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寒门仕子 > 第309章 过往解密

寒门仕子 第309章 过往解密

作者:佯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3 08:25:30 来源:笔趣阁

室内,龙井的茶香氤氲满溢,令人陶醉。

这种享用颇为奢侈。

是的,在这南海之地能够喝到北方的名茶,非常难得。

齐誉抿了一小口茶后,便放下了怡然而换上了肃然,开始说起过往。

他表达的井井有条,把孟岚山走后所发生的大事讲述了一遍,尤其是,皇帝对他的赦免,更是一字不落地作了转述。此外,他还聊到了与其子孟既明的良**际。

之后,他又把自己的经历大致地描了一描,并在先生的不断追问下,又把和川王妃、燕王、庸王,的博弈说了一番。

其实,在这段时间之内,云游在外的孟岚山也没闲着,他通过自己的探查和打听,已经获得到了不少信息。只不过,他的这些信息有些碎片化,很难进行串联,现经齐誉这么一补充,事态便明朗了。

最后,齐誉又郑重强调:虽然有些机缘巧合,但皇帝陛下确实是亲口赦免了先生的不臣之罪。

也就是说,现在的孟岚山已经算是‘洗白’了,再无安全之忧。

好事!

孟岚山虽然神色上不显,但心里还是暗舒了一大口气。

齐誉迟疑了片刻,突然问道:“先生……有一件事情,不知我当问不当问。”

孟岚山畅然回道:“问吧。”

“先帝他……到底是怎么死的?”

这是一个困扰齐誉很久的问题,直至今日,他仍然感觉糊里糊涂,弄不清其中真切。

那,先生会看穿这里面的秘辛吗?

当然!

要知道,他可是在先帝驾崩后,第一时间就寻机请愿去了海外,继而巧妙地避开了太医院的风口浪尖,如此的睿智之举,又岂能看不穿其中内情?

从规矩上说,作为臣子,是不能妄议君上的。但是,他们这种铁关系除外。

不对外说,谁知道呢?

孟岚山略略迟疑,还是道:“其实,在先帝之死的背后,充满了见不得光的阴谋和险恶,而且令人发指。以前,我之所以不告诉你,主要是因为你的地位太低,知道的太多反而不好。如今却是不同,你已官居四品,而且还经营出了自己的势力,确实有资格碰一碰这些秘事了……”

资格?

不错!

按照孟岚山的标准来看,齐誉可以消陨川王妃、焚杀燕

王并生擒庸王,这些所作所为,已经初具了少许的‘大吏’气魄,如此实力,只要不被抱团的政敌攻击,仕途方面基本无忧。

若用老百姓的话来说,那就是站稳脚跟了。

齐誉忙道:“先生谬赞了,那些只是侥幸得手而已。”一顿,他又道:“先生且说,学生洗耳恭听。”

“好吧!”孟岚山放下茶杯,然后微微眯起眼睛,貌似陷入了回忆之中:“这件事情,说来可就话长了……”

随着老先生的娓娓道来,这段秘辛终于被解开了。

事情的最开始,还要追溯到先帝初登大宝,而那时的孟岚山,尚在太医院里担任御医。

这次的新老更迭进行地非常顺利,朝堂上下也是一片祥和,并没有什么意外发生。

然而,在一次给君上请平安脉时,孟岚山注意到,先帝的面色有些发暗,脉象也是沉涩无比,如果再综合他的舌苔来看,这像极了是中毒之兆。

这是……有人在给皇帝下毒?

他很惊骇,但却没敢明说,而是伏在暗里默默观察。

事实证明,他的这种警惕是正确的,如果真的头脑一热向皇帝禀报了实况,自己很有可能活不过三天。

因为,他察觉到,在暗中下毒的那个太医,和两个自己得罪不起的女人有着密切的联系。

其中一个是先帝的庶母,也就是当今的太皇太后,而另外一个就是当时的太子妃,即现在的后宫之主胡皇后。

川王妃死前曾说,燕王在皇宫内埋下了一条暗线,如今来看,这条线上不仅牵扯着太皇太后,还捆绑着现在的胡皇后,至于其中存在什么利益交换,那就不得而知了。

书归正传。

孟岚山在权衡了利弊之后,马上就做出决定,必须立即辞官回家,以避开这不久将至的劫数。

巧的是,就在此时,先生之父孟老太爷突然驾鹤西去了,而永川王也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先帝担心永川有变,急欲寻找一位善辨之臣前去监视,结果找来找去,却发现满朝文武竟无一人适合,不是太过突兀,就是能力不足。

正犯惆怅之际,一道请丁忧的折子呈了上来。

于是,在征得了孟岚山本人的同意之后,先帝爷便从善如流地批准了他的请丁忧,没有给予一次驳情。

私下里,先帝嘱托他说,在

去到永川之后,一定要替朕监视好永川王。而对外却放出风声,说孟岚山结党朝臣,大失圣心,所以才没有驳情挽留。

这场君臣之间的二人转如同是瞒天过海,不仅骗过了所有人,也骗住了静观的永川王。

在永川的丁忧期间,孟岚山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成功遏制住了永川王的图谋。也正是在这段时间之内,他认识了徒弟齐誉。

而先帝驾崩之后,时局发生了骤变,内阁肱骨们担心皇族内部产生夺位之争,故而选择秘不发丧,与此同时,急派人去寻找游戏民间的太子李良吉。

俗话说,一代天子一朝臣,新帝即位之后,极有可能会出现血腥地清洗风波,他思来想去,还是有些不放心,于是,他便决定再次以退为进,进一步的明哲保身。

先帝属于是莫名暴崩,即位后的新帝岂会不查?他不敢强动太皇太后,难道还不敢拿太医院开刀吗?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故,在协助完了老友陆博轩平复掉永川之乱之后,他急忙连夜赴京,趁着朝廷的远下西洋之机,直接遁去了海外之地。

说到这里,一切基本上就算是明朗了。

虽说太医院的那件案子至今都没有做出定论,但齐誉坚信,这只是陛下为了保全太皇太后的颜面而做出的缓兵之计。早晚,他都会给世人一个明确的交代。

目前已经有了坤极易主的小道传闻,这难道不是他要准备动手的前奏吗?

在说完了这些之后,孟岚山突然自嘲道:“今上定义我为尸臣,倒也不算是冤枉了我,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一顿,他又道:“其实,也并不是我贪生怕死,不想去做忠臣,而是我孟家的子孙皆在京城,一旦被迫卷入到争斗之中,很有可能会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即使我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我的家人们着想呀!”

齐誉忙道:“先生之举乃是人之常情,换成是我,也定然如此。”

孟岚山一叹,感慨道:“陛下确实是个明君,在我走后,并没有为难过我的家人。”

“陛下自比是秦皇汉武,还是有些大心胸的,他不仅没有为难过孟世兄,还重用他去侦破永川王的案子。”齐誉也客观地评判道。

“呵呵,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呀!”孟岚山畅然一叹,似乎把这多年来的压抑,一股脑全都吐了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