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寒门仕子 > 第061章 乡试征程

寒门仕子 第061章 乡试征程

作者:佯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2-11 15:16:06 来源:笔趣阁

自新皇帝登基以来,延续了之前的国策,并没有颁布特别的政令。

对于拜帝教,倒是有些表态了。

朝廷虽然没有军事征讨,但文官们也口诛笔伐了一番。

由此可以看得出,新皇帝还是有心铲除掉这颗毒瘤的,或许他是在等待时机,暂时放弃了采用武力。

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在为下一步的动作造势,等舆论煽动的差不多了,再做良图。

齐誉暗叹:看来新皇帝还是有些顾虑呀。

确实!

就目前来说,永川府的拜帝教众已被连根拔起,再兴不起什么风浪了,唯一尚存的就是处在山东乐安的葛裘那一支。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皇帝之所以没有轻举妄动,肯定是和燕王公然的庇护有关。

才刚刚登基就和老叔撕破脸?

这不太明智!

要知道,燕王劳苦功高,而且又是军旅出身,就连先帝在世时都对其忌惮三分,更何况现在的小皇帝?

这么来看,口诛笔伐还是最稳妥的。

打嘴炮可是文人们的强项。

最起码武将们都是这样认为的。

据说,翰林院一位姓吴的学士最为积极,连夜写了一篇文辞秀美的‘高论’,很好地在皇帝面前刷了一波存在感。

整篇文章写得是行云流水,是一篇不错的宣传文章。

而后,各级州府也将此文作为范本,印刷之后以传单的形式广泛传播,只要是识字的百姓,就可以免费索取阅读。

齐誉一阅,却发现这篇文章还是很有水平的,也阐述出了拜帝教的本质。

据此文的分析,拜帝教是把西方的洋教与儒家的大同思想结合了起来,然后糅合成了所谓的教义。但是,这两者却不能完全相容,出现了批孔的言论。

原来如此!

咦~~~

齐誉倏然一颤,心道:此教义似曾相识,好像在哪里见过。哦,想起来了,后世的太平天国不就是这个调调吗?

呵呵……

圣人,可不是随便批的,其结果就是与全天下的读书人为敌!

不要小看书生们的力量,他们每人一口唾沫星子,就能汇聚成惊涛骇浪的舆论压力。

言归正传。

拜帝教的批判风一过,学子们就变得平静下来了,然后继续着他们的考前冲刺,似乎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是的,这和他们有关系吗?

学习为主!

“子贡问曰……”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朗朗读书声不绝于耳,府学内文风鼎盛。

宿舍内。

齐誉也是和殷俊杠上了,谁都不甘示弱。

“我说,今天晚上,谁先睡谁就是孙子!”

“不行!我昨晚整宿没睡,今天恕不奉陪!”

砰!

关窗了。

齐誉抬头一看,见殷俊的窗户上多出来一个小牌子,上书‘免战’二字。

……

沾衣欲湿杏花雨。

是的,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又到了春心荡漾的季节,空气中也弥漫着荷尔蒙的气息。

相对于窗外的细雨霏霏,屋内的可就是狂风暴雨了。

久旱逢甘霖的齐誉终于开了荤,沉浸在久违的二人世界里。

“相公,你的肚腩怎么越来越大了?”

“现在条件好了,油水也多了,我又岂能不胖呢?还说我呢,你不是也丰腴了不少?瞧,这两个又变……”

“你还说,看我不扭死你……”

“呵,小声点,别吵醒了儿子。”

嬉闹了一阵儿,柳荃才道:“大舅托人捎信来了,他说,春生表弟这科考过了,他现在已经是童生的身份了。我弟弟锦程也有惊无险地过了,听说,他是处在了孙山的位置。”

齐誉笑道:“都是好事,很值得高兴,待明天我修书一封再勉励他们一番,让他俩提高信心继续科举路,最好能一口气拿下秀才。如果有谁银子不够的话,就借给他们一些,前程大事可不能含糊。”

“相公,你真好,我替弟弟谢谢你。”

“怎么谢?要不,再来个三羊开泰?”

“嗯~~~~~”

看着双靥如花欲语还休的柳荃,齐誉又坏坏地笑了起来。

……

时光荏苒,春去秋来。

凉凉的北风轻轻吹过,树叶也由荣转枯了。

就在齐霄开始邯郸学步的时候,齐誉却踏上了乡试的征程。

还没动身,全家人就开始千叮咛万嘱咐起来,眼睛里已经是满满的望穿秋水了。

虽说近年来自己因科考离家已是常态,但柳荃还是一万个不放心。一路上吃得、用得和穿得,样样都要准备的妥妥帖帖,生怕漏掉一件。

周氏也重启了求神模式,临抱佛脚,除了一天三炷香之外,还有就是不间断的一品状元鸡了。抽出闲时,她还亲手给儿子缝制了一件短褂。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穿上这件衣服,齐誉感觉是既贴心又温暖。

小彤读了些书,肚子里已经有些墨水了,她学着彭先生的口吻,老气横修道:“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爹爹,你现在还年轻,一定要记得勤奋努力,免得到老徒伤悲……”

小屁孩,敢说爹爹年轻?

