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寒门仕子 > 第787章 农桑之道

寒门仕子 第787章 农桑之道

作者:佯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1 17:18:29 来源:笔趣阁

见齐誉带着深意望来,皇帝的心里不禁一惊。

此刻,他已然明白,齐爱卿的醉翁之意并不在于酒,而是在于自己的耳朵。

他这哪是给学生们上课?

分明就是一道实打实的直达圣聪之谏呀!

而在这份谏言中,他有明言也有暗指。

明的地方,是着重阐述了如何正确地去培养普及性的爱国精神,以及国富民丰所带来的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

而暗的所指是说,传统文人还是很具重要性的,他们的风骨不仅可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精神风貌,还可以激发出武将们的斗志。这种力量,是任何科技都无法做到的。

通过如上分析不难看出,科技创新和传统文化之间既不冲突,也不矛盾。

此前,皇帝一直担心,新兴的科技会对传统理念造成冲击,现在来看,却是自己多虑了。

这两者,完全可以并存。

见皇帝有如此觉悟,齐誉由衷了点了个大赞。

呵呵,真是不枉自己这番拐弯抹角地特殊劝导,总算起了些作用。

回到府衙时,已经是日头偏西,午时将过。

饭时上稍有延迟,但还不算太晚。

就当齐誉督促着赶紧吃饭时,却见皇帝在省府衙门对面的广场上停下脚步,且,还对着一尊雕像怔怔出神。

这雕像不是别的,正是齐巡抚当初时的躬耕形象。

那个‘人’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左手扬鞭,右手扶犁,完全就是一个憨厚淳朴的老农民。

早初,皇帝一直以为,这只是一尊象征性的雕塑,意在彰显官府重视农桑之心。

然而,就在他刚才的惊鸿一瞥间,却蓦然发现,那个‘人’的五官却是齐誉。

啧啧,真是太令人意外了。

而更让天子感到不可思议的是,那尊雕像的一侧还明言刻到,此像为真实取材,并非虚拟,连具体的年月日都标识的清清楚楚。

也就是说,这个场景曾经真实存在过。

不难体会出,

那时的琼州还是一贫如洗,既原始又落后,属于是名副其实的蛮荒之地。

这才过去了几年呀,就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除了不可思议外,皇帝实在寻不出更为合适的词藻来表达此刻的心情。

于此同时,天子也深刻地体会到齐誉的励精图治之心。可以说,琼州能有今天的繁荣,和他的辛苦付出密不可分。

为官者能够如此,足称得上是当世之楷模了。

“齐爱卿,咱们赶紧吃饭,于饭后,朕想去你们琼州的田间地头作些调研,看看这里的老百姓都是如何劳作的。”皇帝在回过神来后,正色吩咐道。

齐誉闻言一喜,连忙赞道:“陛下如此重视农耕,几乎堪比古之舜帝!臣在这里,代琼州的老百姓们拜谢天恩了。”

这通龙屁,拍得皇帝是龙颜大悦,嘴巴也笑得合不拢嘴。

唯独吴晚荣恶心地牙根痒痒。

世人都说,自己是个只懂得阿臾奉承的谄媚之臣,然和齐誉一比,居然还有种小巫见大巫的感觉。

……

饭后,君臣三人身着便衣来到了陇间道陌。

时值夏令,百草丰茂,庄稼也是一片片的绿油油。

和内陆人种地有所不同,琼州的农夫几乎每人都有一本由齐大人亲自编写的《齐民巨术》,且还全都参照这此书中的技术指导科学种植,无一人例外。

而更不可思议的是,这里的耕牛比狗还多,基本上随处可见。甚至,有的人家还同时喂养了数头。这在内地,几乎是不可能见到的。

令人大开眼界!

“陛下,农业生产乃是江山社稷的根本基石,无论是在任何时候,都不有半点地掉以轻心。微臣认为,工部应该尽快地动作起来,做好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准备工作。”才一站定,齐誉便立即献谏道。

什么?工部?

卿说错了吧,农桑事宜素来都是由户部掌管,关工部什么事呢?

对此疏漏,皇帝立即做出了纠正。

然齐誉却是摇摇头

道:“陛下,微臣并未说错!”一顿,他又指着不远处的水泥高空渠道:“粮食的生产离不开水,但,水过多或是过少都会形成灾害,这是普遍共识。”

“也就是说,只有遏制住旱涝的发生,才能摆脱掉靠天吃饭的无解魔咒。若以此为鉴,兴建蓄水库以及广修灌溉渠便成了头等大事,而这些个事务,户部都不擅长,必须交由工部拾掇。”

皇帝恍然大悟,道:“朕真是没有想到,这农桑之道里居然还藏有这等学问。”

这一回,圣天子确实是涨姿势,哦不,是涨知识了。

见圣上认可,齐誉又继续道:“除了上述提到的工事之外,还要倡导科学种田以及加大对耕牛的普及力度,做到了这些,才能真正地振兴农业。”

皇帝皱了皱眉,然后摇头加叹息地说道。“科学种植朕适才已经见识过了,推行起来应该不算太难。唯独耕牛的普及,却是有心无力!”

别说是大耕牛了,就是生产队的小毛驴,也可能在筹集到这么多。

驴:赶紧给俺拉头母的过来……

齐誉笑笑道:“陛下,微臣认为,可以让苑马寺、太仆寺以及行太仆寺,加开育牛事务。继而形成一种由朝廷模范带头,百姓们随大流的豢养风潮,如此不出数年,定可成势。”

什么?让苑马寺他们改去养牛?

这……

成何体统嘛~~

见皇帝一脸的犯难相,齐誉连忙再谏道:“臣曾在行太仆寺里任过职,非常熟悉其内的情况。凭心而论,那地的公务实在是太轻松了,如能加开养牛事务,刚好可以让他们充实起来。”

一顿,他又道:“陛下还否记得赵明玉改良战马的事?您试想,连没落的战马都可以实现重振,更何况是本土就有种的牛呢?”

嗯!有道理!

那就这么定了!

皇帝正欲对牛的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却忽闻远处突然传来了嘈杂之声。

而在暗中保护的侍卫们,也急忙闪身出来,并摆出了一副高度警惕地护驾姿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