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寒门仕子 > 第370章 公共设施

寒门仕子 第370章 公共设施

作者:佯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22 23:11:19 来源:笔趣阁

这个年节过得非常热闹。

那阵儿鞭炮声才刚刚响过,齐家的大门前就变得门庭若市了。

瞧,各种形形色色的人,他们全都排起大长龙赶过来给齐大人拜年了。

最先进入客厅的乃是孙大财一家,他们在给端坐在上首处的周氏磕完了头之后,便很规矩地坐在了一边。

如今的货郎孙早已形象大变,他肚腩高挺,穿金戴银,就像是真正的大员外一样。只要他不开口说话,谁都瞧不出他的真实面目。

周氏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闺女齐兰以及外孙女孙巧云的身上,对于女婿的膨胀却是视而不见,甚至连正眼都没去看一下。

随后走进来的乃是柳锦程一家,他们在给老太太行完了大礼之后,便忙寻了座位,与端坐在下首处的齐誉貌似很热乎地攀谈了起来。

柳锦程的话题无他,说来说去就是一句话:想要谋个大好前程。

齐誉却是瞪去了一眼,细声道:这大过年的,你老扯这些琐碎事干嘛,若真是逢上了好机缘,难道我还会忘了你不成?

柳锦程虽被喷的一脸懵叉叉,心里头却是乐开了花:哈哈哈,原来姐夫一直都是把我放在心尖尖上呀,既是这样,那就再安心地等等吧。

再说周氏,可能是由于人多的缘故,现在的她居然有些拘束起来,她的话非常的少,开口基本上就是一个字:赏!

只要闻此言,小彤就会捧出来一小把银锞子做为是压岁钱。

当然,这些个零碎银子全都是柳荃事先准备好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一下婆婆的优越感和自豪感。

齐誉认为,这也是孝的一种体现,过年图得就是一乐,既如此,何乐而不为呢?

善!

继柳锦程之后,来的却是一个稀客。

谁呢?

——殷桃。

然而,更出人意料的是,才方一站定,她便盈盈下拜,对着周老太太恭恭敬敬地磕了个头。

于惊喜之下,周氏连忙将她扶起,然后拉在身边坐了下来,为显亲近,还特地赏给了她一把西北产的酸甜葡萄干。

貌似在不经意之间,殷桃很隐蔽的凤目一凛,朝着欲言搭讪的二流子柳锦程瞪去了一眼,直吓得后者全身一个激灵,立即就变得老实起来。

继殷美人之后,进门拜年的全都是外人了,比如府衙的群僚,以及府学、书院里的学生们。

“齐大人,新年新气象,国运大怛昌……”

“校长,学生在这里恭祝您仙福永享,寿与天齐……”

咳,吐!

这都什么词呀,怎么听起来那么别扭呢?

齐誉暗地里磨了磨牙,既然一时不知该怎么接话。

再说柳荃,她看着门庭若市般的家景盛况,心中是既欣慰又欣喜,而后,她又悄悄跑去了后厨房里,给灶王爷添了几道大供菜,并还念念有词地祷告了一番。

难忘今宵,难留此刻,在不知不觉间,天色就开始大亮了。

按照传统上的礼仪,在大年初一这一天,齐誉是要给长辈们登门拜年的。

不过,就目前的琼州来说,能被他高呼为长辈的人还真没几个,算来算去,似乎也只有恩师孟岚山一人。

嗯,去给他老人家拜个年。

进了门后,却见先生正在院子里悠闲地品茶读报,于静中取乐。

哦,差点忘了,今天乃是朔日初一,为琼州旬报的正式发行日,所以才有新报可读。

齐誉轻轻地走上前去,先是给先生问候见礼,而后才在下首处端坐了下来。

“茶!”

“谢先生!”

最近一段时间,孟岚山迷上了读报,尤其是某板块的那些诙谐段子,直他看得捧腹大笑,呵呵不已。

都说老小孩、老小孩,越老越像大小孩,现在看来,这话还真是不假。

读报确实是种乐趣,可以足不出户就知周遭大事,哪个识字的人不喜呢?

