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寒门仕子 > 第622章 不为质子

寒门仕子 第622章 不为质子

作者:佯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22 23:11:19 来源:笔趣阁

皇帝正色问道:“那,他们这个新舰船的数量拥有多少,其优势又在哪里?”

吴晚荣连忙回道:“陛下莫急,且容臣一一细说……”

接下来,吴大人便把自己的‘探察结果’详述了一遍。

据他反应,琼州的这种新型战舰极为奇特,不仅可以无帆而动,还可以逆风而行,方方面面,皆有别于传统型的老式战舰。

而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这种船的移动速度非常地快,几乎两倍于传统舰船。也就是说,其机动灵活性不是一般的高。

这……真的假的?

吴晚荣以头做保,并言辞凿凿道:“此事确实为真!不瞒陛下说,那艘新型舰船微臣就曾坐过,凭心而论,它的行速确实惊人。陛下倘若不信,可派内卫前往大沽港一带进行打听,很快就能探到相关端倪。”

皇帝闻言一愕,不禁问道:“此舰,莫不就是传言中的那艘怪船?”

“陛下明鉴,正是那艘!”

“噢,朕明白了……”

听到这儿,皇帝的眼睛隐隐一闪,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不过,他在听到接下来的阐述后,这份紧张的心又变得松弛了下来。

吴晚荣补充说,这种舰虽然先进奇葩,但数量上却只有仅仅的一艘测试船,可见,在短期之内,绝不可能形成有效战力。

嗯……

雄虎虽猛,却只是单独战斗;豺狼虽羸,却可以环伺群攻。即使再先进、再强大的超前战舰,在单兵作战的情况下,也只能沦为被群殴的沉沙炮灰。

基于这些原因,吴晚荣给出的最终评价是,琼州的造船业目前虽然有所发展,但总体上来看,尚不足为虑。

那,皇帝又是怎么认为的呢?

他从以上的所述中,大致总结出了两条结论。

第一,琼州的军工确实存在着秘密研发的情况,且还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果。

第二,这项成果虽然斐然,但目前还无法做到真正普及,要不然,他们也不可能只列装这么一艘。

总体来说,皇帝还是大致认可吴晚荣的观点的。即,琼州军目前尚不足为虑。

然而,在这话的

语境里,却是巧含着另类玄机。

不足为虑和‘尚’不足为虑虽然只是一字之差,性质上却是完全不同。一个简单的‘尚’字,直接把话音外的隐忧之意很鲜明地表达了出来。

或许,假以时日,这个尚不足为虑就演变成为虑了。

“陛下,齐誉志向远大,且手握重兵,绝不可不防。微臣以为,必须要予以相应的政治压制,否则的话,将来很有可能会演变成为拥兵自重的尾大不掉。”

“嗯……此事容朕再思。”

说罢了,皇帝便轻轻地拂了拂袖,直接退去了还欲再言的吴晚荣。

之后,他便陷入到了患得患失的思考之中。

患得患失?

差不多是吧!

通过适才的汇报不难判断出,琼州之地的财政甚是充裕,官府和百姓也尽皆富庶,其军事发展虽未形成尾大之姿,却也隐现出了腾飞之势。

综合来看,稍加牵制,确有必要。

还有就是,齐誉目前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怠政懒政,他如此妄为,也就没有必要再迁就他了。

嗯,那就敲打他一番!

正当皇帝想要下达一道申饬性的圣旨展开苛责时,突有一股旧情泛起心头。

与此同时,往昔发生的一幕,也重现于脑海之间。

是啥呢?

不是别的,正是燕王之死时齐誉的忠心护驾!

当时,若不是他奋不顾身,以死来护,自己早就荣升为是新先帝了。

这份君臣之情仿若昨日,记忆犹新,至今都没有过一丝淡化。

想到这儿,皇帝又把适才放出去的申饬之心给收了回来。

那种念及旧情的感觉,完全跃然于脸上。

唉……

既然不忍心作出斥责,那又该如何处置是好?

怀着这份淡淡忧心,皇帝蹙着眉头走去了皇后的寝室。

似乎是养成了习惯,每当遇到犹豫不决或者是烦心的事情,他都会不由自主地去她那儿去。

而今天的苏皇后,也和平日里大为不同,脸上同现着若有所思的忧忧神色。

哦?这是为何?

因为,她无意间听到

了一个令她‘心痒痒’的好消息。

说,故交姐妹殷桃,已携齐誉之子来京奔丧。目前,正安住在齐家于京城的那处宅院里。

对于她为何不住殷家而反住齐家,那个细心的上报者是这样说的。

经殷家的管家殷寿证实,殷桃现在已经嫁给了齐誉为妾,所以她在回京后,宜居住在夫家而不宜娘家留宿,免得嫂嫂心生成见。

此乃是人之常情,不难理解。

皇后听后却是一怔:他们成亲了?

但几息时间过后,她便幽幽窃喜起来。

无论从哪方面看,这两个人的结合对自己都是有利无害。

殷桃本就是自己的义妹,如今嫁进了齐家,也就自然而然拉近了自己与齐家的关系。可以说,即使他齐誉想和自己划清界限、撇清关系,怕也是没那么容易了。

而未来立储时的相帮,应该差不离。

关系越近,他就越难拒绝。

这确实是件好事情,但却不是令让她心痒痒的真正原因,她所盯着的,乃是齐誉的儿子齐霄。

如果说,能寻个什么富丽堂皇的理由把他给留在京城,那就等同于拿住了齐誉的七寸,关键时刻可以召之即来。

如此良机,绝不可错失。

可是,要寻个什么理由为好呢?

很快,苏皇后便琢磨出了能够行得通的上好计策。

齐霄和自己的小皇子年龄相仿,既如此,何不召他入宫做个伴读的小臣子呢?

这样的操作,既能避开惹人敏感的质子之嫌,还能趁机拉近下一代的友谊,可谓是一举两得。倘若彼此真变成了实质性的通家之好,以后还有什么可龃龉的呢?

在外人看来,给皇子做伴读可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逆天好机缘。

假设,所伴的那位皇子日后被立为了太子,那作为总角之交的伴读不就跟着水涨船高了吗?

所以,这是一份难得的美差,即使齐誉公开质问,也说不出什么膈应话来。

“去传本宫懿旨,唤命妇齐殷氏择日来见,叙旧家常。”

“喏!”

说罢后,苏皇后嘴角一勾,露出了一抹耐人寻味的微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