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寒门仕子 > 第1040章 鸟尽弓藏

寒门仕子 第1040章 鸟尽弓藏

作者:佯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1 17:18:29 来源:笔趣阁

时间就如同是昨日般地东流水,不仅带走了忧烦惆怅,也浇灭了人的怒火和激动。

当下的大奉王朝就在这样。

天子的被俘,恍然还在昨日,而在那时,群臣们全都六神无主,仿佛失去了主心骨一样。

然而,一转眼间月余而过,朝廷依旧还是原来的朝廷,政事皆一如既往,并没有因为缺少了皇帝而变得杂乱无章。

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朝臣们的激情也开始逐渐冷却,不管他们愿不愿意,都要适应全新的政坛节奏。

由于嗣天子的事儿没能促成,而以殷俊为代表的文官集团也没有展开逼宫,所以,另立新君的调子就被淡化了下来。

而殷俊,也恍然意识到一个古怪的道理:国家失去了皇帝,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影响。

国不可一日无君,这句话并非真理。

无形之中,殷俊对此产生了质疑。

你说,是什么促成了此势呢?

蓦地!

他豁然想通了其中的关键:大奉朝之所以没在内忧外患之际乱起来,主要是因为是漠北和南洋的稳定所致。

倘若,这两地出现了哗变之声,就有可能演变成全盘倒悬的导火索。

幸运的是,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并没有出现,所以,政坛才能如此安然。

也由此可见,南北两地的安定是多么地重要。他们不动,谁敢揭竿?

尤其是琼州,不仅没有趁机渔翁得利,反而用一篇表忠心的文章压住了舆情。

这就是封疆大吏的魄力!

即使有极个别的心存钻营之辈,此刻也得好好地权衡一下自己的实力了,看看有没有资格去和齐誉叫板!

如果没有,那就老老实实地闭上嘴吧。

既然,国家安稳如磐,也就用不着那么紧张了。

心无羁绊的殷俊终于长舒了一口气,转而把主要精力转移到励精图治上来。

由于国家没有君主,所以他这个托孤大臣只能抗起大旗。

看通此中梗概的,还有皇太后苏琉。

不过,相比殷俊的以国为重,她的思维就明显偏重于自私自利了。

无论如何,她都要设法保住儿子的帝位,这是底线所在,绝不容半点商量。

她从齐誉的暗指中已经品味出,他是不支持另立新君的,所以,他这块是完全不必担忧。只不过,要付出一些相应的政治代价。

但是,戚景这边就有点不好办了。

第一,自己和他不熟,根本就说不上话,唯一一张可打的人情牌,还是疏远之臣陆博轩。只可惜,这老叟现在称病不归,却连个传话筒都找不到了。

唉……

早知道,就不派他北上犒军去了,要不然,现在还可以多一个选项。

其次,自己之前曾在戚家封赏的问题上给戚景使过绊子,虽然这事伤害性不大,但肯定没给他留下好印象,此时若展开拉拢,估计很难获得成功。

果然,戚将军在来信中说:臣虽有心营救陛下,但苦奈残兵羸弱且无良策,一时之间,尚不知该如何下手。故,恳求得到朝廷的支持,以图来长久之计。

这话之中有真有假。

不知该如何下手,确实是客观存在的大实话,这一点毋容置疑。若有好的手段,他早就先斩后奏了。

但是,他后边那句‘恳求得到朝廷的支持’,就有些另有所指了。

这明显是在索要条件。

“戚景现在已然成势,倘若再进一步放宽权利,极有可能会成为第二个大奉齐誉。所以,绝不能应允他什么大的承诺,最多,也就是安抚性的小恩小惠……”

“待稳定住了他后,就设法夺其兵权,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老虎再猛,只要拔掉了爪牙,就会沦为一只不中用的大猫。”

经权衡,苏琉定下了拉拢齐誉而压制戚景的短期策略。

她觉得,在营救儿子的问题上,齐大郎的手段应该更丰富一些,所以,应该把他列为首选。

“齐誉想索要政治资本,这一点必须满足,要不然,这头倔驴就不会给哀家拉磨。”

“但是,也不能太便宜了他,有所得,就要付出有所失的代价……嗯,怎么处置才算高明呢?”

倏然间,苏琉灵光一闪计上心来。自己就来一次大手笔,赏他一个政坛巅峰:倘若救出今上,可为内阁首辅!

这个条件,总没得说了吧?

条件是可以,但齐誉从没有进过翰林院呀!

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此乃礼制规矩,不容有破。

这一点,自然难不住自诩聪慧的苏琉。

齐誉他不是缺乏翰林院的履历吗?随便镀一下金,不就有了吗?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稍微变通一下,不就说过去了?

且,律法上又没有明文规定,说封疆大吏不能进修,如此,有何不可?

所以,从理论上来说,齐誉是有条件做到首辅之位的。况且,以他的履历和威望而言,应该少有人反对。

至于他得封少保不宜入阁的说法,就更可以忽略掉了。

因为,这仅仅是官场上的共识,并没有明文规定,你认也可以、不认也行。

那,齐誉付出的代价又是什么呢?

这个,才是重点中的重点。

苏琉设计的妙棋是:让登上首辅之位的齐大人亲自去拿下戚景,这样一来,漠北之危就迎刃而解了。

有资格与漠北谈条件的人,似乎也只有他了。

等他出完了力气后,自己再来上一招卸磨杀驴,在罢免其位的同时也委任新的总督空降至琼州,这样一来,南洋的势力就变得瓦解掉了。

策略是不错,可齐誉他会答应吗?

要知道,他和戚景相交莫逆,现在又变为了亲家亲,如此关系,实难挑唆。

然而,苏琉却笃定地认为,齐誉必定会接受‘招安’漠北的提议。

他素来倡导以民为本,且拥护国家的统一,所以在藩镇割据的问题上,他必定会首推大义。

别看他现在还在谋划后路,可他一旦做到了首辅之位,就推辞不开了。

这就是所谓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在其位的话,必须当仁不让。

而且,齐誉的政治抱负乃是推进整个社会的进步,若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握有首辅的权利。

如此好的机会,他会放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