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寒门仕子 > 第202章 抗倭进展

寒门仕子 第202章 抗倭进展

作者:佯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3 08:25:30 来源:笔趣阁

营帐中,篝火冉冉,将士们架起了大块的烤肉。

军中的待客之道没有那么多的讲究,简单、省事、又能吃饱喝足,这才是王道。

先是分座。

方若蛟引了彭文长以及二卫于次席用餐,并招呼着属下兵士侍候好远来的客人。

而正席处则是留给了齐誉和戚景,不设他人作陪。

当然,这是她有意的安排。

这两个多年未见的好兄弟巧然重逢,又怎能不好好地叙叙旧呢?如若添了旁人作陪,反而是搅扰了他们的兴致。

“来人!上酒!”

“是!”

军中是禁止饮酒的。

但,远来的客人不在此列。

那就喝吧!

戚景先给齐誉筛了一大碗酒,正想也给自己倒上一碗时,一瞥间忽见夫人的目光斜斜瞄了过来,于是,他又很自觉地打住了。

“呃……戚兄不饮?”

“呵呵,军中禁止饮酒,上下都应该恪守之,我身为是主将,又怎么可以带头违反军令呢?”

也是。

齐誉点点头,对此表示理解,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更何况是纪律严明的军队呢?

可是,自己一个人喝那多没意思呀!

戚景尴尬地看了看自己的空碗,陪笑道:“我就以茶代酒,来陪你的不醉不罢休吧。”

齐誉也是尴尬一笑,道:“咱们随意,随意……”

……

随着戚将军的一声令下,营中上下霎时间就热闹了起来。

是的,开席了!

军中的将士们性格耿直,一点都不忸怩,直接动手大快朵颐,尽显豪迈风采。

“少丞,来,咱们干了这一碗!”

“呃,还是随意一些吧……”

齐誉看了看自己碗里不曾稀释过的酒,很有自知之明地舔了一小口,然后轻轻放下,转而直接打开话匣子,讲起了自己的过往……

他娓娓道来:这些年来,自己如何中得进士,如何屈居于行太仆寺,又是如何的智斗川王妃,以及如何的焚杀了燕王。这其中,除了一些所谓的机密不能明说之外,其他的全都倾倒了出来。

戚景也说起了自己这几年来的经历,他的生活是那么的单调,同时又是那么的紧张,简而言之,除了抗倭还是抗倭。

期间那些大大小小的战役,听得更是让人惊心动魄,即使过去了那么许久,至今仍有余悸。

艰辛的同时,他又是幸运的。

由于摊上一个有武将世

家背景的老丈人,他的升迁速度可谓是扶摇直上,从最初时不入流的执笔文官,再到把总、都司,再到现在的正三品参将,可谓是一路攀升,没有明显的坎坷。

要知道,在诸多功劳中,尤属军功最大,这都是用命和鲜血换来的,无可厚非。

在叙述完了过往之后,戚景又由衷说道:“早先时,我军曾在凌厉的扶桑刀下吃过不少的亏,但自打配备了狼牙筅之后,很快就扭转了不利的局面……”

“后来我才听说,这种克敌利器是你贡献的,由此可见,少丞你也是一个身怀赤诚的人。可以说,在这数次抗倭大捷的背后,都暗含着你的一份功劳。”

齐誉自然不敢居功,忙解释说:“其实,这门奇异的兵器并不是出于我的创造,而是另有高人。我只不过是侥幸见过,而将它的构造给画了出来,仅此而已。”

戚景笑道:“少丞谦虚了。”

齐誉正色道:“我说得句句属实,实不敢居功自美。”一顿,他又好奇道:“戚兄,这个狼牙筅真有你说得那么厉害吗?”

这……什么意思?

你自己设计的兵器,自己会不不知道?

齐誉两手一摊,表示确实不知。

见他仍是困惑,不似作假,戚景只得解释道:“早先时,由于我摸不太透彻,这筅的威力最多也就发挥出了一半。后来,经过了我的数次改良以及系统的训练,这才开始大放异彩。”

为了能够表达地更为生动,戚景又详细道:“我将此筅的运用归纳为了六大攻守势,分别是:中平势、骑龙势、钩开势、架上势、闸下势、拗步退势,这六大势的操练并不算难,但却非常实用,所以才能做到屡建奇功。”

哦,原来如此。

但是,我齐某人却连一句都没听懂。

戚景喝了碗茶,长叹一声道:“唉,真不知这抗倭之战什么时候是个头,什么时候才能取得全面胜利。”

就目前的抗倭而言,已经进入了常态化,说不上哪里是头,也看不出哪里是尾,反正就是一波接一波厮杀,不断地重复着鏖战。

这个问题真的无解吗?

好像是……有解的。

齐誉淡淡一笑,道:“在参加科举时,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文中很详细地阐述了何为倭患之源。只可惜我身微言轻,表达的观点引起不了重视。要是能按照我的想法去做的话,一定可以将这个祸胎一次性根除,一劳永逸!”

根除?

戚景大感兴趣,连连追问。

好,那就说说看。

于是,齐誉便把当下的扶桑国正处于南北混战,继而造成了大量武士流落成了浪人的这个根本原因阐述了一遍。

当然,这里所指的原因,是排除了那些假扮倭寇趁火打劫的大奉流寇,讲得是真正时局上的本质。

如此一来,抗倭的前景就很悲观了。

除非扶桑国能在短时间内获得统一,并形成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否则,这个祸患就根除不了。

这不是寄希望于别人吗?

茫然啊……

想到此,戚景渭然一叹,道:“这样来看,抗倭之路还很漫长,没个二三十年是定下不来的。”忽然,他又眼睛一闪,笑道:“对了,你那个根除又是怎么个说法?”

齐誉呵呵一笑,道:“扬汤止沸,不如去薪。”

戚景闻言身躯一颤,惊道:“你的意思是……”

齐誉点点头,做了个‘切脖子’的动作后,恨恨说道:“直接挥师北上,灭了那个邪恶的扶桑国。”

啥?灭国?

戚景如同雕像,愣在了那里,好一会儿他才晃过神来,断然摇头道:“你这想法实在太大,就目前的实力来说,还远远做不到。”

“为何?”

“这么说吧,我朝水师的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距离灭国之力还相差很远……”

呃…。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戚景说的是实情。

一个国家的军队建设,绝不可能是朝夕之功就能见到明显成效的,这需要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一步一个脚印,最终才能做到真正地步步为营。

唉,也只得慢慢来了。

在讨论完了倭寇的问题之后,二人又聊起了其他方面。

对于齐誉南下担任琼州知府一事,戚景还是持悲观态度的,他言:“陛下也真是的,怎么可以让你一个文官去到那种蛮荒之地平叛呢?依我看,你还是尽快上书做出自辩,就说自己担不了此重任,然后另择栖息之所。”

向皇帝认怂?

这当然不行!

齐誉摇了摇头,叹道:“这确实很难,但是,我还是想试上一试。”说罢,他语气一转,又求道:“还望戚兄助我一臂之力。”

戚景奇道:“助你?我能怎么助你?啊,莫非是……你要向我私下借兵?”

“咳咳!当然不是,我区区一个四品知府,哪敢公然朝你借兵呢?不被弹劾才怪!”齐誉咂了咂嘴,又笑道:“其实,我的请求并不算大,只是想找你借几个有经验的老船匠而已,你答不答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