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寒门仕子 > 第334章 遥祭北方

寒门仕子 第334章 遥祭北方

作者:佯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22 23:11:19 来源:笔趣阁

齐誉定了定神,问道:“你们俩皆认为是假倭作祟,这其中的依据何在?”

是的,既有论点,就得有相关的论据作为支持。

对此,彭文长解释说:“真正的倭寇东来,一般都会选择在每年的清明节之后,因为只有在这个季节,才会多刮东北风,有利于倭寇的西南航行。”

“而现在才刚刚临近清明,风向和风速尚未大变,他们常年在外游荡,对此又岂会不知?若说他们因为一时急切去到了福建一带,还尚可理解,但驶来南海一带,就明显违背了天时。”

彭老夫子是从天时方面做出了分析,确实很有道理。

谭俊彦也拿出了自己的解释:“据回来的伙计反映说,那些倭寇在抢夺了商船之后不仅没有东去,反而扬帆西行。可以试想,如果是真倭行事,航线上又岂能背道而驰?”

向西?

嗯,确实诡异!

不管怎么说,从目前获悉的情况基本可以判断出,这极有可能是一群假扮的倭寇作祟。

真假倭寇,有着性质上的区别,预后也不一样。

如下:

真倭寇虽然凶残无比,但属于是概率性的遭遇事件。再往细了说,他们碰上什么样的商船就抢什么样的货物,从不挑肥拣瘦。

而假倭寇就不一样了,他们属于是一种有计划、有预谋的团伙性行动,出击的目的性也很明确性,抢什么货物都是事先踩好点的。

从目前来看,这是被盯上了?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以后难不保还会发生,必须得想个长远的法子才行。

扯远了,还是先把眼前这事弄清楚了再说,看看到底是谁干的。

想到此,齐誉对便张立吩咐道:“派上几个人出去打探和走访,多了解一些实际情况,看看能不能查出个眉目来。”

“是!”

……

在公议结束之后,齐誉先把谭俊彦叫到了后堂,安排一些半公半私的事宜。

目前钱有余、粮丰足,是时候偿还海家以及众商们所借的债务了。

“在还本的基础上,你再给他们加些利息吧,至于多少合适,你自个就看着拿捏就是,不必问我。总之有一条,绝不能让商贾们为了公事吃亏。”齐誉特别叮嘱道。

谭俊彦一笑,建议道:“依属下之见,还上本钱就可以了,利息一说还是算了吧,我岳父他也没这么想过……”

“不可!不可!”齐直接誉打断了他,解释说:“商人图的是周转中的利益,不是白白付出,如果是无利可图的话,岂不成了活菩萨了?即使他们嘴

上不说,但心里头还是会琢磨的。所以呀,这碗水咱们必须要端平了,保持最基本的公正性。”

“大人,其实你不说,无人敢质疑。”

“如果是那样的话,我和前任知府又有什么区别呢?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官员们都处处想着去赚百姓的便宜,府衙的公信力何在?千万不要把老百姓当傻子,他们心里有一杆秤,时时刻刻都在衡量着我们,一旦被他们质疑,还有何脸面当官?”

谭俊彦闻言一愣,拱手道:“大人秉公高论,广陵受教了!”

“嗯!哦对了,你马上给省府的按察使写上一道公文,把你岳父海员外商船被劫的事说个清楚,希望省府可以派人勘察侦破,求个说法。与此同时,我也会借机向陆巡抚施加压力,敦促他关注假倭寇的事。”齐誉吩咐道。

“是!”

……

而后,齐誉又把工房经承任煜叫过来进行私议。

甚至说是,深议。

“什么?大人,你想修建深水码头?”

“不错!”

注一下:码头处的靠泊,是有吃水深浅之分的,而吃水深度的如何,也决定了船舶的大小。

啥意思呢?

通俗一点来说就是,水深了,就可以泊大商船,而水浅了,就只能停小商船了。

但是,商船的大小却决定了当地的海贸高低,越是能停靠大船的码头,其吞吐量越是强大,反之,就越小。

就拿海员外来说吧,他就因为琼州码头吃水的限制,所以才迫不得已去使用小商船,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大的船虽然好用,却是驶进不来呀!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讲,要想把琼州建设成为商贸重区,兴建码头就是该迈出的第一步。

目前,反叛之乱已平,饿殍之危已解,百姓们也已安心地投入到了农业生产之中,是时候考虑一下基础建设方面的问题了。

任煜对此有些拿捏不定,持疑问道:“大人,你……你打算修建吃水多深的码头?”

齐誉却是摇了摇头,没有回答,反而囫囵地说道:“可别问我,我是个外行人,真的拿不出个标准来。”

不过,他话音一转又道:“但是,咱们可以参照朝廷下西洋用的宝船为例,修建这种级别用的深水码头。呵呵,对了,我曾从江南之地带回来几个经验丰富的老船匠,他们对此会有更直观的看法,你就多听听这些老人家的意见吧,错不了事。嗯,还有,在修建码头的同时,你还要好着手准备造船的事宜了,然后就是大修道路……”

任煜颤声道:“

宝船级别的……”

“怎么了?”齐誉嘿嘿一笑,道:“你担心个屁呀,这事又不用朝廷出钱!怎么?有钱的家,你都不会当?”

“咳咳,这怎么可能?会,当然会!”

“嗯,这还差不多……”

“……”

这若放在以前,齐誉对于这种大手笔的开支想都不敢去想,如今却得了清缴的银子,也就有了一些底气。

任煜觉得,目前不仅有人才上的支持,还有资金方面的支撑,这种事还能犯难?

干就是了!

……

第二天一早,高忠德便跑过来告别了。

他身上的任务已然完成,是时候回省城复命了。

齐誉信守承诺,把大部分军功让给了他,为此,他还专门写下了一篇波澜壮阔的《五指山剿匪记》。

文中,他大赞特赞高忠德身先士卒,一马当先,凭借着一己之力屠贼一千有余,纳降悍匪四千之众,纵使吕布在世,白起复生,也不过如此这般吧?

这还不算。

为彰显高守备的显赫军功,齐誉还故意对自己射杀那宴一笔带过,至于哈里协助剿匪的事,更是只字未提,字里行间,除了老高还是老高。

高忠德听得心痒痒,忙抢过来一看:喝!我朝探花郎的文采果然不凡,瞧这牛吹得,杠杠滴~~

不过,我喜欢!

齐誉却是不以为意地一笑,吟道:“我呢,淡泊之。太白有云: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高忠德闻言肃然起敬,大为钦佩,并道:“大人放心,末将一定会替您美言几句的。”

“呵呵,既如此,那就拜托了!”

“大人客气了!”

“……”

在送走了府军一行之后,齐誉就令厨娘沈氏做了几道供菜,他说,他要在海岸边遥祭北方。

是呀,清明节到了,对于先人的缅怀之情油然而生,离家越久,这种情怀越感殷切,想放都无法做到介怀。

下午,大海之滨。

齐誉持着酒壶深情祭奠着。

“祖父祖母,这些钱是给你们的的,收了慢慢花吧……”

“爹呀,您尝尝这酒的味道好不好,这可是前知府留下的佳酿……”

“二舅,外甥已经给你报了大仇,你在下面可以安息了……”

齐大郎神神叨叨的,就如同似梦呓一样,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感情回忆里。

忽然,一声淡笑沿耳袭来,拽出了齐誉的幽幽思绪。

“咦?是你?”

“嗯,是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