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寒门仕子 > 第020章 祭祖风波

寒门仕子 第020章 祭祖风波

作者:佯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22 23:11:19 来源:笔趣阁

清明时节雨纷纷。

齐家祖祠终于得到了重修,并在清明节之前完成了,清明是要祭祖的,所以时间上不能耽误。

省略不祭了?

谁家也不敢这样做,那会被人骂是数典忘祖的。

重修祖祠是操心受累的活,族老们全都礼让三先,说自己德薄,不能担此重任。

族长齐竹常虽然拦下了这个活,却又托病不出。于是,这事又落到了齐秋川的身上,他倒好,才干了一天的活就说自己闪了腰。

后来,碍于压力,不得不轻伤不下火线了。

齐誉:你们都是属泥鳅的!

在整个修葺的过程当中,柳荃还拉拢了几个齐家人共同监督采买。待到完工算账时,每一支才摊了不到四两银子。

账目没办法做假,柳荃是识字的人,还略通计算,没一个环节她都记得清清楚楚。

齐秋川夫妇更像是吃了几头绿头苍蝇似的,天天拉着一张苦瓜脸,尤其是在算账时,发现居然一点好处都没捞着,脸色更是如丧考妣。

这天,杏花雨轻轻落下,齐家的族人都各自打着油纸伞来到了祖祠。

本来是不让周氏来的,她却要坚持同来,没办法,柳荃只得搀着婆婆同往。

按照传统,祭祀祖先是家族内男子的事,女子是不能进入祠堂的,除非是皇上御封的‘国夫人’,否则就只能在堂外远远观礼。

相比齐家其他两支卓越的开枝散叶能力,齐誉家的一脉单传就显得有些凋敝了,尤其是在这种场合,直接就是比较男丁的时候。

闲言碎语沿耳袭来,柳荃过门也有半年多了,却一直没有显怀,这是何故?

周氏幽幽一叹,语重深长地对媳妇说:“你也看见了,人丁不旺就会处处受人白眼,你可要多争争气了。我做娘的,本不该过问你们俩的私事,你和我说说,是不是阿瞒那方面出了什么问题?”

柳荃红着脸说:“没有,他……挺好的。”

“挺好?”周氏点点头,又压低了声音说:“这么说的话,那就是你有些疏懒了,要想让男人多这念想,你就要多用点心思才行,呵呵,回头娘就把经验告诉你……”

齐誉自然不知道她们婆媳的小秘密,现在正听从着族长的调遣排队。

优越感还是有的,自家可是齐家的长支,虽说人丁不旺,但依照规矩是要排在最前面的。

这就是长子孙的象征性。

齐誉一脸笑意,有一种**头般的领衔感。

齐家男子按照辈分和长幼依次排好长队,然后在族长的带领下庄重肃穆地鱼贯而入。女眷们则是一边看着热闹,一边嗡嗡议论着。

齐竹常作为族长,主持着祭祖各种的礼仪,他先是干咳一声示意安静,然后就念起一篇裹脚布般的冗长祭文:“维,……某等谨以清酌庶致馐祭于列祖列宗灵席前曰:呜呼……太公鱼台,莅于渭水,吾齐家乃姜氏后裔……伏维尚飨。”

和往年一样,先从齐姓源于姜太公说起,以此来增加一下家族的自豪感,然后就是一通悲伤感慨,缅怀先人。

也不知道这篇祭文谁人所写,从小到大每年都是反复的念,都快要背熟了。

焚了祭文,族长祭拜道:“祖宗保佑,齐家子孙丁财两旺。”

而后就是孝子贤孙们依次上供,烧香,磕头,嘴里说些讨吉利的话。

齐誉站在最前面,又是个读书人,各环节的礼仪都做得有板有眼。末了,他还特地画龙点睛的求了一句:“保佑吾金榜题名!”

女眷们又开始议论了,谁家的祭品丰盛,谁家的男丁穿着体面,谁人磕头作揖最为标准。

鲍氏貌似无意地挤到了柳荃身前,对另外一小媳妇阴阳怪气地说:“我听说呀,某家养鸡都是只喂公鸡,不养母鸡,哼哼,这估计是怕养了母鸡下不了蛋吧?”

这句含沙射影的话连周氏都听懂了,柳荃自然更加明白,重修祖祠时自己做了监工,搞得他们家没落到好处,估计是憋了一肚子的闷气。

省得虽然是公中的钱,但自己家也要跟着均摊的,这是直接牵扯到自家利益的事,柳荃自然不会放水。

况且,还有其他原因,她对这位叔伯家只有憎恨。

“虎生一子能拦路,耗子一窠空喂猫,娘啊,祖宗一定会保佑咱家生养好儿郎的。”柳荃朝着祖祠拜了拜,对婆婆说道。

鲍氏共育有五子五女,繁衍能力巨强,也占尽了人多的好处,还时不时地欺负一下村里的老绝户。

相比母鸡,耗子的暗讽更加难听。

“你说谁是耗子?”鲍氏转过头来,恶狠狠问道。

“我可什么都没说,就怕有人愿往这方面靠了。”柳荃双手叉腰,一副不弱于人的样子。

“我早就看不惯你了,你个小娘们家的爪子伸得还挺长,不就是修个祖祠吗,你居然还要卡住账目!”吐出憋在心里的话后,鲍氏大舒了口气。

柳荃指了指祠堂,睨了她一眼道:“什么叫不就修个祖祠?说这话可是大不敬,祖宗可都在这看着呢,说这话小心六月天遭雷劈。”

“你说清楚了,谁遭雷劈?”

