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寒门仕子 > 第264章 奇葩判决

寒门仕子 第264章 奇葩判决

作者:佯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22 23:11:19 来源:笔趣阁

话说由高某、孙某、陈某,三老员外组成的群爹荟萃,对付于府衙的公堂,上演了一出三父夺子的好戏。

对于主审官齐誉而言,像这种不疼不痒的奇葩案子,实在没有必要拖着不判,最好是当机立断,以免多增笑料。

可是,有点不太好判呀!

这倒不是判谁绿帽判谁吃瓜的问题,而是寻不到所谓的判罚依据。孩子不同于财物,可以进行均分,所以,还得想个折中的方法才行。

齐誉眯起眼睛,陷入了沉思,与此同时,他也在暗里观察着这三人的思维神态。

然而,对于这三位老员外而言,他们并没有指望齐知府真能说出个一二三来,而是秉着搏一把的心态尽力争取。换句话说,他们并不在意这孩子的亲爹到底是谁,而是在意这孩子最终会判给谁。

身为黄土埋了大半截的老绝户,有儿子送终就已经很不错了,还有什么可挑的呢?

不过,齐大人的判定必须得做到服众,否则在道理上说不通。

他们全都是这样想的。

齐誉不懂读心术,但是,还是从他们的神态里领会出了真意。

呵呵,仅仅是想要一个公平的判决?

本府满足你们!

齐誉带着笑意睁开了眼睛,对着案下的三人说道:“三位员外,此案属于是人情世故,不宜从律法方面多做纠缠。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所以,本府还是想着以调和为主,你们觉得如何?”

三人同道:“大人只要处理公平,我等绝无异议。”

“公平?那是自然!”齐誉点点头,又道:“本府曾为我朝的鼎甲探花郎,自认还有些文采,不如趁此时机,给你们那孩子赐姓取名如何?”

荣誉吗?

呵呵,那只是其一,深意中还有其二!

咋讲?

先按下取名这事不说,但赐姓可就另有深意了,这孩子跟谁去姓,那就代表着判给谁了,这个道理非常简单,任谁都能明白。

可是,这一上来就赐姓,其依据何在呀?

齐誉见他们三人略有迟疑,呵呵一笑道:“汝等放心,本府判案素来讲究公平公正,童叟无欺,绝不会偏袒你们其中的任何一人!”

一旁在听的彭文长闻言一怔,心道:还童叟无欺呢,今天可是你第一次审案,又何来的素来一说?

不过,那三人一听到公平公正和绝不偏袒后就心中大乐了,齐齐道:“只要不施偏袒,吾等愿听齐大人的明断!”

齐誉诚然道:“本府保证,绝不偏袒!”说罢,他又朝一旁的衙役吩咐道:“速取笔墨过来!”

“是!”

少顷,一页宣纸沿案铺开,齐誉执笔,饱墨而落,也用状纸上的台阁体写下了三字。待墨干后,他便扯开来,给案下的三人观看。

喝!

这是写的啥呀!!!

“啊……”

“这……”

“呃……”

三个老员外都把眼睛瞪得跟那牛蛋似的,嘴巴也惊得几乎可以放得下一个鸵鸟卵,脸上问号满布,一副完全不知所以然的模样。

只见那纸上

赫然写着:郭春海。

姓郭?

这……这……

齐大人为何不在高、孙、陈中三选一呢?此外,他赐姓为郭,又是怎么个说法?

三人虽心有疑问,却不敢明着逼问,只憋得全都血压飙升,脸色也窘得映日荷花别样红了。

齐誉理直气壮地笑道:“本府公平吧?”

确实不失公允,三姓谁都没选。

但是,给人的感觉却是乱来。

高某终于鼓足了勇气,对案上的‘乱来’提出了质疑:“大人,请恕我等读得书少,不晓这郭字深意,更不解这断姓之依据,还望解惑一二。”

孙、陈二人闻言也附道:“望大人解惑!”

呵呵,早知道你们会问。

且听我说。

齐誉干咳了一声,笑道:“呵呵,我专取郭字为姓,自然有其道理所在。这么说吧,这个孩子乃是汝等共同付出,同心协力所得。而在一时之间,本府也实难分辨出,他究竟是你们之中谁的骨血。既然这样,我也只能采取一种相对公平的方式,判他为你们三人的共同之子了。”

“至于为何偏取郭为其姓,自然有我道理所在。你们且看这个郭字的笔画组成,很有意思……咳咳,我取高字的头,再取孙字的子,最后取陈字的耳,这么综合起来就组成了一个合体的郭字。也就是说,这个郭姓,暗含了你们三姓,每家都在其中。”

“这……”

齐誉认为,最公平的方法就得这样,如果真在三姓当中选其一,另外的两者肯定会不乐意的。既然是这样,那还不如谁都不选,来这么个三合一的综合姓。

“你们觉得公平吗?如果皆认为姓郭不妥的话,那咱们就改为抓阄。不过这么一来,本府就不能判那孩子是你们的共同之子了……”

抓阄,那等于是直接赌命运。

且,只有三分之一的希望。

这怎么行?