不过……这话听起来,感觉还是蛮不错的。

最不舍的要属站齐霄了,齐誉溺爱地抱着他,很久都舍不得放手……

终于,他狠了狠心,在一家人殷盼地目送下离去了。

乡试的地点是省城,也就是一省之中心。

此去路途遥远,大约半个月才能到达,所以,学子们也都是选择提前出发,免得途中有事耽误。

齐誉和戚景拼了车,一同去往省城。

同行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省钱自不必说,关键上是安全有了保证。

从古至今,赶考的秀才就是强盗们最喜欢打劫的对象,他们身上都带着盘缠,又没有太强的抵抗力,属于最好拿捏的软柿子了。

单抢钱财也就罢了,最怕的就是碰上谋财害命的贼,那才真要命!

呜呼!

科举之路不仅艰辛,还有丧命的危险,这就要看谁的命大了。

不过,有戚景这种大身板往那一站,哪个不长眼的强盗敢下手?

要知道,在紧要关头时,这厮可是真敢杀人的。

所以有他在,安全无虞。

途中,二人嘻嘻哈哈,时而讨论一下文章,时而说一下家里的趣事,倒也不枯燥。

“少丞,我怎么感觉你胖了?”

“确实,俗话说,每逢佳节胖三斤。”

“你这样子可不止是三斤呀?”

“我来给你算算,小年,年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这节节相加……”

齐誉说得有理有据,对自己的横向发展言辞凿凿。

两人呵呵一笑。

随后,戚景也聊起了自己的婚事。

呃,应该说是他做倒插门女婿的最新进展。

他说,女方的爹在得知了自己想要乡试中举后,反而欣慰起来了,他不仅没提反对意见,而且还积极支持,并言:女婿若得了举人,一定喜上加喜。

喜上加喜?什么意思?

不明白。

不过,齐誉能够感觉的到,他这个老丈人绝对不是普通人,这若是换做常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门不当户不对带来的危机,而这老头却是欣慰无忧,岂是常人?

……

途中很顺利,并没有碰到什么劫匪。

不过,还没到省城,齐誉就感受到了乡试的压力。

路上,成千上万的秀才大军络绎不绝,趋之若鹜,可见开恩科的诱惑力有多么巨大。

在这些人之中,有一头华发的老学究,也有刚刚成年的小生员,形形色色应有尽有。

齐誉本以为自己是廪生,已经属于是高阶的存在了,不曾想,在这些人中居然还有往科中副榜举人。

副榜举人是不可以参加会试的,但可以下科再考正榜。

啧啧~~

居然没有一点优越感。

若按后世修仙小说的话来说,这里已是:化神满地走,元婴不如狗。

汗啊!

要想在这种分母巨大的人群中脱颖而出,其难度可想而知。

“虽千万人,吾往矣。”

齐誉怅然一叹,感慨万千。

然而到了繁华的省城时,却发现城内已经人满为患了。

试想,这么多秀才云集到此,怎能不拥挤呢?

各大客栈早已满员,就连百姓们的私宅也都供不应求,被学子们高价租住。据说,还有一些穷书生为了省钱,住进了郊外的破庙里。

省城是不设寓馆的,但却有同乡会所可以入住。

这一类的会所,大多是由各地的府衙牵头,然后再由商贾们募资捐办,属于是半公半私的机构。

平日里,接待一下公差,或举办几次商会,若逢像现在的科举年,也会对条件适合的生员开放。

那么,什么条件适合呢?

简单来说,只要你持有府学或者县学的推介信,那就算是有资格了。

对此,庾海还是很给力的,齐誉才一开口,他就立即批准了两个名额。

自己一个,而另一个就是给戚景的了。

两人持着举介信来到了同乡会所处,很快就办好了入住手续。

本以为同乡会所内的环境会好一些,结果却和府城的寓馆不相上下,全都是些破破烂烂的老房子。

管事说,确实是有上好的房间,但却不是给闲杂人等住的。

想住?

那也可以,先等你中了举人再说,真到了那时,还求着你过来住呢!

齐誉和戚景对视了一眼,全都黯然一叹。

就先这样吧,这也总比住破庙要好,最起码安全方面有保障。

往昔的一幕再度重演,才拂开住所的那扇房门,就有一股熟悉的男人味扑面而来。

戚景很不以为意,条件反射似的来了一句:“子曰,久入鲍鱼之肆而不闻其臭!”

是啊,习惯了也就不觉得难闻了。

“这位兄台,幸会幸会!”

“哦?你是才来的呀,失敬失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