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寒门仕子 > 第018章 重修祖祠

寒门仕子 第018章 重修祖祠

作者:佯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22 23:11:19 来源:笔趣阁

一张张形形色色的脸从考场里走出……

喜怒忧思悲恐惊,人生百态各不相同。

有谈笑风生的,有一脸沮丧的,还有哭天抹泪不能自已的,还有几个是横着出来的。

周春生是比较特殊,他是保持着清醒但又被人抬出来的。他两眼无神,面如土色,眼角处挂着强忍的泪水。

“娘啊,这一场我考砸了……”

曹氏一边唏嘘,一边安慰着儿子:“没事的!你还年轻,有的是时间,这一科不行咱就下一科再考。”

“嗯……那些题我明明都是会的,可就是想不起来了,呜呜……”周春生终于哭了出来。

这种滋味齐誉是深有体会,也劝慰道:“表弟不要沮丧,这一次就权当是积累经验了,舅母说得对,大不了下科卷土重太。”

看着气定神闲的齐誉,曹氏不禁问道:“外甥,你考得怎么样?”

齐誉坦然地笑笑:“还好,该做的全部都做完了,也没有漏题,就不知道成绩究竟如何了。”

意思就是,考得还算不错!

曹氏接过这话,以外甥为例又开导起了儿子:“就说你表哥吧,他之前还不如你呢,每次考试完都要失眠一个月,他今天能考得如此顺手,就是因为经验积累多了。”

汗,自己成了反面教材?

……

第二场是附试,就隔一日,所以齐誉决定不回家回家,而是借住在二舅家,避免来回奔波。

寒风凛冽,考场外不容久待,大家还都穿着单衣服呢,想待也受不住呀!

正欲离去,忽见殷俊走出了考场。

咦?

他竟然两眼茫然,还耷拉着脑袋,莫非是阴沟里翻船了?

柳锦程却是高昂着头,嘴角带笑,似乎发挥的不错。

这两个人肩并肩地走来,脸色一喜一忧,鼻孔一个朝天,一个对地。

即将擦肩而过时,殷俊突然地转过身来:“你……考得怎么样?”

“儿女双全!”齐誉笑呵呵道。

殷俊一脸茫然:“什么意思?”

“你的书是白读了,女字加上一个子字,自然就是好的意思了,好字不就是儿女双全吗?”小计得逞,齐誉笑得更灿烂了,“你呢?考得如何?”

“我考得……算不得好。”

这句话听起来真是舒坦!就像大冷天喝了一碗胡辣汤,心里头热烘烘的。

齐誉笑了笑,做了个享受状的动作。

柳锦程不乐意了,嘴巴噘得能挂住个油瓶,哼道:“小人得志!”

来之不易的好心情,一下子就被小舅子破坏掉了,齐誉轻哼了一声,抓住他的胳膊就扯了过来。

柳锦程一惊:“干嘛,你可是我姐夫!君子动口不动手!”

“你还知道我是你姐夫呀?”齐誉瞪了一眼,又指了指殷俊说:“为了你姐的名声考虑,你也不该和这厮交往!”

“姐姐?呵呵,只不过是我柳家的一个养女而已!再说了,你有什么权利管我?”柳锦程不忿地说道。

臭小子!

岳父岳母都把柳荃视如己出,他却是这般态度,真有点……欠捶!

忍住,不要激动!

“我要走了!”柳锦程哼道。

“慢着!你考得如何?”齐誉又追问了一句。

“哼哼,无可奉告!”

“……”

望着这二人离去的背景,齐誉心情复杂,无奈一叹。

周春生一直在一侧旁观,此时提醒道:“表哥,那个殷俊可是咱蓝山县出了名的大才子。”

“你说他是……才子?”齐誉一愕。

“嗯,殷俊是殷家的独子,自小时就不缺老学究指点,他七岁时便可作诗,十岁时就会作画。”周春生想了想,又补充道:“三年前时他就曾参加过县试,成绩还是高居案首,不过后来因他父亲去世,才没有参加后面的府试。”

按照科举的规矩,县试通过了就要立即参加后面的府试,如果今科不考,那成绩就直接作废。以后再考的话还需重头再来。所以,殷俊虽然摘得过案首,现在也只能从县试再次考起。

不难看出,他还是有实力的,案首可是第一名哪!

说了会儿话,两人便裹了裹衣服猫回家去了。

才到家,齐誉和周春生就急切地寻找棉衣御寒,也不管好不好看,先穿上暖和再说。

这一天寒冷下来,感觉连血液都被冻凝固了。

曹氏则忙着熬煮姜汤,还加了些温热的药材,好让儿子和外甥祛除一下体内的寒气。

一大碗姜汤下肚,麻木的鼻尖才慢慢恢复了知觉,全身也开始舒坦起来。

科考不仅需要有一颗强大的心脏,还要一副健康的体魄,要能抗!

