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寒门仕子 > 第252章 神秘贵人

寒门仕子 第252章 神秘贵人

作者:佯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22 23:11:19 来源:笔趣阁

柳荃也就是尴尬了一瞬间,然后,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这件事情里的古怪颇多,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且看:

首先呢,自家的大门明明上了锁,那个女贵人又是怎么进来的呢?

还有就是,她若是真想通信,为何不直接寄去琼州府,而是留在像丛氏这样一个农妇的手里呢?

有些奇怪。

不过不管怎样,还是先要把事情的原委弄明白了再说。

对此,丛氏并没有任何隐瞒,开始娓娓道来。

事情是这样的。

在年初时,这里突然来了一位年轻的京城贵妇,她长得美若谪仙,举止端庄有仪,一看就不是一般人。

在来到永川之后,她先是给知府庾大人打了声招呼,然后就直接索要了齐家的府邸,用于自己的下榻。

而庾大人却是想都没想,就直接开口答应了。随后,他就让工房里的能工巧匠打开了齐家的门锁,并亲自恭迎她屈尊入住。

由于这座宅子久不住人,需要打扫,那贵妇便想了个可行的法子,让周围的乡邻有偿性地帮助清洁,而丛氏,便是当时的佣人之一。

后因她是隔墙邻,又与齐家的关系甚好,就得到了那位贵人的特殊召见。

期间,贵人先是询问了一些关于齐家家主齐誉的轶事,而后又仔细地探问了齐家的家庭情况。至于丛氏,则是很诚实地一一作答,没有褒贬,也没有隐瞒。

整件事情波澜不大,也很短暂,在到了次日一早时,那位贵人便翩翩离去了。

临行时,她还特地留书一封,嘱咐丛氏将信转交给齐家人,并明言说,此信还请齐誉亲阅。

至于为何不直接寄去,她倒是没做解释,只听她当时幽幽一叹,道:已在齐家留下了自己的虔诚,也算是弥补了那份人情。

这句话说得模模糊糊的,没人能听得明白。

在此之后,她还去了一趟永川府衙,对庾大人的通融表示了自己的谢意。

话说到这里,整件事情就算是全部结束了。

其实,这事的前后并不复杂,但是,柳荃却是听得云里雾里,心中疑窦丛生。

这位贵妇她到底是谁呢?

为何连知府大人都要给她面子呢?

对于这事,庾大人应该知道个大致的答案,否则,他也不会表现的如此谦恭。

嗯,究竟如何,找他一

问便知。

此外还有一个疑问,她自称弥补了‘那份’人情,这又是指哪份人情呢?

莫不是……相公往昔欠下的什么风流债?

哼!

终于,柳荃怀着坎坷的复杂心情,略微颤抖地接过了那封书信。

而当打开一看时,却不仅怔住了。

却见那纸上画得就跟那鬼画符似的,完全看不懂写了什么,柳荃虽是识字的人,却连半个字都认不出来。

莫非,这是外洋文?

还真有可能,相公可是博通内外的人,有什么不认识的呢?

嗯,先收起来,至于写得什么意思,等以后问了相公便知。

又聊了一会儿,丛氏便提出要告辞回家。

“丛嫂且慢!”

“呃,夫人有何吩咐。”

在叫住她之后,柳荃忙扒拉了一些礼物让她带上,算是今天的见面礼。礼品中,还不乏一些名贵药材以及值钱的首饰,是可以换钱花的那种。

厚赠!

对于丛氏,齐家只有感恩。

要不是她,小齐霄极有可能不能顺利诞生,柳荃的性命也有可能会面临危险。如今的馈赠,也算是回报一下往日之恩。

对于此事,即使是提倡节俭的周氏,也很敞亮的赞成了儿媳妇的大方之举。

丛氏就背上这么一大包的好东西,欣欣然地离去了。

柳荃送走了她后,便在家里再次勘察起来,以寻找那位女贵人留下的蛛丝马迹。

找来找去的,终于在后院的佛龛处留意到了一些端倪。

这个地方本是周氏昔日拜佛的地方,平日里少有人来,也少有人注意到一些细节性的改变。

却见,那佛龛的下方还剩下许多未燃的佛香以及未烧的金纸,这些个神佛用品,看起来很奢华的样子。

如果所料不错的话,这应该就是那位女贵人的残留,因为,婆婆绝对舍不得花冤枉钱去买这么名贵的香纸。

可是,那女贵人为什么要在齐家的院里拜佛呢?

太怪异了,实在想不明白!

……

次日上午。

庾海闻讯赶来,说是以后辈之礼过来齐府请安。

请安?

这又是个什么说法?

且听细说。

目前,齐誉与庾海皆为四品官,职位上也是同为知府,属于是名副其实的平起平坐

再加上往昔时的关系密切,算得上是一脉相承的幕僚,之间自然不能太疏远。

可是,由于齐誉目前并不在家,庾大人自然不太方便投来名刺。是呀,人家家里只有女眷在家,怎好意思叨扰?

鉴于此,庾海便琢磨出了给齐老太太请安的由头,如此就说得过去了。

请安一说,富丽堂皇,既能增进彼此的交际,又能显得两家的关系斐然,确实是个讨人喜欢的好噱头。

对于这种礼节,柳荃本应避嫌,可奈何她心里又压着疑问想问,于是,她便讨了个因无丫鬟添茶的理由留了下来。

寒暄过后,几人便聊起了正事。

庾海先就齐誉的吏治能力表示了肯定,且赞得非常真诚,不做阿谀讨好状。

他可是听说了,才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齐大人就赈灾得当,平复了琼南叛乱。这种高效率,放眼全国也是堪称一流。

而柳荃则是代夫谦虚了几句,之后,便直接切入主题:“大人,弟妹心有一事不明,还望指点赐教。”

“哦?夫人请说。”

“嗯,我有听人说,曾有京城的贵人在年初时下榻寒舍之内,不知她又是何许之人?”

庾海对此显得有些顾虑,他迟疑了好一阵儿,才支吾道:“对于那位女贵人,我也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

嗯?

这话说得可就有些问题了!

如果你不知道,又是如何晓得她是贵人的身份呢?

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却不!

庾海紧接着便做出了解释,他说:“她是持有皇上的亲笔信物,所以我才不敢冒犯,只得言听计从。”

“哦?是什么信物?”

“乃是一把泼墨山水的素雅画扇,那画上,赫然盖有陛下的丹青私戳。”说罢后,庾海又补充道:“我猜测,此女极有可能是陛下的一名选侍。”

哦……

原来如此!

这里的选侍,是暗指明面上没有名分,但实际上又有不太纯洁关系的侍女。

若是这样,问题又来了。

如果她真是选侍的话,又是如何出宫的呢?

谁给她的权利?

对此,庾海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他也只是看在皇帝信物的份上才网开了一面,此外并无其他缘由。

也就是说,这个女子的身份,依旧是个不解之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