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寒门仕子 > 第213章 有借有还

寒门仕子 第213章 有借有还

作者:佯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3 08:25:30 来源:笔趣阁

齐誉才刚刚走出了几步,突然感觉,自己似乎忘了点什么。

咳咳。

像喝酒吃肉的这等好事,怎能不叫上黄飞呢?

要知道,在人家眼里,自己可是一起扛过大枪,一起逛过窑子的钢铁关系。

况且,他辛苦了一夜,至今未歇,于情于理都要体恤一番。

于是,齐誉佯装不解问道:“黄兄,你为何不一起同行?”

黄飞一怔,心道:你又没点名叫我,哪好意思跟着?

齐誉豪爽一笑,道:“以你我这种不分彼此的硬关系,还用得着见外吗?以后若有饭局,不用我说,你自觉跟上便是。”

“哈哈,齐大人真是个实在人!”黄飞忽然有种感觉,那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

这一次,衙役们都很有觉悟,不等知府大人主动吩咐,便提前备好了车马。

不料,却被齐誉断然拒绝了。

为什么呢?

齐大人要求,今天要以正规礼仪出行。

即:铜锣前导开道,两侧举官衔牌,官轿压轴而过。

大人要乘轿?

一时间,众衙役全都愣住了。

在他们的记忆里,财政吃紧琼州府衙从来就没有养过轿夫,知府的出行大多都是骑马,如今齐大人突然要求乘轿,真是破天荒了。

不过,无妨!

急于表现的衙役们纷纷自告奋勇,甘愿充当起了轿夫的角色。

学会‘抬轿子’了?

不错!

齐誉露出了赞许之色,貌似在说:小伙子,会办事,有前途!

……

咣!!

随着一声醒耳的锣响,齐大人的出行正式开始了。

锣声铿锵,感觉上甚是熟悉。

哦,是了,在科举交卷时不就是这样的一声锣响吗?

如今时移世易,同一样的声音,入耳的感觉却是不一样了。

这是齐誉第一次乘坐轿子,很新奇,但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舒坦。

相反的,还很闷。

他这么做的目的,并不是因为想体验这种优越感,而是另有原因。

如下:

一呢,他是想通过这种高调的出行,向百姓们传达出琼州‘易主’的消息,以此来激发他们对新任父母官的期望感,这样做有助于稳定民心。

二嘛,就是故意做给谭俊彦的岳父海大富看得,先给足了他这样的面子,然后再顺势提出自己的所求。

想求啥呢?

粮食!

事在人为,至于能不能求得到,还要看这位老人家的思想觉悟。

言归正传。

话说齐誉的仪仗队威武霸气地走出了琼州府城,然后改朝着谭俊彦的家而去。

途中,铜锣轰鸣,响彻四方,引来了许多百姓们的围观以及热议。

什么,新官上任?

这一位的良心会不会比上一个好呢?

……

齐誉透过轿帘的一角朝外观望,见百姓们全都是交头接耳,对着自己的轿子指指点点,议论不休。

看得出,他们对自己都持观望态度,那种殷殷的期望感跃然于脸上。

有期望,那就说明还没沦落到绝望,

还有的救,要知道,无声的‘平躺’才是最可怕的。

民意无处不在。

对于齐誉来说,还也是一次体察民情的好机会,通过暗窥,可以清晰地看清百姓们的生存面孔。这里面没有威逼,也没有利诱,很真实。

……

去谭俊彦家大约需要一个时辰,由于道路失修,坎坷难行,想走也走不快。不过,这可苦了这些久享安逸的衙役们,大冬天的,汗如雨下,湿透了整个脊背。

齐誉故意磨练他们,也不叫歇,还在轿子里补了个回笼觉。

十一点时,忽听衙役们长舒了一口大气:啊!目的地终于到了!

啪啪啪!

得到消息后的海大富先是显摆地放了一大挂鞭炮,然后就急率着全家老小出正门恭迎。

和想象中的有些不同,五十岁上下的海员外一身朴素,没有一点张扬和跋扈,如果不是谭俊彦介绍,还以为他是个普普通通的庄户汉。

“参见齐大人!”

“快快免礼!”齐誉快步走下了轿子,扶起他后,一脸和蔼道:“久闻员外大名,如雷贯耳,所以就慕名而来拜访了。”

海大富闻言受宠若惊,忙回道:“海某何德何能,敢受此殊荣,真是折煞老夫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偷偷瞄了几眼,却见那仪仗威武斐然,这种拜访待遇对于海家来说,绝对是给足了面子。

可是,齐大人为什么这么做呢?

实在是太反常了!

