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寒门仕子 > 第178章 趋利避害

寒门仕子 第178章 趋利避害

作者:佯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22 23:11:19 来源:笔趣阁

这屋内一桌,一椅,一床榻。

简约而又简单。

童延火见齐誉进门,忙起身道:“大人找俺?”

“想找你小酌两杯,欢迎我不?”嘴上虽然客套着,但手上却是直接搬过来了一条凳子,一屁股就坐了下来。

这姿态,哪有半点客气的样子?

不过,童延火反而喜道:“当然欢迎!来,俺先给大人满上……”

喝酒是假,谈事是真。

所以,那酒杯才刚刚沾了沾嘴唇,齐誉便放了下来,正色说道:“童兄,最近这段时间,你哪都别去,多盯一下家里面,我担心有人在暗里捣鬼。”

童延火闻言脸色一正,道:“大人是不是担心白天时来的那个张衙内?”

“不错,就是这个张家。不过,也用不着过于担心,我会想办法和他们家做些交涉,但成不成还不好说。”而后,又道:“他们家势大,还是防着点的好。”

童延火一脸严肃,保证道:“大人放心,有俺在这守着,即使是像黄飞那种大内侍卫来了,也保准让他站着进来,趴着出去。嗯,这样吧,家人们若是有事需要外出,我也会贴身保护,寸步不离的。”

嗯,有他这句话,那就放心了。

齐誉并不怀疑童延火的武艺,就担心他会马虎大意而失去了警惕心,所以,才特地跑过来做出提醒。

家是自己的一切,不容有半点的闪失。

无论实际会如何发展,还是小心为上。

童延火自己也是在想:记得齐誉聘请自己来京之前,曾说过这么一席话,他言,京城里的治安非常不好,之前还不觉得,现在来看,果然如此。

而后,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就算是把这事给定了下来。

……

一夜无话,且平安无事。

次日一早,天色才蒙蒙发亮,齐誉就很利索地爬下床来。

对于柳荃端过来的早餐,他却是看都没看就匆匆地出了院门,并谎称今天有紧急公务处理,来不及吃了。

柳荃虽觉奇怪,却也没有多问。

昨天夜里,齐誉一宿未睡,脑子里翻来覆去,想的全都是关于张家的事。

就张程东受贿这事

而言,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因为牵扯到了赵王,所以在性质上有点特殊行。

最好出来的办法就是禀报皇帝,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压得住他。

打小报告?

咳咳,这叫做摘奸发伏,弘扬正义。

自己只不过顺便徇了一点点的小私而已。

不怕得罪他吗?

哼,有什么可怕的。

自己和张尚书目前已然交恶,即使再得罪一步,也不过是狗屎上多落了一只苍蝇,徒增一丁点的恶心而已。

齐誉匆匆地来到了皇宫的门口,打算求见皇帝。

而不巧的是,皇帝现在已经离开了京城,率军出征去了,时间就在昨天夜里。

计划扑了个空。

可惜了!

正当齐誉大感失望之际,却见张程东的官轿缓缓走了过来。

嗯,正主来了?

稳住,莫慌。

主动权在自己手里,不怕的!

齐誉旋即挺了挺胸,淡然地踱着小步。

轿子走着走着突然停了下来,轿帘被撩开后,露出了张尚书和煦的笑脸:“齐誉呀,你这一大早的不去行太仆寺忙活公务,跑到皇宫门口来做什么?”

齐誉淡淡一笑,随便杜撰了个理由,回道:“下官偶得了一部关于促织的奇书,本想献于陛下御览,却不料陛下已然出征,真是太不巧了。”

“哦,这样啊……”张程东捋须沉吟,忽然说道:“齐誉啊,老夫有句话想说一下,也算是与你共勉吧。”

“大人请讲。”

“这话就是:趋利避害,才是明智之举。”

齐誉微微一怔,笑道:“我倒是想趋利避害,却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

张程东打了个哈哈道:“嗯,这么说吧,与其鱼蚌相争,反不如各行其道,也只有这样,才能相安无事。”

说罢,他便撩下轿帘,悠悠然地离去了。

张尚书这是在做表态!

他虽然没有明说,却也在暗里表达出了井水不犯河水的想法,这一个观点和齐誉的期望也不谋而合。

以和为贵!

说开了也就放心了。

而这个结果,

也正是齐誉想要的。

……

时光荏苒,日升日落。

如此过去了一个多月,齐誉家里家外一直都是平安无事,并没有出现什么意外或者是差池。

慢慢地,齐誉也放下了警惕之心,让家人们恢复了正常生活。

行太仆寺内依旧是懒懒散散,上下全都是尸位素餐。

在打皇帝出征以后,又陆陆续续地有些消息传来,并成为了热议的焦点。

“在那个天聪可汗的封号的刺激下,不忿的鞑靼人终于去找东虏人算账了,质问他们何德何能,敢以可汗自居!”赵明玉笑道。

“那后来呢?”

“后来,听说是打起来了,不出意外,东虏是吃大亏的一方,可谓是损失惨重,最后时,他们不得不向高丽逃窜。”

“可结果呢,高丽不仅不接纳,反而趁火打劫以兵抵之。如此一来,东虏就受到了两头夹击,后果可想而知。”赵明玉缓缓道来。

听这话,东虏不仅被鞑靼按在地上摩擦了,还被高丽在背后捅了一刀。

舒服啊!

这一回,棒子终于办了一件良心事。

不过,这一锤子砸下去之后,东虏人绝对是元气大伤,短时间之内不可能再缓过劲来了。

齐誉边听边笑,没想到自己这计策居然真的成功了。

这并不是说自己有多聪明,而是鞑靼本来就想着磋磨东虏,而自己呢,不过是非常恰当地送过去一个理由,一下子促成了而已。

很开心,很高兴。

齐誉徜徉地沉浸在自己的喜悦里,怅然一叹,道:“为了我华夏的子孙不留辫子,绝不能对东虏心软。”

什么辫子不辫子的?

赵明玉听不懂,反而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头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不过,齐誉立即收住了这个话题,没有再继续往下深谈。

随后,赵明玉又把视线拉回到了国内:“吾皇的大军目前已经兵临乐安,不过,陛下所采取的战略却是围而不打,只在那里干耗着,不知究竟是何用意。”

围而不打?

齐誉闻言,脑海中蓦然冒出来了一个想法:莫非,皇上这是在熬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