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寒门仕子 > 第221章 三年免税

寒门仕子 第221章 三年免税

作者:佯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3 08:25:30 来源:笔趣阁

见皇帝做出了恍然状,齐小彤颇为意外:“看你这样子,莫非是认识我爹爹?”

“不错,确实认识!”皇帝不予置否地点点头,坦诚说道。

“是吗?”

“嗯!”

小彤却是依旧不信,要知道,这年头装二愣子套近乎的人可多了去了,远了不说,自己家就出现过这样的门庭若市。

要不,试探他一下?

“那好,你先说说我爹爹的模样如何?还有,你又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认识我爹爹的?”

“呵呵,你还挺机灵的,居然懂得试探。”皇帝一笑,又悠悠然道:“他嘛……就是有点胖……”

“你胡说!我爹爹乃是英俊不凡的翩翩公子,哪里胖了?”小彤哼了一声,不悦道。

就是!

娘说过,爹爹是这个世上最好看的男人,也是最顾家的男人,无人可比!

“你还没说,你们是怎么认识的呢?”

“我们俩是在……永川府府城的一个酒楼里……”

皇帝采用真中带假、模棱两可方式,很简单地介绍了一遍所谓的认识经过。大致上,选用了临江赴约时的那段过往。

小彤见他说的有鼻子有眼,基本上算是相信了,既然是父亲相识于微末的老故交,自然不能太过失礼。

于是,她便规规矩矩地行了个敛衽。

这么一来,之前的僵硬气氛就算是缓和下来了。

又聊了几句,皇帝借机问道:“我听说,你父亲被外放去了琼州为官,对于这件事情,你家人是怎么个看法?呃,还有老百姓们,他们又是怎么评论的?”

齐誉焚杀燕王的事闹得是沸沸扬扬,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因此,皇帝就想借着这个机会问问,民众们的真实想法。

这种声音,是朝堂之上所听不到的。

不料,小彤的反应却是极大,道:“你的措辞不当,我要纠正一下,我爹爹那种根本就不属于正常的外放为官,而是贬谪之举!”而后,她又忿忿然说道:“至于评价嘛,我还是借鉴百姓们的说法吧,这样也显得公正一些……”

“好,那你说说看。”

“百姓们可都是说了,那条大长虫他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忠奸不辨、善恶不明,处理事情更是乱七八糟!想我爹爹他不畏生死,忠心护主,到头来却落得个被流放的下场,此举,真是寒了天下忠义仕子的心哪!”

其实,这席话压根就不是百姓们所说,而是她从恩师洛渊的嘴里偶闻,又经过了她相对‘偏激’的

艺术加工,最后从自己的立场上表达出来。

之所以拉上天下仕子垫背,主要是为了营造一种群情激愤的语境罢了。

这样的吗?

皇帝听得心中一凛,一股委屈感浮上心头。

这话的意思是倒是听懂了,可‘那条大长虫’一词却是没弄明白。

听不懂?

那我就指点指点你吧。

小彤也不明言,而是将纤手遥遥一指,示意他自己去看,去悟。

看啥?

皇帝怀着好奇转过头去,却见不远处的地上,正摆放着一条待舞的大纸龙。

龙?

这……其中的意思就不言而喻了。

皇帝一脸愕然,他实在想不明白,自己怎么会变成百姓们的心目中的一条大长虫,而且还是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那种。

评价不高呀!

这一回,皇帝真得是伤到自尊心了。

要知道,他一直都是有志于做一个道德明君,治国理政方面也是严格要求自己,没曾想,到头来却是换回了这样的揶揄评价。

这孩子的话可信吗?

应该可信!

俗语云:童言无忌,一个金钗之年的孩子怎么可能骗人呢?

“唉……”

心情低落的皇帝正要漠然离去,忽听齐小彤又感慨道:“唉,那条长虫失察无能也就罢了,没想到,他还是个不识数的人。”

什么!

朕怎么又变成不识数的人了?

皇帝闻言脸色一冷,不悦说道:“孩子,以后可千万别再说这样的话了,对你来说,没有半点好处。按照我的估计,那位大人物也非常不喜欢听到这种说辞。”

小彤却是轻轻一哼,引用历史讽道:“在唐时,太宗帝曾问魏征:‘人生何为而明,何为而暗?’魏征答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若连逆耳的忠言都听不进去,谈何广纳良谏?他自比秦皇汉武,却不知二者乃是豁达之君,他若真是这等小肚鸡肠的人,倒也不用去比了,高低立判!”

这……

皇帝蓦然一惊,心道:这孩子不仅武艺精湛,还精通华夏的历史!通过她这番谈吐不难判出,其文采绝对斐然。

那问题来了,她的师承到底是谁?

是齐誉吗?

这也对不上号呀,在印象里,这小子很本就不懂武艺,如何教授?

算了算了,不去打听了,一个女娃而已,也成不了什么大气候。

不过对于广纳良谏的说法,皇帝还是很认可的,他平复了心情再次

问道:“呵呵,你说说看,那条长虫……哦不,是那一位大人物,他哪里不识数了?”

一提这事,小彤的气就不打一处来,只见她银牙一咬,忿忿不平道:“户部尚书那个死老头,居然只给琼州拨调了二十万石粮食,就这点,还不够塞牙缝的呢。那条长虫也真是糊涂,他算也不算,一拍脑门就恩准了!你说,他这不是不识数又是什么?”

皇帝一脸茫然,奇道:“二十万石粮食已经不少了呀,怎么能说是塞牙缝呢?”

“不信?我给你算算看!琼州之地约有三十多万人口,同分这二十万石粮食,每人还划拉不到四十斤!你说,就这么一点,能够吃吗?”齐小彤想也不想,随口即来。

嗯?此女还擅长算学?

呵呵,差点忘了,他爹齐誉就是算学大家。

嗯,教授的不错!

实事求是来说,自己还真没仔细地去计算过均数,确实是疏忽大意了。

亡羊补牢,犹未迟也。

明天就去找户部尚书商量商量,让他再给齐誉多拨一些粮食,缓解困境。

皇帝很诚恳地点了点头,表示受教,然后又怂恿道:“那人除了不识数之外,还有其他吗?”

“有!”小彤依旧不依不饶,似乎不吐不快,说道:“他文治能力不敢恭维,比先帝相比,差得是八丈远了。”

八丈远?那是多远?

还有,为什么这么说?

见皇帝一脸茫然,小彤解释道:“想当年,在永川府爆发蝗灾时,先帝爷不仅降下了罪己诏,还免去了灾区的三年赋税。你再看看这条吝啬的大长虫,他只是做做关心的样子,对免税的事却是只字不提!从这一点上相比,他远不及先帝爷英明。不过这样一来,可苦了我爹爹了……”

这席话是洛渊曾经发过的牢骚,此时却被小彤引用了过来。

皇帝皱眉暗叹:我也想免呀,可是国库……

算了算了,既然这闺女开口讲了,朕就大方一回,免去琼州的三年赋税。

齐誉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的女儿竟然在无意之间帮了自己大忙。

这可是三年的免赋税!

对于贫瘠的琼州府而言,绝对属于是雪中送炭,绝渡逢舟。

皇帝正暗赞着自己圣明,耳边突然传来了一位妇人的怒叱声:“好你个登徒子!居然敢欺负我家孩子!”

嗯?什么登徒子?

你是在说朕吗?

好像是哦……

皇帝脸色一僵,感觉耳边似有一群乌鸦呱呱飞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