为了化解困惑,谭俊彦连忙走上前来,对岳父说了些耳语,大略地把自己被齐大人破格提拔,以及委以重用的事说了一遍。

什么?

还有这等好事?

这也来得太突然了吧!

惊喜之中,他又觉察到了怪异,齐大人此行绝没有嘴里说得这么简单。

谭俊彦见岳父发怔,忙推了推他的后背,这才化解了无声的尴尬。

“大人请!”

“员外请!”

然后就是奉茶、聊天。

齐誉一边喝茶,一边问这问那,尤其是日常生活等。心里得出的结论就是,海家应该还有不少囤粮,多了不说,两三百石不在话下。

想想也是,肖云岩寻到的‘猎物’,岂能浪得虚名?

呵呵……

又聊了一会,接风洗尘的酒宴就正式开席了。

齐誉高坐于主座,海大富一旁作陪,然后就是谭俊彦、黄飞。

桌上的饭菜不错,酒也不错,算得上有诚意的盛情款待。

海员外虽然倡导俭省节约,却一点都不心疼:自家女婿入仕,全族的人都与有荣焉,又岂能不做庆贺?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些酒钱是花在了自家人的身上,而他齐知府,只不过是顺带邀请而已。

嗯,这样想心里就舒服多了。

“大人请!”

“乾!”

“……”

借着酒兴,齐誉突然来了兴致,朗朗道:“来人,取笔墨来!”

笔墨?

众人闻言,全都放下了筷子。看这姿态,齐大人是要题字了。

还真猜对了!

只见齐誉铺开了宣纸,悬笔而书,洋洋洒洒地写下了四个斗大的字:积善之家。

落款前还特别注明,赠海公大富。

这……

海大富见状,不由得老脸一红,不敢再轻易接话。

凭良心上来说,海家从不为恶,但也没怎么帮过别人,面对这四个字的赞誉,确实有些问心有愧。

“古人云: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心做良田,百世耗之有余。故而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在放下了笔后,齐誉大有深意地说道。

这是……在暗喻做人要向善?

什么用意?

海大富虽然有些不解,但还是摆出了一副受教状,回道:“回大人,海某一直都深怀着向善之心,如果哪里做得不到,还望大人多多指正。”

呵呵,终于上道了。

齐誉连忙抓住这个机会,接话说道:“巧了,眼下还真有一件善事,需要海员外施以援手。”

海大富心中一紧:这是……掉坑里了吗?

怎么答呢?

谭俊彦心情大好,忙道:“大人有话还请明说,我岳父是个明白人,只要能够做得到的,就绝不会坐视不理。”

“咳咳!”

海大富艰难地咳嗽了几声,同时,心中暗骂这坑爹的笨女婿。

人家一说,你就答应了?

怎么不知远近呢?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齐誉也不再隐瞒,直接表明了来意:“本府此来,除了慕名拜会老员外之外,还有一事相求。”

海大富只得道:“呃……大人请说。”

“嗯!”齐誉点点头,叹道:“如今琼州逢遭大灾,百姓们已然断炊,本府想借员外的私家囤粮一用以解当下的燃眉之急。我向你郑重承诺,这是借用,不是索取,待朝廷的赈灾粮一到,我马上如数奉还。”

海大富闻言身体一颤,紧紧皱起了眉头。

齐誉继续做起了思想工作,道:“对于此借,员外大可放心,如今令婿已为户房经承,作为好友以及同僚,我又怎会诓人呢?”

紧接着,齐大郎又画出了一个大饼道:“员在,人有多大胆,就有多发展。不瞒你说,我现在已经拿到了放开琼州海禁的御批,琼州以后的发展不可限量。你若帮我,他日我必有厚报!至于这其中的道道,你懂得。”

厚报?

嗯……好诱人!

要不要帮?

正踌躇间,海大富的脑海里突然想起了商道的祖师爷。

谁呢?

商圣范蠡。

这位古圣便是因为投资于政客,继而商成巨富。此外,他还广散钱财救济平民,常为世人津津乐道。

前路有车,其后有辙,自己何不效仿于他?

他嘴里的厚报,一定是生意上的关照,为大利益!况且,他是来借粮,又不是抢粮,这借的东西迟早都是要还的。

还有,自家女婿已然破格入仕,而且还是入了主管赈灾的户房,若自己不出粮食,岂不是间接拆了自家的台?

无论从哪方面考虑,自己都得出这粮食。

权衡完了利弊之后,海大富霁然一笑,道:“海某愿意借粮!”

齐誉一怔,连忙谢过并赞道:“海员外深明大义,甚有商圣之风啊!”

看得出,海大富虽然吝啬,但绝不是那种鼠目寸光的人,很懂得人脉资源的重要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