“我说的是不肖子孙呀!”

“……”

两女的对骂声越来越响了。

族长也终于忍不住了,吹胡子瞪眼地吼了句:“现在正祭祖呢,都给我消停着点。”

柳荃却不以为意,言笑晏晏地转过头去和婆婆唠嗑,丝毫不理会族长的呵斥。而鲍氏,她本想撒撒泼、发发威的,此时却有一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说不出的难受。

波澜貌似平息了。

然后就是分祭肉、祭果。

按照不成文的规矩,男丁多的分得多,女眷是没有的。齐誉现在没有儿子,就只领了自己的那一份。

齐秋川家就不同了,他儿子多,分了一大堆,噘着的嘴都可以栓住一头驴了:“现在岁数大了,力气小了,都快拿不动了。”

就在这时,鲍氏的小女儿突然气喘吁吁地跑来,惶惶然喊道:“爹,娘,你们快去看看吧,咱家鱼塘里的鱼全都翻白肚子了。”

“啊!”

噗通一声!

齐秋川怀里地祭肉都落在了地上,他顾不得去捡,撒腿就跑了。鱼塘是他家主要的经济来源,鱼死了就是钱没了!

“才刚撒下的鱼苗,怎么就死了呢?”鲍氏再没心思斗嘴,自语了一句后,也随丈夫奔去了。

柳荃嘴角带笑,淡然地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

祭祀完毕,各回各家。

归途中,周氏唠叨了一路子,回到家里后就摸着肉脯苦叹道:“阿瞒呀,娘不是在乎这点肉,可一听到人家拿得肉比咱家的多,我这心里头就堵得慌。你看,别人家都是鸡飞狗跳孩子哭,咱家却是一片素净,你不觉得这少了点人气吗?”

齐誉见妻子脸色发红,忙道:“娘啊,这段时间我不是忙着读书嘛,倒把这事给忘记了,不过您老放心,儿子一定会加倍努力的。”

听了这话,周氏才满意地点点头:“读书虽是正事,但孩子也不是小事,不能偷懒的。”

不能偷懒?

……

齐誉听得耳根子发热,忙寻了个读书的借口,故意躲开了老娘的道理轰炸。

虽在西屋里读书,却也听到了她们婆媳俩在院子里嘀咕着什么。

唉!估计又是关于孩子的事。

吃晚饭时,齐誉就感觉到了诧异。

“娘,今天怎么不吃鸡了?”齐誉看着一碗未知肉,不解道。

“天天吃鸡难免会腻,要经常换换口味才是,快!趁热吃吧。”周氏慈祥地笑道。

“好吧……”

这肉挺奇怪的,咬起来筋道十足,没有一点骨头。至于味道嘛,由于加了很多药材,感觉有点苦涩。

见她们都不动筷子,齐誉也道:“你们也吃!”

“吃!”

婆媳俩应着,但都只是做做样子,却没有去夹一块。

什么叫盛情难却,今晚的气氛就是了,一大碗未知肉全都进了齐誉的肚子里,直到吃完时还不知吃得是什么,只留下了满嘴的药材味。

这天夜里,齐誉就感觉到了不对劲。

全身发热也就算了,可问题是还浮想联翩。

柳荃今天没有再做针线活,早早地洗漱了之后就躺在了床上,留下了一抹玲珑的背影。

好像知道今天才猛然发现,娘子的身材竟然如此诱人!

窗外的春雨依旧,正如诗所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在这个宁静的夜里,周氏失眠了,但当她听到西厢房里传来的动静后,才满意地睡下了。

奋战了一夜的齐誉次日时依旧是精神抖擞,看来最近的公鸡肉没有白吃,身体确实比以前健壮了许多,感觉再跑个十公里都没问题。

看着一脸倦色的娘子,齐誉笑了:“娘子,你若是心急可以和我明说嘛,干嘛非要用这些特殊手段呢?”

柳荃红了脸,声如蚊蚋地说:“这都是娘的想法,她是太想抱孙子了……”

“……”

“哈哈,感觉还挺好的。”齐誉活动了一下筋骨,感受了一下依旧十足的精力,又好奇道:“昨天晚上我到底吃的什么?”

“娘说,吃什么补什么……”柳荃抑制了羞赧,又道:“那药是从东村刘老根家买来的,村里人都说他的药很管用。”

刘老根?

记忆里,这老头是个给牲口看病的兽医,据说他对母猪如何多下崽挺有研究的……

莫非……细思极恐!

“娘子呀,以后可不许这样了,虎狼之药虽能助兴,用多了也是会伤身的。”齐誉抹了一把冷汗,心道:看来还是吃鸡保险呀!

一家人吃了早饭,然后各忙各事,周氏去找张二婶唠嗑,柳荃则是忙做针线活。至于齐誉,依旧是继续苦读。

休息时,他就在院子溜达溜达,也顺便做上几遍眼保健操。

一瞥,却见院子里多出了一筐山栗子。

周氏恰巧回来,解释说:“这是棺材铺的钱掌柜送来的。”

钱掌柜?

之前因为棺材的事闹得不愉快,自己还拿菜刀怼过他,现在怎么还送东西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