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寒门仕子 > 第791章 论论今上

寒门仕子 第791章 论论今上

作者:佯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1 17:18:29 来源:笔趣阁

进了门后,皇帝便开始环顾四下,寻找着那人。

却见,在众人中,有一个身穿儒袍的半大孩子,想必,他就是那个郭春海了。

“阁下可是郭小友?”皇帝微微拱手,笑着问道。

“正是区区,请问你是……”郭春海闻言抬头,随手回了礼后反问他道。

“不才姓黄……”

在作了互相介绍后,皇帝便提出了想和郭小才子单独一叙的请求,言称是,为了加强学问上的交流。

不料,此求却被郭春海婉拒掉了:俺正忙着赶稿子呢,哪有时间陪你扯淡吹水?

皇帝愕然:咦,竟然敢拒绝朕?

还好,吴晚荣化解地及时,这才算把尴尬掩过去了。另外,老吴建议说,等赶完了稿后再叙也不迟呀!

然,郭春海仍拒:和你扯淡,又没什么好处,我为何答应?

好处~~

没办法,皇帝只得取出来一幅自己的亲笔画,算作诚意。

不得不说,天子的丹青造诣就是不凡,那郭春海仅仅瞄了一眼,便被其精湛的画技给吸引住了。

自然而然,也就答应了下来。

半个时辰后。

郭春海向报社借了一间素净的偏房,并在那里单独约见了礼贤下士的今上。

这一次,吴晚荣再次化身为了负责看门的二大爷,立于廊下自言自语。

室内,一桌、两椅,外加盏茶待客。

虽然简洁了点,但却不失文墨气息,令人感觉心静身凉。

天子满意地点了点头,说出开场白道:“我观小友文风,逻辑清晰,措辞凝练,非一般的士子可比,不知师从何门?”

郭春海一脸自豪地回道:“家师姓洛名讳渊,为朝廷前任国子监的大祭酒。”

哦?你是洛老头的门生?

难怪如此才华横溢。

皇帝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今日拜读大作,见有批判首牧之语,我对此甚感诧异,故而特来请教。”

见郭春海有

些不解,天子又道:“黄某是外地人,不太清楚琼州的情况,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在内地绝对没有人敢抨击巡抚大人,小友却为何不惧呢?”

“噢……你是想问,为什么我敢于批判齐大人?是不是这个意思?”郭春海恍然一笑,道。

皇帝正色道:“对!就是此意!”

郭春海想了想,答道:“传媒的作用,主要在于报道事实和传播真相,让任何违法乱纪的事情都无所遁形,继而起到监督布政、司法、以及表达民众诉求的综合作用。倘若说,只是为了给官老爷们抬轿,或者是用来粉饰瑕疵,这种执笔,毫无意义可言!”

皇帝闻言奇道:“琼州的报社,就不受官府的管制吗?”

郭春海断然回道:“绝对不受!只有保证传媒的绝对独立性,执笔的文人才能畅所欲言。反之,就会畏畏缩缩,最终沦为权势下的代言人。前不久,齐大人在讲学时特别提到,文人的风骨绝不可失,失之则弊。既如此,我又有什么可畏的呢?”

这么回事呀!

有点不对!

听他这话的意思,和齐誉之间不仅没有任何龃龉,貌似还挺尊敬的。

对此,郭春海解释说:“我批判他,乃是以事论事,并非无端针对,立场问题必须说明。琼州倡导,律法面前,人人平等,而齐大人公然杀牛,自然也必须为此作出自辩。常言道,天子犯法都与庶民同罪,更何况是地方官呢?”

大体意思就是,他对事不对人。

从大义上来说,郭春海的做法是对的。

而且,还是用齐誉自己定下的规矩来反驳和批判他,有理有据。

这种嘴炮看似犀利,实际上确是以法为本,无论任何人犯了事,都要收到公众舆论的口诛笔伐。

谁都不例外。

直到此刻,皇帝才算是真正明白齐誉所书的那句,‘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的真正含义。

虽然说,天子对于这种舆论放任不太认可,但是,却对捍卫律法的动机表示赞许

感觉上,这两者似乎有点自相矛盾。

然,旋即一想,他又觉得释然了。

自本朝建政以来,一直倡导文死谏、武死战的政治美德,而且还形成了以都察院为代表的弹劾集团。每当遇到争议大事,他们都会据理力争,甚至还不惜一头撞死在御阶下。

这种风气,不正是国家最该力倡的吗?

皇帝甚至认为,本朝的文人是古今史上最具风骨、也最具特色的政坛群体,这不仅是文教的成果,同时也是民族的骄傲。

嗯,看来以后还得更大程度地,去加大文官集团的发言权,继而达到兼听则明的最佳效果。

皇帝慢慢收住了心神,突然问道:“郭小友,你对当今天子又是怎么看的?”

“天子?呃……我和他不熟,不想讨论。”郭春海脸色一怔,露出了些许的紧张神情。

“呵呵,刚才时你还大谈风骨,纵论无畏,怎么一把话题扯大,你就变胆怯了呢?”皇帝眼睛一瞥,带着些玩味道。

“谁说我怕了?是我恩师他……不让我逾矩的,免得我将来的仕途受阻不畅。”郭春海带着些不服气道。

“你要是怕,就由我来先说,这样总可以了吧?”

“你先说?那倒是行……”

皇帝干咳了一声,自吹自擂道:“在我看来,今上乃是我华夏历史中非常难得的好皇帝。你看,他广开文教,振兴军工,东克扶桑,北拒二强,西拂吐蕃,南定诸蛮!即使是面临内忧外患之际,他也坚决恪守不纳贡、不称臣、不和亲的三不之策。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如此的道德之君,是为真正之明主也!”

谁知,郭春海却是嘴角一呶,反驳说道:“然在我看来,今上他刚愎自用,不善用人,而且还是那种不到黄河不死心、不见棺材不落泪的顽固之人!”

啥?

朕……顽固?

天子闻言,刚刚泛起的好心情,直接降到了冰点以下。

那拔凉拔凉的感觉,几乎堪比南北两极的极夜之风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