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寒门仕子 > 第502章 北方来客

寒门仕子 第502章 北方来客

作者:佯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22 23:11:19 来源:笔趣阁

对于黑猫白猫的说法,庾海是十打十的绝对赞成。

就以琼州的官场为例,几乎所有的在职官员都不是所谓的‘白猫’。

在这些人中,不是像自己这种仕途上不得势的,就是像彭文长那种不逢时的,甚至还有,像段子成那种下野的朝廷弃吏。总而言之,真的没有几个拿得出手的大牌。

除了官员之外,还有这里的众教谕,同样也没有一个当朝大儒。

洛渊虽然曾为国子监的大祭酒,但终归是个过了气的老学究,其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其他者更是连个正牌的进士都没有,拿得出手的,似乎只有一个贡士出身的孙暴了。

然而,就是这么一群所谓的‘黑猫’,托了整个琼州的发展,而且还取得了不菲的成就,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朝廷的举贤任能制度,存在着严重的识才弊端,以至于许多的有志之士不能学以致用,导致了人才上的浪费。

扯远了,说回眼下的黄金。

齐誉怔了一会儿,忽然感慨道:“这些个黄金,来的真是太是时候了。”

太是时候?什么意思?

难道说,现在的琼州很缺钱?

庾海品了品,奇道:“当下的琼州商业蓬勃,税收愈增,农桑方面也是稳定如磐,即使没有这些黄金充裕,却也是难为不着呀!既如此,大人又为何这般感叹呢?”

齐誉打了个哈哈,笑道:“这天下间,哪有嫌自己家钱多的呢?”说罢了,他又将话音一转道:“不瞒你说,这些黄金并不是用来充裕财政的,而是另有重用。”

“这重用乃是何用?”

“开设银行!”

“银行?”

“不错!”齐誉点点头,又道:“算上这些黄金,再加上之前的积累,勉强可以维持一家银行的基本运作了。”

黄金和银行,有什么直接联系吗?

搞不明白!

蓦地!

庾海忆起了往日时的一件怪事。

在财政交接时,谭俊彦不止一次地对他提起,说,衙门户房里的黄金储备量甚多,多到都可以压得过税收方面的总和了。

这可不是拍马吹嘘,而是

在阐述事实。

你看,先是查抄庸王府时的所得,然后再算上前后两次敲诈安德烈,这两者相加,已然汇聚成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这事本没什么,而怪就怪在,齐大人说什么都不让动这笔储蓄,而他当时给出的理由,就是所谓的另有重用。

如今再听,不禁感觉豁然开朗。

权且不论这银行的开设合理与否,单就这种未雨绸缪来说,就足以令人深表钦佩。

可以看得出,对于这个规划,他绝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早有酝酿。

这眼光,可真够长远的呀~~

……

夏令。

烈日炎炎,知了惹耳,又到了热情洋溢的季节。

似乎是受了这天气的感染,琼州巡抚衙门也跟着忙得如火如荼。

忙什么呢?

当然是为即将召开的两场大会布置准备。

没想到的是,居然在这百忙无暇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稀客突然驾临了。

谁呢?

齐誉的故交赵明玉。

不对呀……

他不是在漠北辅佐戚景的吗,怎么冷不丁地跑到南洋来了?莫不是说,他在那里混得很不如意,故而泛起了个山头的想法?

嘿嘿,可能是了。

想到这儿,齐誉立即挤出了一个如获至宝的灿烂笑脸,还特地摆出一副倒履相迎的姿态,以示惊喜。

倒履?

齐大人果然是深具阿瞒之风!

赵明玉见状,貌似感动的稀里哗啦,看起来很动容的样子。

齐誉提着袍子小跑上前,开怀大笑道:“哈哈哈,齐某何德何能,居然引来了赵大人的投奔,真是幸甚至哉!”

啥?我来投奔?

这话从何说起?

略一琢磨,赵明玉便明白了其中之意,忙解释道:“齐大人误会了,赵某此来,并非是另觅栖息之地,而是顺路过来探望的。”

顺路而来?

瞧你这话扯的,难不成你还要南下吕宋?

一听就不是大实话。

看来,赵大人的性格半点未变,依旧还是如前的那副‘圆滑’姿态。

对于适才的误解,齐誉是丝毫不以为意,他在打了个哈哈之后,就忙把赵明玉热情地迎到了会客厅中,看茶叙旧。

两人乃是相交多年的同僚好友,虽然当下身处海天相隔,但昔日的情义却从未有变,反而觉得,因为这长久之别而倍感殷切。

气氛很融洽。

至于开场白,依旧还是官场上的老俗套,除了寒暄还是寒暄。

赵明玉先就齐誉高升巡抚表示了由衷庆贺,而后者也对前者在仕途方面得遇‘明主’道了声喜,彼此双方皆有所成就,时况着实令人欣喜。

接下来,就进入到了畅聊的环节。

“赵大人,我兄戚景他在漠北那边呆得如何?”齐誉放下茶杯,正式询道。

“总体上来说,还算可以。”赵明玉先于总览上进行了肯定,而后才详细说道:“在军事层面,与北方二强的博弈仍在继续,虽然取得了一些令人可喜的战果,但仍无法做到实际性的重创敌军。戚大人认为,二强的实力犹存、气数未尽,短期内很难做到一口吃掉,所以,应该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齐誉很认可地点点头,道:“漠北之域篇幅员辽阔,纵深广袤无比,若想要进行全面压制,绝非是朝夕之功,持久战一说甚合情理,急不来的。”

一顿,他又问:“哦对了,在之前时,戚兄曾来信询问我关于对待东虏的态度,我回信时告诉他说,对于此族必须进行全力遏制,绝不可令其有异军突起之机,不知此事落实与否?”

赵明玉捋须一笑,点头回道:“齐大人请放心,在收到你的书信之后,戚将军立即做出了战略上的调整,短期之内,那一族不可能再起风云了”

这就好,这就好。

不管未来的历史会如何发展,就当下来说,自己必须站在大奉的角度进行考量。社稷上多一分安定,百姓们就会少受些疾苦。

齐誉欣慰地点点头,继续问道:“对于未来展开的持久战,不知戚兄又做出了什么样的部署?”

赵明玉答道:“是这样的,戚将军于塞外广募军士,开设马场,以培军事之根基。眼下来看,效果已然初显,相信在不久之后,定然可以再上台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