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寒门仕子 > 第494章 货币之论

寒门仕子 第494章 货币之论

作者:佯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1 17:18:29 来源:笔趣阁

书接上回。

只见小彤欣然一笑,道:“爹爹,我听彭师说,您有发行和推广纸币的想法?这事是不是真的?”

齐誉点点头,回她道:“统一货币,乃是重中之重,就其重要性而言,丝毫不在军事之下。若是忽视了,琼州的经济发展必然会受到外力的遏制,所以,改进货币流通势在必行。”

小彤却是摇了摇头,道:“女儿反而觉得,发行纸币是弊大于利,还望父亲三思而行。”

“哦?这么说,你不赞成?”

“嗯,不仅是我,他人也有疑虑……”

听到这话,齐誉基本上心里有底了。

按照他的估摸,应该是三司们对于此事不太看好,但又碍于面子不好当面驳斥,所以,才通过女儿传个口风。

齐誉也不点破,只是淡笑着问道:“闺女有何想法,不妨细细说来。”

小彤见父亲不愠不怒,乃笑嘻嘻嘻道:“爹爹,我先问您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关于这纸币的防伪,您打算如何处置?如果届时假币横行,扰乱了井市,岂不是乱了章法?”

这确实是个技术性的问题,同时也是可行与否的关键所在,绝不容忽视了。

齐誉沉思了一阵儿,后一脸警惕道:“闺女,爹爹告诉你一个绝对的大机密,但是你要记住,此事绝不可外传!”

小彤见父亲如此郑重,忙回道:“爹爹放心,女儿定然会守口如瓶的,即使是做梦,也不会吐露半分。”

嗯!

要得就是这个态度。

齐誉再次地左右看了看,之后,才细声说道:“咱们琼州未来所发行的新型纸币,可是带着不为人知的科技含量在其中。从表面上看,那币很像是普通的加厚纸张,其实却不然。”

“哦?却是为何?”

“我这么说吧,那种币纸的制作并不是以草木取材,而是以‘棉短绒’精制而得。纸成后,再以精密的印刷以及特殊的压纹进行覆盖,这才变成了咱们的新型纸币。此币的物性甚是柔韧,任你如何洗涤、如何磋磨,都不会像普通纸张那样磨损破坏。至于所用到的设备,你且附耳过来……”

“嗯……”

接下来,齐誉就把纸币的制造方法以及工艺流程大致地阐述了一遍。

小彤也是聪明之人,她只是略做推敲,便想明白了其中梗概。

按照齐大郎的估计,像新型纸币这种来自于前世里的科技产物,当代人若没有个二三十年的苦心钻研,绝不可能摸到其中一斑。而真到了那时,自己的升级版早就已经问世了。

从这个角度上来

看,完全不用担心假币横行的问题。

小彤恍然后,紧接着问出了她的第二个问题。

“爹爹,你为什么那么热衷于推行纸币呢?若只是为了消除掉火耗银子的话,加强监管就可以做到,完全用不着这样大费周章。”

是呀,明明可以加强监管就能搞定的事情,何必要浪费人力物力呢?

不值得!

齐誉呵呵一笑,摇头说道:“闺女却不知,消除火耗银子只是这诸多好处的其中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两大非凡裨益。”

小彤闻言眼睛一闪,催道:“爹爹快说,都是些什么裨益呢?”