然而,对于他这种级别大儒来说,读报就少不了评报。

你看,这不来了……

“你作得这篇《知府新年贺词》太过大白话,显得随意了些,老夫觉得,不如改用四六骈文书写之,以显庄肃之美。”一顿,老先生又指着那篇《出使吕宋记》道:“这篇挑拨离间文作得还算不错,有种似在不经意之间就表达出己方的立场感觉,措辞方面也非常老道,让人难以洞察。”

啧啧,看来什么事情都瞒不过先生的慧眼呀。

虽然他没有猜中全部,但却准确地洞悉到了自己的真实动机。

对此,齐誉没做隐瞒,直接把想要吞并吕宋的计划全盘托了出来,而后,他才一脸谦恭地请教道:“不知先生对此有何看法?”

孟岚山的回答比较中肯,他道:“你的这个策略虽好,但却不够主动,容易错失战机。这么说吧,如果吕宋王是个风骨硬朗的人,他选择了宁死不屈,悍然守城,你的这把如意算盘就会落空。”

也是!

这种攻心计含有赌的成分,其成功的关键,就要看段子成对于吕宋王这个人的秉性看得准不准了。

老狐狸的眼光……

基本上靠谱!

所以,齐誉还是选择相信!

至于安南和吕宋会不会真的打起来,目前还不清楚,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在聊完了这件事情之后,齐誉突然问道:“先生,我下一步的施政重点,打算侧重于公共

设施建设这一块,对此,您又有什么看法?”

公共设施?

孟岚山闻言一怔,乃道:“老夫对于设施建设的知识认知不多,故而不敢妄言,除非你能详加解释,待我了解透彻了之后,才好发表自己的看法。”

“那好,先生请听我细说……”

而后,齐誉便把他‘特有’的理念知识做了一番介绍。

按照他的阐述,常规建设可分为是两个领域的大块,分别是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设施建设。

且听一一做解。

基础设施,包含道路、漕运、海运、码头、桥梁、矿藏开发、以及涉及到民生所需的配套工厂,这些都是最基本的社会配置,不可或缺。

公共设施则是:学校、医院、传媒、文化、福利保障等等,这些项目都是为了改善或者提高民生的质量而建,为一个地方繁华与否、先进如否的主要象征。

而如今,基础设施建设的摊子已经全面铺开,且已初具雏形,也是时候把精力改投在公共设施这一领域了。

按照齐誉的想法,他新一年的施政重点打算侧重于加强医院、学校、报业,这三方面的拓展与建设,然后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

目前,学校的拓展计划已然提上日程,而报业的拓建也没有什么大难度,最后只剩下的,也只有医疗这一块最难啃的硬骨头了。

所以,齐誉才向恩师求教,或者说是求助也可。

孟岚山乃是当世饱学鸿儒,又见识过海外世界,就其眼光方面来说,绝非常人可比。所以,爱徒齐大郎才一说完,他立即就弄清楚了布局上的大致。

“嗯,说出你的具体想法。”

“是!我欲在琼北、琼中、琼南这个三县的新县城,各建一所相配套的中型医院,还望先生总览纲领,培育人才,把这普惠医疗的覆盖面再度扩大,让更多的百姓因此受益。”

琼州,虽然只是一个州府级别的地方,但就其辖区的面积而言,也算得上是广袤阔土了,区区一个府城医院,哪能覆盖的到?

所以,建设新的医院势在必行,只是早天晚天的事。

然而宜早不宜迟,何必要拖呢?

孟岚山在琢磨了一阵儿后,便捋须说道:“兴建新的医院倒是不难,难却是难在了人才不济。”一叹后,他又道:“这样吧,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设法培养出一些医学精英,让他们再带新人,以做人才储备。”

真是太好了!

先生既然这样说了,那就代表着有一定的把握。

齐誉于大喜之下,连忙致谢道:“回头我就让谭俊彦划拨银两,大力支持医疗建设,先生若遇难处,可让他捎信给我,学生定当全力解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