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寒门仕子 > 第564章 豁然开朗

寒门仕子 第564章 豁然开朗

作者:佯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22 23:11:19 来源:笔趣阁

当局者迷?

这话何意?

齐誉闻言一愕,做出了躬身请教状。

却听孟岚山问道:“少丞,我来问你,在咱们这大奉国内,哪家哪户的教育最为至臻?”

“这还用说,为最者自然是宫闱里的帝王家了。”齐誉几乎是不假思索,开口便答。

孟岚山点点头说:“不错,帝王家坐拥整个天下,广揽四方文豪,教育资源之丰确为国内之最。”

一顿,他又道:“按理来说,帝王家的皇子们有此资源,应该是学冠古今、高居峰峦,力压天下的才子。而实际上却是不然,皇家中的博学者于历史中并不多见,即使偶有小成者,也是凤毛麟角,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你说,这是为何?”

齐誉笑答道:“皇家子养尊处优,吃不得寒窗之苦,即使有鸿儒指点,也因其懒惰而难成大器。此乃外因所致,并非是他们天生不才。”

“说的对,但却不全对。”孟岚山摇了摇头,后解释道:“常言说,龙生九子,子子不同。这句话虽然有些夸大,但却不是胡谄。事实证明,是即使是处于同一环境,同一条件,也不可能造就出同一水平的人。究其原因,乃是因为每个人的天赋不同所致。”

齐誉喃喃道:“天赋……?”

“不错!”孟岚山颔首,又道:“不管是修文也好,习武也罢,皆脱离不了与生俱来的天赋。然而,在众多的天赋之中,性格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它孕育于童年,定型于少年,焕发于成年,之后慢慢趋于稳定。然,性格决定心胸,心胸决定成就,但凡为大事者,无不是开阔豁达之人,绝无戚戚之辈。”

“你再看小彤,她自小勇敢刚毅,长大后仍是如此。可见,此乃其性格所至,并非是偶然之举。另,勇乃是优点,素为习武者所倡,和冲动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你分辨不清,纠结不放,这不是执迷不悟又是什么?”

齐誉苦笑道:“她做事太过毛糙……”

“毛糙?你措辞不当,那就做血气方刚!”孟岚山斥了一句,又道:“谁在年轻的时候没点血性呢?她这个年龄不血性,难道还到老夫这把年纪再去血性不成?”

那倒也是!

想当初,在脱离齐家宗族的时候,自己不也是不计后果地血性了一把吗?

唉,都是年轻惹的祸呀!

齐誉点点头,又渭然叹道:“我真希望,她能尽快成熟起来。”

“成熟?那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

孟岚山想了想,又细解道:“陆游曾有云: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其大意就是说,但凡没有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身体力行才能体会到其中真谛,若只是夸夸其谈,纸张谈兵,即使年至古稀,也仍是一介庸才而已。”

“老师意思是……”

“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格物致知必须得身体力行。若是把她关在家里单纯地言传身教,那和提一只不会说话的木偶没有区别。与其这样,那还不如放开束缚,让她自主遨游。随着逐渐地见多识广,她的阅历定然会有所增加。而到了那时,她的性子也自然会愈发沉稳。”

嗯!

对!

此语,绝对是醍醐灌顶!

齐誉犹记得,在那天出征的时候,自己一边望着女儿离去的背影,一边劝诫自己说:温室里的花朵是不可能经得住风雨的,只有勇敢的走出去接受历练,才能真正地成长起来。

道理谁都懂得,可一旦摊到事上,就不禁变得有些混沌了。

不过,经孟岚山这么一点拨,齐誉顿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再没有适才的患得患失了。

……

在辞别了先生后,齐大郎便折步回家。

进门后却见,妻弟媳妇黄氏正在那里唠叨着什么,貌似在做话别。

事情是这样的。

一大早时,柳荃就告诉她说,吕宋那边现在已经彻底安定了下来,也是时候过去与弟弟一起团聚了。

至于前往所乘的船只,自有属僚去作安排,不必为此担心。

黄氏几乎想都没想,就欣然答应了下来。

团聚!

乃是不可抗力因素,换谁都无法作出拒绝。

不过,在临走之前,她打算再趁机揩一些立竿见影的好处。

“都说吕宋那边常年炎热,平日里多穿素裙为主。可是你说,在这仓促之间,我又到哪儿去采买所需的蚕丝薄纱呢?”

“好了,别再说了,这些个全都送给你。”

柳荃懒得理她,直接抱来了一匹上好布料,以实物堵其嘴。

黄氏在接过来后,果然不再多言,点头哈腰之后便笑嘻嘻地离去了。

在擦肩而过时,齐誉突然叫住了她,大有深意道:“我觉得,妻弟的俸禄最适合由你保管,免得碌碌一生,到头来存不到钱。”

“嘿嘿,姐夫的话我一定照办,保证那他钱只进不出。

“嗯,如此甚好。”

在黄氏离开之后,齐誉便对娘子笑道:“我于吕宋来时,就曾以大道理敲打过锦程,若再加上其妻的严格管束,应该差不离。”

柳荃笑了笑,道:“如此最好,免得他无法无天,任性乱来。”

“无法无天?那倒不至于,他还没那胆量。作此举,就权当是替老岳父管管他吧。”

“呵呵,相公真好……”

在扯了一会闲谈后,柳荃突然说道:“哦对了,家里面有三道公文,说是承发房专程派人送过来的,我觉得,你还是赶紧看看吧。”

今天散衙比较早,所以,那些晚收到的公文也只得送到家里来了。

不过,这一类的公文往往相对重要,要不然,也不会急匆匆地送来家里,完全可以排在次日再阅。

既然重要,那就尽快一观。

依次阅。

第一道公文所书乃是安南王的辩解上表,那文中明确注明,高明和岳四先率部众投靠了安南,不过,于不久后,他们二人全战死在了与琼的交战的战役里,云云。

核心意思就是,安南王完全按照齐誉的授意,彻底背下了这个黑锅。

确实很有觉悟。

如今,该有资料的收集已全,也该是时候为投降过来的安南王请封安乐公了。

上一次的上奏,只是概述了吕宋海域的大体战况,并没有提及关于安南国的投降事宜,所以,这一次必须得报。

之前之所以不报,主要就是因为缺少手里的这道背锅文书。

而现在资料已全,就没有理由再瞒着了。

此背锅书、安南国受降书、安乐公请封书,等一系列的相关奏章一同奉上,直达中枢。

当然了,顺便也要为自己表一表该有的功勋。

至于第二道文书,却是钦天监公羊玉成写过来的。看这老神棍的样子,似乎还真把自己当成是老朋友了。

先说这文。

呵呵,内容上果然空洞,除了恭维就是问候,毫无关键要事。

不过,他却在文中神神叨叨了这么一句:今年为暖冬,似有不祥。

瞎扯淡!

暖冬就不祥?这什么逻辑?

齐誉只是淡淡一笑,丢在一边不予理之。

接下来就是第三道公文了。

然而,才大略地瞥了一眼,齐誉就禁不住气咻咻地骂道:“好你个老小子,居然敢动我的心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