“第一,纸币的流通,可以从根本上消除掉‘兑率’所带来的弊端。第二,还可以借此建立起更好、更完善的市场秩序。”

这话……

有点太抽象了。

即使像小彤这样的聪慧人,在听到后也不禁蹙起了眉头,苦思而不得其解。

“我听不懂……”

“无妨无妨,待爹爹解释给你听。”

齐誉笑了笑,开始介绍道:“我提到的这两种裨益,于进程上有先有后,在这里,我就重点讲讲关于兑率这一块吧。”

对于新知识,小彤很感兴趣,尤其是,可以垂听父亲的谆谆教诲,简直就是一种羡煞旁人的幸福。

故而,她听得很专心、很投入。

齐誉也尽量采取了一种通熟易懂的方式进行阐述,以方便她的理解。

只听他道:“众所周知,我华夏的流通货币乃是三种珍贵金属,依次为金、银、铜。然而,由于币种上的这种不一致,继而产生了兑换方面的诸多问题。举个例子来说,黄金因其额度太大,不方便直接流通,人们通常会把它们兑换成相应的白银进行交易。白银兑换铜钱也是同理,只是价值上高低不同罢了。”

“可令人担忧的是,这三种货币的之间的兑率并不稳定,时有浮动。就拿黄金兑换白银来说,有时是二十五倍,有时却是三十多倍,并没有一个所谓的定数。白银和铜钱的兑换也是如此,每一年都有新的变化。然而,这种现象就给一些不良奸商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利用兑率上的差价大发横财,继而从中渔利。”

齐誉寥寥数语,就很尖锐地指出了兑率上的问题所在。

此乃金属币的硬伤,古今皆无法避免。

是吗?

是的!

就以北宋时为例,在其银价高的时候,一两银可兑一千三百多枚铜钱,而在银价低的时候,却只可以兑到八百文左右,有时甚至还会更低。可以想象,这种不稳定

会对于国计民生造成多么大的伤害。

此外,还有一种更为可怕情况,那就是在大宗海贸的影响下,由于过度流入或者是流出而造成的单一金属的钱荒。

这也是有的。

就比如说清朝,有段时间的铜荒相当严重,这不仅给官府的财政带来了麻烦,还给百姓的日常造成了冲击了,大损当时的经济。最后没办法,清政府只得向外洋人发出求助,以采买他们国家的精铜缓解燃眉之急。

以上这些,全是由货币问题而酿成的恶果,其警示作用,一点都不在战争之下。

小彤于大致上表示认同,但于个别地方却是不予认可:“爹爹,即使有那么一两个奸商从兑率中牟利,这也影响不了琼州的大局呀!你拿他们说事,是不是有点小题大作了?”

“并不是!”

齐誉摇摇头,道:“就目前来说,咱们琼州的经济已然步入了正轨,未来更会蒸蒸日上,一年剩似一年,而到了那时,一定会吸引来大量的金主财团,这些人全都身怀巨大富,他们一旦抱起团来,就有能力炒作金银,继而操纵兑率,这对于经济来说,无疑是致命打击。所以,我必须未雨绸缪,推行货币的统一。”

齐大郎的观点非常鲜明,货币不统一,琼州的经济就无法做到真正腾飞,即使飞起来,也有隐忧存在。

小彤闻言豁然开朗,点头说道:“我明白了,只要把纸币推行普及,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掉这些问题。”

“嗯,说得对!”

在此之前,小丫头比较偏好于军事上的硬实力,而对于经济上的软实力却有些不屑,不过,通过今天的这番了解,她开始有了全面性的认识。

齐誉想了想,补充说道:“至于建立市场秩序一说,现在讨论还为时过早,还是留到以后再说吧。”

“嗯!”

小彤见父亲说的口干,连忙冲了杯茶,并问道:“对了爹爹,你打算让哪一位大人来管理琼州的银行呢?”

“谭俊彦!”

“是他?他能行吗?”

齐誉脸色一正,说道:“广陵兄品德如水,从不公器私用,单就这一点而言,连彭夫子都不遑多让。由他负责管钱,我很放心。再一点,他掌管户房多年,管理财政的经验非常丰富,确为不二人选。”

谭俊彦的能力自不必说,同僚们都是有目共睹,其人品方面也说得过去,没人敢乱嚼舌根。

之前,齐誉特地设下海大龙的案子考验于他,其用意就是在此。

从结果上来看,还算不错,值得委以重用。

就这么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