷俊嘴角一笑,道:“按照你的话来说,我这场属于是超发挥。”

切!看把你给嘚瑟的。

齐誉没心情和他斗嘴,轻轻一叹,道:“这一场,我却是即兴发挥,福祸难料呀!”

殷俊呶呶嘴,心道:这篇檄文来的这么突然,谁不是即兴发挥?

“来,我扶你起来!对了……咱先说好了,可不许再动手动脚的了?”

什么意思?

噢……知道了,呵呵,还记得挨揍的那事呢?

见他的素手伸了过来,齐誉扬手抓住,道:“你慢点拉,我现在头晕的厉害~~。”话音才落,就感觉双腿一软,倒在了他的怀里。

呃……

路经的考生见状全都是一愣:咦?两个大男人怎么搂在一起了?

断袖之癖?

他们看了看殷俊玉脂般的白脸后,全都露出了恍然之色。

尴尬~~~

就在这时,戚景也从考场里走出来了,第一眼就看见了双目紧闭的齐誉,心中头倏然一惊。

他也不废话,直接从殷俊怀里接过来齐誉,然后往肩上一扛,就大步流星地跑去了。

殷俊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里居然泛起了些许的担忧。

咦?齐誉病倒了,自己不应试高兴才对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