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寒门仕子 > 第519章 形势恶化

寒门仕子 第519章 形势恶化

作者:佯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22 23:11:19 来源:笔趣阁

上回说到,皇帝想要耍小聪明糊弄福建二臣,结果却被识破,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待发的战争。

这是弄巧成拙了?

差不多是。

不过,这也不能全部怪他,虽然他摸清了二臣的底细,却不清楚他们已在福建那边伏下了的探子,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他才计谋失算。

同样始料未及的,还有坤极之主苏皇后。

她也是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这般煞费心机地暗帮,结果却给齐誉惹来了麻烦,真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总而言之,事态的发展很糟糕。

这还不算完。

咱们华夏有句俗语,叫做屋漏偏逢连阴雨,而时下就是如此。

就在南洋的军事风波即将形成之际,另一场更具破坏力的诡谲浩劫,在这个节骨眼上爆发了。

之所以称它诡谲,主要是因为这场浩劫的起因有些狗血。

简言之,为:由一口铁锅引发的战争。

啊?又有战争了?

是的!

这其中的缘由颇具波折,且听略表。

众所周知,当下的北方二强与大奉朝交恶甚深,边关一带完全断绝互市,而此举,直接影响到了二强的铁器来源。

他们这些人皆属游牧民族,擅育牛羊而拙锻冶,一旦面临铁荒这样的难题,他们就感觉有劲没地使了。

可是,铁器乃是诸多资源中的重点,绝对的不可或缺。

所以瓦剌军断然决定:打草谷。

然而,军用锅不同于民用锅,它的口径甚大,普通百姓家不可能有,要想得到这东西,就必须得打敌军的主意。

在瓦剌军中,刚好有一个急于表现的权二代,他在别人鸡血的刺激下自告奋勇,连拍着胸脯接下了此任。

而别人不好意思与他相争,也只得拱手相让。

在展开行动后,这位权二代表现地非常积极,不敢有丝毫怠慢。终于,在他仔细地勘察下,在一偏僻处发现了一小支落了单的敌军哨所。

接下来,他凭借着人数上的优势冲散了华夏军,并如愿地抢到了一口硕大的铁锅。

按常理上来说,任务有所收获,可以返回去交差了。

可他,偏不!

殊不知,他刚

好上瞧了一个途径此地的华夏民女,在下半身思维的趋势下,他选择了逗留。

他得逞了,不过,却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就在此厮刚刚行完那禽兽之事时,戚景之妻方若蛟就亲率着一队人马扑杀而至了。

依她的个人习惯,每当遇敌,都会首选搭箭射杀,干净且又利索。然而,这次却是不同,她居然破天荒地下令虐杀。

看呀,那名徒遭欺凌的民女实在是太可怜,彼此同为女子,岂不不为她讨回公道?

怎么讨呢?

于悲愤之下,她阴恻恻地下令道:先将那名贼子的‘第三条腿’以钝刀切掉,然后再一步步地凌迟处死……

“这……”

“嗯?”

“是!”

直到此时,众将们才恍然明白,戚将军为什么会那么惧怕自家的内人,没曾想,却是这么一个缘故呀~~

此外,众将还明白了一个传说中的道理,即为:最毒妇人心!

你收缴作案工具也就算了,又何必如此残忍呢?

残忍?

若受害者换成你的家人,你就不会这么想了!

方若蛟冷冷一哼,辩道:对于畜生,我态度只有一个,那就是血债血偿。不要给我讲什么大丈夫之风,我可是一位柔弱的小女子……

你还柔弱?

众将的笑容皆裂屏……

出于基本礼节,方若蛟于事后把权二代的‘全尸’还给了瓦剌,至于如何去葬,就不是她该考虑的问题了。

面对着那一筐难辨的尸体,瓦剌的高层倏然震怒!

简直是耻辱!

此仇若不报,岂不是贻笑世人?那样,还何以在草原上立足?

在一番癫狂般的咆哮过后,双目充血的瓦剌王悍然下令:必须要用戚家军的鲜血,来洗刷这‘被碎’的耻辱!

群臣皆垂首附议,表示赞同。

之所以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主要是因为死了的权二代地位崇高,瓦剌王若不做出报仇的表态,势必会引起权贵阶层的严重不满。

就在定策时,久不见经传的张程东.突然闪了出来,建议说:可拉拢同仇敌忾的鞑靼军,联合一同攻奉。

瓦剌王略一琢磨,也觉得这个点子相当可取

于是,就这样定了下来。

很快,这场战争以井喷之势爆发了出来。

正如范文正诗中有云: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看哪!

漫天风沙中,刀光戟影幽幽闪烁;鼓角争鸣间,愤怒嘶吼震耳欲聋!

鲜血染红了黄沙,白骨砌成了楼兰!

在那一个个横着的马革中,裹着的全都是我悲壮牺牲的华夏儿郎。

在沙葬的那天,戚景喝得是酩酊大醉,他傻笑着,嘴里不断念叨:“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不过,喝酒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

必须要拿主意才行。

戚将军身为是三军主帅,绝不可能放纵不羁,也就过了盏茶工夫,他就猛然清醒了过来。

随后,他便挥毫急书,向朝廷的兵部发去了加急求援。

目前的战况十分胶着,也只有增兵添实力,才能最快、最有效解决困难。

然而没有想到的是,他的此举却是遭到了兵部的断然拒绝。

这一次并不是朝廷不愿帮他,而是因为大形势突然有变。

何变?

如下:

在北方的战火点燃之后,很快就蔓延到了东海之滨的扶桑国。

要知道,该国贼子早就持着伺机而动的心态,如今逢上这等良机,又岂可能放过呢?

必须出兵!

在扶桑的高层看来,当下的大奉可谓是四面楚歌,哦不,应该说是三面楚歌。

都是哪三面?

你看,漠北之地抵御二强,南洋之域抗击佛朗机,若在此时,扶桑再突然发难的话,那不就是三面楚歌了吗?

关键是,可以趁火打劫、浑水摸鱼。

正是因为东海突变,所以,兵部才拒绝了戚景的紧急求援。

……

这一日,皇帝独锁于深宫之中,怅望着案上的地图痴痴发怔。

“此乃我大奉建国以来所遇到的最大危机,希望齐誉和戚景二卿不负朕之重望,守护住国之疆土……”

叹罢了后,他又取过来了内阁票拟后的鲲鹏水师出兵的折子,然后凝重地在上面画了一个朱红的圆圈。

“东海水师,出征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