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寒门仕子 > 第586章 如何封赏

寒门仕子 第586章 如何封赏

作者:佯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22 23:11:19 来源:笔趣阁

于封疆大吏来说,守护疆土乃是其职责所在。

以此来论,齐誉击退佛朗机的来犯就变成了‘份内’事,即使打赢了,也可以不算作是功劳。

而开疆拓土就不同了,这必须为功劳,要不然说不过去。

既然有功,那就得论功行赏。

殷俊抓住这个机会顺势而为,帮齐誉趁喜讨封,力促事成。

可谁料,君上竟然大袖一挥,直接宣布退朝了。

有些莫名其妙。

在朝臣们困惑目光的注视下,皇帝貌似悠悠然地离去了。

他适才言称要虑上一虑,那,又是怎么个虑法呢?

一个时辰后,他派人召来了几位肱股要臣,想要在私下里讨论一番。

“诸位爱卿可各抒己见,莫要有什么面子上的顾虑。”

“喏!”

听话听音,皇帝说得可是莫要顾虑面子,那可不可以理解为,他对该如何封赏齐誉的问题有所彼见?

要不然,他也没有必要这样问呀,直接应了殷俊谏言赏了不就成了吗?

几位大臣在揣度完了上意之后,便开始思量起来。

时任兵书尚书的康煜老叟率先说道:“陛下,齐誉虽建寸功,但其私心太重,罔顾国家大局,像他这种偏安一隅的苟安之臣,如何配得上我朝廷的封赏?”

“私心太重?罔顾大局?康爱卿的话,未免有失公允。”皇帝先是摇了摇头,后又道:“齐誉击退佛朗机的入侵,乃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他为国家出力,为大义献身,如此壮举,又怎么能说他是罔顾大局呢?”

是呀!

即使你对他心存不满,最起码也能圆得过去嘛。

康煜连忙做出自辩,说:“陛下,这并非是老臣进谗,而是有事实为鉴。”待表完了态后,他才忿忿然地表起了缘由:“之前,臣曾听说,琼州省盛产战马用的草料,其品质和成色方面皆属上乘,戚景的战马正是因为吃了这些,所以才长得膘肥体壮。于是,臣便应苑马寺寺卿的建议,向齐誉发去了草料求援,请他也如援助漠北那样援我兵部。可是

他却是不加商量地给断然拒绝了。这种行径,不是罔顾大局又是什么?”

皇帝笑笑,道:“或许,他在援助了戚景后已然捉襟见肘,无力再供兵部。”

康煜却道:“陛下却是猜错了,他在拒绝了臣后,居然不减反增,还加大了对于漠北的援助力度。由此可见,他并没有捉襟见肘,而是仍有余力。”

一顿,他又道:“众所周知,齐誉和戚景属于是相识于微末的至交好友,关系上非同一般,齐誉念及私交援助于他,却罔顾大局拒绝兵部。所以,臣才评价他是私心太重。”

还有这事?

皇帝摸了摸皱起的眉头,貌似若有所思。

这时,梁英忠拱拱手说:“陛下,此事确实为真,老臣可以作证。”话音一转,他又若有深意道:“臣观齐誉此举,似有拉帮结派之意……”

闻此言,皇帝心中一颤,一股淡淡的凉意泛起心头。

他们两者皆是手握重兵的人,一南一北,遥相呼应,万一同时来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那岂不是失去了控制力?

嗯,绝不能再给他们升官了。

否则,就有可能尾大不掉。

经过这番讨论,皇帝得出了大致结论:赏钱赏物赏女人,这些个都没问题,唯独就是不能给他们升官。

一听赏钱,户部尚书立即露出了一张苦笑脸,道:“陛下,国库现在委实吃紧,依臣之见,不如先从您的内库里面挪腾一些……”

什么?要朕垫上?

你想得美!

既然上下都不舍得花钱,那也只剩下赏物和赏女人了。

物,也等同于是钱,轻了不够面,重了划不来,所以,这个选项也不合适。

赏女人?

也不太好……

之前曾有传言说,戚景是个很惧内的人,若真是如此,他绝不可能接受外赠的女子。而齐誉就不用说了,他那口子可是敢对天子动剪刀的人,能容得下人才是怪事。

别到时候事没办成,反而弄得君臣之间不和睦,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唉,这也

不能赏,那也不能赐,咋办?

最终,这场小议以无果而告终,皇帝选择了他日再议。

散议前,梁英忠特地上前一步,说道:“陛下,除了开疆拓土之外,齐誉还上表了一道折子,说是为投诚我朝的安南王请封安乐公。”

皇帝颔首一笑,道:“区区爵位而已,封给他也就是了。”

梁英忠点了点头,又道:“还有一事。在安南王的投诚书中,却有这么一句:高明和岳四先在投奔了安南之后,不久就死在了与琼交战的战火里……”

皇帝冷哼一声,评道:“叛国者本就当诛,朕不灭他们满门,已经算是很宽容了。”

“陛下宅心仁厚,堪比文景,真乃百姓之福!”赞了两句后,梁英忠又道:“高、岳二人一死,卫驸马的案子就失去了主犯,而大理寺那边,就有些不好审了。”

“这有什么不好审的,让他自个认罪不就行了……”

话才说了一半,皇帝便停住了嘴。

因为,他从梁英忠的话音里品出了询问的味道。

意思就是,卫驸马是杀?还是留?

皇帝想了想,面授机宜道:“如今,主犯已死,仅剩从犯,这案子确实有些不太好审。若真是证据不足的话,那就……放了他吧。”

“噢,老臣明白了。”

“……”

关于卫驸马的案子,皇帝本就有心赦免,如今碰上了合适的由头,自然是顺水推舟,卖宗族上下一个不宜点破的人情。

他所纠结的,仍是该如何赏赐齐誉的问题。

为此,他特地找到了苏皇后,想从她这里取些经义。

不过这次,皇帝却是搬出了戚景为例,丝毫不谈关于南洋那边的事。

一事通,百事通。

只要能解决了该如何封赏戚景的问题,齐誉这边便可如法炮制,引为借鉴。

简而言之,皇帝没讲实话,于现实中上演了一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帝王之术。

而苏琉不知此中情由,哪有不入坑的道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