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寒门仕子 > 第1142章 天子参悟

寒门仕子 第1142章 天子参悟

作者:佯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22 23:11:19 来源:笔趣阁

接下来的战役,比齐誉想象的要容易得多。

前后也就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基本上就完成了一统大业。

据符贤传过来的消息显示,之所以能如此顺利,主要是得益于两大因素。

首先是明正天皇的归顺以及她公开地劝降,此举,让不少的尽忠分子都放弃了原来的抵抗,选择了听从圣诏。

这是她特有的政治作用,任何人都无法替代。而齐誉,也恰好将这种作用运用到了妙处,所以才省去了那么多的麻烦。

第二个因素,乃是一种不可言传的特别震慑力。

东京大屠杀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遍了扶桑国的每一个角落。像这种级别的杀戮,无形中就会形成了一种高压势态,令旁观者心中胆寒、脊背发凉。

扶桑的守军自然也不例外,他们也会下意识地做出评估,和琼军对抗,自己有没有这个实力。要知道,一旦城破,就有可能悲剧重演。

别说是自己了,连一家老小都难逃厄运。

在这种震慑下,有不少的守将官选择了弃械投降,以避开可能发生的灭顶之灾。

当然了,也有极个别的负隅顽抗者。

他们认为,目前的琼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只要扶桑人万众一心,就可以组成众志成城的反抗势力驱逐敌虏。

他们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还特地印发了一些传单。

上面说,在东京大屠杀过后,琼军的地面部队仅剩下了几百号人,而且,还都是疲惫之师。即使,再加上离去归来的热气球军,其规模总数也不会超过三千来人。

就这么一点兵力,咱们怎么可能抵抗不了呢?

说句难听的话,这数以千万计的扶桑人,一人一口唾沫星子,都可以把侵略者淹死。

但是,这种观点并没有形成大影响力的风潮,因为,才刚刚泛起了一丁点苗头,就被黄飞在暗中给清除掉了。

如此一来,就再也没有什么不和谐的异己声音了。

然在齐誉看来,这种声音并不具备太大的说服力,他们想以乌合之众来以多打少,绝无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并不是说,你主场作战,又有民众基础,就一定会占尽地利与人和。

想当初时,努尔哈赤仅仅用了两三万军,就成功攻入大明的国土,那时,也没见他们被亿万汉人的唾沫给淹死。此外,还有元军侵略等实例为证,多到数不胜数。

由此可见,在战势大定面前,所谓的反扑仅存在于理论层面,于现实中,并不一定就能成立。

所以,这事基本上稳妥无虞,不必为之多虑。

既然大势已定,也该是时候和今上李宏裕汇报一下综合战果了。

为显有点仪式感,齐誉还特地摆上了一桌只有二人端坐的庆功酒席。

“陛下,请!”

“少保先请!”

“好酒!”

“……”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齐誉又将旧事重提道:“扶桑战役已经全盘结束,现在也该是时候做下总结了。不知陛下,可观摩出了什么道道。”

李宏裕诚然地说:“对于这所谓的道道,少保已经询问过朕很多次了,但,由于朕年轻识少,许久时间都没能想通梗概。不过,自打东京之战以后,朕豁然开朗,霎时间就想明白了。”

“陛下想明白了?”

“嗯,明白了!”

“既然如此,那就有请陛下赐教一二。”

名为赐教,事实上却是学识考问,只是表达地委婉一些而已。

对此,李宏裕也没有过多计较,直接表达出了自己的观点:“能拿下扶桑,一是得益于将士们的不畏生死,二是得益于战略上的合理布局。然,最为重要的,却是科技上的制胜!”

最后一句话,他说得非常笃定。

应该是发自于真心的认可。

齐誉很欣慰地点了点头,继续问:“还请陛下说明依据以及道理所在。”

李宏裕道:“关于前两项,朕就不多加赘述了,整个事件清晰透彻、道理直白,任谁都能看个差不离,唯独这科技这块,值得重点剖析,用心观摩。”

一顿,他又道:“无论是兵器上展示出的优势,还是热气球的轰击制敌,背后站着得,都是科技力量的支撑,这个因素,才是决定战争最终走向的关键所在。”

嗯,终于看出事情的核心了。

还不算太笨!

齐誉捋了捋须,和煦道:“既然陛下已经洞悉到了其中三昧,就不知有何感想?”

“既然侥幸做到了格物致知,那就要设法学以致用,则其善者而从之。待朕回朝之后,一定会大力发展科技,将我大奉朝建设成为像琼州那样的真正强者。朕发誓,对此决不食言!”

“陛下圣明!”

其实,这所谓的道道并不复杂,但是,齐誉之前就是故意地不予以点破。

说白了,他就是想让李宏裕自己去深入观察,独立思考,只有做到了这样,他才会理解深刻、认识充分。

他的转变,可以左右到大奉朝未来的发展方向,不重视怎么行呢?

畅笑了几声,齐誉这才回归正色道:“陛下,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而人才的培养又离不开开明的政策,您只有做到革除弊政,才能营造出培养人才的土壤。这个道理,臣以前已经多次论述,陛下不妨回忆一二。”

李宏裕忙道:“少保之言,字字珠玑,朕又岂能不铭记五内?君科技之高论,朕早已是倒背如流了。”

“那就好,那就好!陛下有如此顿悟,真乃我华夏的福气。世人皆言,太上皇乃是历史上罕有的道德明君,但,若是陛下推动了科技发展,在功绩方面就能彻底地超越,这一点,臣可以绝对肯定!”

“少保说,朕可以……超过父皇?”

“嗯,是否愿为千古一帝,全在陛下的一念之间!”

“这……”

老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士兵,同理,不想当明君的皇帝也不是好君主。

千古一帝的诱惑,哪个天子能够拒绝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