三老彼此互望了一眼之后,居然全都默认了齐誉的‘一姓’裁判,看得出,他们谁都不想失去这个孩子。

不过话反过来说了,有这么三个有钱爹供养一个孩子,绝对难为不着!

至于那两个老不死的,就权当是不搭礼物认的干爹吧。

事实证明,这三个人心有灵犀,很有默契,真不愧是相识多年的好朋友,就连想法上都是如此的高度统一。

“大人,我等愿接受此裁决!”

“嗯,好!”

啊?真的姓郭?

闻此言,不仅是执笔记录的彭文长,就连一旁在听的众衙役们都有些愕然了。

案子还能这么判?

怎么觉得有点虾扯蛋呢?

很雷!

却不知,更雷人的事还在后面……

只见孙某躬身施礼,谦虚地问道:“齐大人,‘郭’字的含义您已经诠释过了,但不知后面的这‘春海’俩字,又有什么样的特殊说法?”

郭春海之春海,何意?

齐誉哈哈一笑,道:“春字经过了拆分,为‘三、人、曰’,而海字经过拆分则为是‘每和三个点’。呵呵,如果把郭春海这三个字连

起来解读的话,其意便为:由高、孙、陈,三人而曰,其贡献为每人一点……”

这便是郭春海三个字的内涵?

咳咳,虽然粗俗了些,但却是以实为鉴,且生动形象。

大俗即大雅!

三员外先是互望了一眼,而后纷纷点头表示认可。

齐誉欣慰一笑,起身宣判道:“好了,本府现在就宣布最终判决:男婴郭春海,为汝等三人的共同之子,汝等应该共抚养之。在汝等百年之后,他必须按照纲常孝道,为汝等摔丧盆送终……”

于是,这一件离奇的争子案,便在齐大人公平公正的判决下,以这样匪夷所思的方式结案了。

然后,就是下一个案子了。

“传,下一个上堂!”

“喏!”

随后,在衙役们小鸡啄米般的风火棍的敲击声中,一个年轻的少妇走上了大堂。她步履轻浮,脸色苍白,精神上看起来有些萎靡不振。

而在她的身后,还跟着一个和她的长相有些貌似的中年男子,据报差说,那男子是妇人的兄长。

大堂前,二人先是行了大礼,礼毕后,那妇人才平起身来递上诉状。

这件案子属于是妻告夫,不管怎么说,总算是有了个明确的被告。

摊开状纸,仔细端详,没想到的是,最先映入眼帘的依旧还是那副隽秀风雅的台阁体字。

经过对比不难发现,这状纸上的字,和刚才的那副笔迹完全相同。

咦?

真是奇了怪了……

难道说,这位才女她专为府衙级别的案子写诉状?或者说,这仅仅是无意中的巧合?

算了算了,别想那么多了,还是先关注眼下的案件吧。

诉状如下:

被告人石某,琼北文昌县人氏,为元赟元年的孙山秀才,后乡试折戟,属于是有功名的下士身。同时,他也是原告叶氏的丈夫。

据状纸上说,在近几年来,石某因嗜赌成性而耗尽了家资,继而终日游手好闲,最终,他置孕妻在家于不顾,为乡邻们诟。

没办法,怀有身孕的叶氏只得回到娘家暂住,以寻求衣食苟安。之后,她响应了齐知府的农桑号召,带着身孕在家养蚕织布,以赚取生存用的劳资。

却不料,手痒难耐的石某因手中缺钱,居然厚着脸皮去到老岳父的家里索要工薪,叶氏按着不给,随即便产生了口角。

争执中,石某不仅抢走了银子,还气死了他的老岳父。而更令人感到寒心和愤懑的是,他居然在推搡中摁倒了妻子并致其小产,若不是救治的及时,其妻命休矣。

叶氏的兄长气愤不过,便将小舅子石某告上了县衙。

结果,却是无法立案。

这次又是咋回事呢?

原来,早在数月之前,文昌县的县令就因贪墨罪被齐誉给当场拿下了,而朝廷选任的新县令又迟迟未到,所以才得不到县衙方面的立案。

没办法,他们也只得来到府衙喊冤。

整件事情的脉络非常清晰,称得上是一目了然。

齐誉看罢了诉状,眉宇间泛起了阴云:此乃是恶性案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