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寒门仕子 > 第1021章 戚景自保

寒门仕子 第1021章 戚景自保

作者:佯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1 17:18:29 来源:笔趣阁

对于所拟定的行动计划,戚景并没有做任何隐瞒,全都坦诚相告。

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在听完了所有事宜后,陆博轩这才意识到了不妙:坏事了,自己似乎知道的有点太多了!

按照不成文的规矩,但凡知道太多事的人,大概有两种下场。

要么彼此捆绑在一起,互为进退;要么拔了气门,永久闭嘴。

虽然说,戚景为君子,绝不会行谋害之事,但是,自己也得稍稍忌讳了。

“齐大人,你刚才说,此举乃是为了帮咱们俩解围,莫非是想让某参与其中?然,你说来说去,却是连我的名字都没提到呀!”

“陆大人又是怎么以为的?”

“你选择坦诚相告,肯定是另有原因的,据轩猜测,你应该是打算拉某入局。”

“大人真是睿智,简直一猜即中!”

陆博轩苦笑了一声,道:“进退两难之人,还有什么睿智可谈?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而已。”

戚景笑道:“想要保身,并不算难!”

“不难?”

“不错,只要一招故技重施,便可化解此围。”

故技重施?

噢……我明白了!

想当初,还在北伐初期时,自己曾以犒军为由前去了前线,结果,却是行了以督军为噱头的随军之事。

这一去,却是难得的一招妙棋。

不仅赚到了难得的军功,还避开了朝堂的政斗,可谓是相得益彰。

而这一次,同样也是以犒军作为开始,若故技重施,不知成效最终如何?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

经这么一操作,自己又留在了边关,也就避开了最不想面对的回京复命。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外出的文臣,也是同理。

不回京,就不存在上禀评判,自然而然,也就化解了此厄。

难怪,戚景会将所有底牌全盘托出,原来,早就做好了具体计划。

留下?

当然可以!

那好,就这个问题咱们再深入地谈谈。

陆博轩先是表示了赞许,而后又皱着眉头道:“这个法子虽好,但却属于权宜之计,与高丽交恶,总有完结的那天,而到了那时,这些难题依旧还要面对。”

戚景笑笑道:“不,这一次打仗,只有.asxs.、不设终点,会一直不停地打下去。”

“你的意思是……”

“持久战!与高丽之间,我会一直保持不间断交锋的状态,但是,我却不正儿八经地去打。这种低消耗的方式,我想打多久就打多久。这样一来,不就可以长久在外了吗?”

不难看出,戚景现在已经及时调整了自己的对君策略,不再一味的为君分忧了。

按照他的说法,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熬鹰战,只要战事不歇,他手中的兵权就没有理由上交。

有兵权在,也就护住了家人的周全。

陆博轩想了想,作评道:“持久战的论调确实高明,但,不是特别保险。假设,高丽王因不堪袭扰,主动向大奉朝发去了休战请求,你又如之奈何?”

是呀,万一高丽气馁过度,不陪你玩了,你这场独角戏还怎么唱下去?

到时,不又步入了被动里吗?

戚景却是无所谓地摆了摆手,道:“陆大人,在这持久战的同时,我又岂能不作点其他的事?坐以待毙,岂是我戚景的作风?”

陆博轩一怔,问道:“其他的事?什么?”

“第一,在开战的同时,我会兼顾以战养战,用不了多久时间,我北伐所折损的元气便可恢复过来。第二,于这期间,我还会加强选才任能,把漠北这片荒芜之地给经营起来。等到我翅膀硬了的时候,即使不入朝堂,也有地方可以立足了。

“只要做好了以上两项,戚某我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戚景的语气说得极为真诚,没有半点做作的样子。

凭陆博轩对他的多年了解,判定这话必定为真。

但,他还是有点不太敢信。

戚将军乃是出了名忠义之士,素倡大义为先,怎么可以去行自立为王的事呢?

“大义为先?呵呵,在此之前,我也是这么认为的!直到少丞他做出了点拨,我这才醍醐灌顶发现了不对!”

“若奉行大义,我的家人就有可能身陷险境,你说,到底有何好处?她们又没犯下什么过错,凭什么沦为大义的牺牲品?所以,完全说不通!我经营漠北,并不是想自立为王,而是想相仿琼州,为自己以及家人们谋一个可行的退路。唉……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说白了,乃是无奈之举。

再直白一点说,就是被庙堂给逼的。

质子游戏,可不是小打小闹的政坛博弈,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搭上全家人的性命。不做相应的自保,怎么能行呢?

而经营漠北,就是一条可行之策。

可是,漠北这么大,如何才能经营地好呢?感觉,难如登天!

戚将军觉得,其实不然!

前面有车,其后有辙,相仿琼州不就行了?

要知道,琼州早初时并不比这漠北强上多少,现在,还不是发展繁荣了。

可是,咱缺人才呀?

那能叫事吗?

凭自己和少丞铁打的关系,什么样的高级人才求索不来?况且,彼此现在即将成为亲家关系,他怎么可能袖手旁观而不相助呢?

总的来看,可行。

戚景是释然了,可陆博轩却陷入到了纠结之中。

“为了自保而坐拥一方?莫不是,我大奉朝的制度出了什么问题,要不然,一个个的忠臣良将怎么都去想着铺设退路呢?”

“这样一来,还有什么凝聚力可言?”

陆博轩终于意识到了问题所在,改将视角投向了政治制度。

可是,他思来想去,依旧没能寻出此疾的病根。

先帝是个道德明君,这一点毋容置疑;而今上虽然自大,但也没施什么负面的暴.政,按照道理上说,这样的政通人和,君臣关系应该更加软化才对。

可是,为什么会越闹越僵呢?

很不合情理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