像今天这样,板着身体在寒冷中端坐一天,体格弱的人是吃不消的。

甚至还会大病一场。

这不,当天夜里周春生就病倒了,还发起了高烧。

郎中看过之后说是染了风寒,服几贴发汗的药就会好了,但是,后面的附试能不能参加就不一定了。

每逢科考都会有类似的情况发生,郎中对此也都司空见惯了。

曹氏看着病恹恹的儿子,心疼之下,决定放弃附试,身体要紧。

齐誉安慰了几句,然后就去温习功课了,临抱佛脚的时间不能浪费,多瞄一眼就可以多一分印象。

……

附试开考了!

进考场的规矩依如既往,核验考引,验明正身,然后就是冻得瑟瑟发抖地脱衣服搜身了。

第二场主考得是法令,共计十道题,涵盖到士农工商各个领域。

这类题目主要是考察考生对于律法的认知,若以后真当上了官,就要用到颁布政令以及审案子,不熟悉律法怎么能行?

前两题是以违禁冶铁和贩卖私盐为例,让考生们写出对应的律法条款。

审案诉讼的题目还考到了表判,简而言之,考生则要按照自己的洞察力,判断出原告和被告谁在撒谎。

所以,没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也是过不了关的。

《小注》上面记有不少关于律法的知识,齐誉几乎就是——拿来主义!

就县试整体上来说来说,主要是看正试的成绩,附试只是作为参考。但是,如果你附试考得太菜,那也不行。

这一场没有太大波澜,齐誉的答卷中规中矩,该写的也都写了,没有遗漏的空题。

在附试考完之后,考生就可以直接回家了,然后就等着放榜。

在家里的这段时间里,齐誉一直都是寝食难安,心里就跟猫抓了似的,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周氏则是每天早中晚三炷香,乞求祖宗多加保佑。

柳荃本来是不紧张的,但见婆婆每天神神叨叨,似乎也受了感染,跟着祈祷起来。她很想去问相公考得如何,却更怕刺激到了他,于是就忍住不提。

左右的邻居们也在关注着齐誉,尤其是齐家的家族,表面上是一副和我有什么关系的姿态,但心里头却打着自己的小九九。

也有忍不住想一问究竟的人。

这天一早,二叔伯齐秋川就顶着朝阳游荡过来了,随他同来的还有其妻子鲍氏。

“阿瞒呀,族里人都在关心你科考的事,你给叔说说,自我感觉考得如何?”才刚刚坐下,齐秋川就开问了。

娘子曾私下对自己说,这位叔伯很像戏台上的司马昭,让自己一定要多防着点。即使她不叮嘱,自己也察觉到了。

“考试的事谁能说得准?七分靠发挥,三分靠运气,我所能做的,只有尽力而为。”

这话答得有点模棱两可,但齐秋川根据以往判断,齐誉这次肯定是考砸了。

“呵呵,无妨,大不了下科再考嘛。”

本是一句自谦的话,怎么到了他的嘴里就变成来年再考了?

你又不是旺财,能这么看人低吗?

算了,不计较,多说无益!

一瞥间,却见鲍氏正对着庾大人的题字瞅个不停,还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她什么时候识字了?

齐誉淡淡问道:“二叔伯这一大早的过来,是有什么事吗?”

“是有点小事。”齐秋川干咳了一声,又道:“想必你也知道了,咱齐家的祖祠在暴雪中被压塌了。后经族里商量,打算最近重修,我一大早过来就是和你来说这件事的。”

呵,终于有结果了。

柳荃端上了茶,笑道:“我怎么听说,有人还说我相公是乌鸦嘴,祖祠塌了居然还怨到了他的头上?”

齐秋川却假装不知,摇头道:“还有这种事?”

“是呀,你说这些人缺不缺德?我可还记得您老说过的话呢,如果祠堂真塌了,您老就一头撞死,不知道您老啥时候实现呢?”

齐秋川却用小拇指抠着耳朵,一副没听明白的模样:“最近的天气不错啊,似乎可以动土了呀!”

还学会装傻充愣了?

齐誉哈哈一笑,对妻子点了个赞。

“族长说,修缮祖祠是家族的大事,必须大家同心协力才能完成。开支方面先不做预筹数额,等修好之后,再按实际的开支均摊,每一支该出多少就是多少,这就很公平了。”齐秋川笑道。

这确实很合理,齐誉点点头。

“族里打算你来主办这事,族长的年龄也大了,你们都是长江的后浪,应该多出些力气才是。”

虽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但后浪的心里却不怎么高兴。

重建屋顶可不像刷刷漆那么简单,属于是既出力又没好处的活,所以才没人去抢着干。

“我乃晚辈,没有经验,绝不是合适的人选。依我看,您老见多识广,最为合适了。”

嗖……齐誉又把皮球踢了回去。

鲍氏不悦了,哼道:“这种累活就应该年轻人多操点心,怎么反推到老一辈人身上来了?”

“年轻人操心?”柳荃一笑,“也好!婶婶你可有五个儿子,他们全都年轻力壮,怎么不让他们操心呢?”

“……”

按道理来说,这种事确实是要长辈们来打头阵的。

齐秋川这次来主要是传话,也顺便忽悠上两句,不过他见齐誉一脸坚决,就知希望不大了,于是拉过鲍氏,哼了一声就离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