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寒门仕子 > 第259章 巡抚来信

寒门仕子 第259章 巡抚来信

作者:佯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1 17:18:29 来源:笔趣阁

这次的谈话耗时不长,没过多久,彭文长便告辞离去了。

目前,他已经搬出了齐誉的官宅,改在府城里租房住了。

他可是听说了,齐誉的家人即将南迁而来,自己再住下去就不方便了,既然如此,还不如趁早搬出住,以免到时候忙不迭。

就目前来说,每个人都各有俸禄,生活方面为难不着,因此,齐誉就没有再强留他,只是客套了几句之后,便任由他离去了。

人家只是挪个地方住而已,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话说在彭文长走了之后,齐誉便一头钻进书房,开始了他的加班加点。

这段时间,他几乎每天都是过了三更才睡,夜夜笔耕不辍,从无一日间断。

或许有人问了,齐大郎这是重操旧业,又开始写小说了吗?

非也非也,人家这回可是有正事要干,在为琼州的教育事业未雨绸缪。

琼州理工学院即将建成,教授用的教程还没着落呢。

下一步的施政重点,就是大兴文教、开始民智。

理论上来说,文教应该要从娃娃开始抓起,但琼州的情况特殊,不仅要开展低龄启蒙,还要普及少年教育。

若是条件允许,齐誉都想开设成人扫盲班。

若求科技,教育为先,没有人才支撑的发展是走不远的。

作为穿越者,齐誉自然有着别人不具备的超前眼光,他很清晰将教育分成了‘文科’和‘理科’这两大块。

大的宗旨为:分出文理,因材施教。

细说如下。

文科这一块,还是遵从当朝的科举制度,教材方面以四书五经和各大经典为主,在传承和弘扬华夏的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为朝廷的贡院培养和输送人才。

为了做好这件大事,齐誉还特地建造了一所全新的琼州府学。没办法,这地实在是太穷了,在此之前连个名义上的府学都没有设立,既然要大兴文教,就得把朝廷所规定的教育制度设法完善,莫不能落下。

理科这块,就要尝试以培养实用型的人才为主了,要知道,这个类型的人才才是推进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科技的创新者和缔造者。

但是,这种学术的推广需要一个过程,首先要让学子们先有个概念,知道理工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而事实证明,做到这一点也挺难的,别说是普通人了,就连饱学多识的彭文长都不做到理解。

齐誉对他解释说:理工,是一个广大的领域,它包含了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及工程的各种运用与组合。事实上,理工属于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融合体。

都解释的这么细了,结果,他还是表示听不懂。

这让齐誉切身意识到,就当下的大奉朝来讲,理工学术绝对是一朵令人费解的奇葩,而自己,也确确实实地开创了历史的先河,成为了所谓的鼻祖。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这一类的特殊人才,朝廷的礼部会认可吗?

答案是:不会。

在这个讲究三纲五常的时代,奇.淫技巧是吃不开的,在朝

廷的选材和任能方面,更不会有所青睐的。往好了说,最多也是去工部当个小师傅而已。

不过,齐誉倒没有往这方面去想,退一步说,即使朝廷想要,自己还舍不得给呢。

呵呵,既然能把他们给培养出来,自己就有信心安置好他们,让他们做到学以致用。

由于理工科没有现成的教材可用,也只得自己设法编写了,这可是一个精细活,比写小说严谨多了。

从最初级的阿拉伯数字,再到加减乘除法,然后再到基础物理,高等物理以及化学、生物等,样样都不能落下。反正,齐誉把自己知道的、懂得的,全都编写了进去。

目前,学院的建设正在紧张地进行当中,再过两三个月,估计就可以完工使用了,这其中也包括了那座神秘的科技研究所。

其实,齐誉最想建造的乃是琼州的新府衙,那样的话,家人们就可以住得舒服些。

无奈的是,水泥的产量还严重不足,也只得把有限的资源先用到刀刃上。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需要一个过程,急不来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感慨过后,齐誉揉了揉发红的眼睛,继续伏案编写。

“只要再坚持几天,基础教程就快完稿了……”

“……”

繁忙的公务,再加上长时间的熬夜,把齐大郎磋磨的更加黑瘦了。

案牍劳形呀!

……

不多时,附近的深巷里突然传来了一阵犬吠。

随后,便有站班的衙役跑进来禀报,说是有省府衙门的公文到了,上面还写着加急二字。

有紧急公务?

这当然不可耽误!

“你先让远来的信差看茶稍息,我随后就到。”齐誉放下纸笔,打着哈欠说道。

“是!”

齐大郎在洗了把脸后便走出了官宅,而那信差也被承发房的典吏唤来了二堂与之会面。

见礼过后,那人就直接呈上了公文。

齐誉接过,摊开,却见上面写道:天子惊悉,率土之滨屡有假倭作祟,扰百姓安宁,掠商贾财物,受其害者数以千万计。圣上称,如不能笼起广厦之荫,如苍生何也?正乾坤、肃纲纪、抚民生,皆是势在必行。据朝廷邸报示,今上限各沿海省府在三个月之内内查奸宄,外剿匪贼,彻底平息此波澜,期间若有懈怠或是敷衍者,一律撤职严办……

这道公文虽然不是圣旨,却也间接传达出了庙堂高意,不难看出,皇上这是要对假倭们开始动手了。

呵呵,是件好事!

不过,齐誉却从中读出了另外的一层意思,那就是,皇帝虽然祭出了下马威,但并没有对巡抚们的失职做出问责,莫非这是有意让他们以平息假倭之功将功赎罪?

有点像。

不管怎么说,皇上还是给封疆大吏们留了足够的颜面。

继续解读这道公文。

如果把其中的圣意套用在足下的广东府,这岂不是说,要动一动庸王这个地头蛇了?

莫非……殷俊真帮

自己说话了?

哈哈,白面首是个好人,皇上也十分圣明,都不错。

在最近这段时间,自己一直都被庸王压着炮轰,再不出口闷气,都快要被憋疯了。

而陆巡抚此信的用意,就是让自己早早有个心理准备,提前做好相应的自保措施。

正当齐誉暗自琢磨着有没有可能火中取栗,或者是趁火打劫时,忽听那信差又道:“齐大人,陆大人还有一封私信给您,请您过目。”

“哦?呈过来吧!”

“是!”

接过来,齐誉先是瞄了一眼封口处的火漆,见完好无损后才拆开来看,却见上面只有一句话:坤极易主,谨防暗流。

什么?

齐誉大骇,一脸震惊!

那,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坤极,乃是国母皇后的别称,坤极易主自然就是指皇帝废后的意思了。

至于后面的那句谨防暗流,大致就是说让自己多加谨慎,多察多看,切不要被涌动的暗流所卷。

皇帝废后,属于是天下之大事!

谁不惊骇?

虽说齐誉对宫闱秘事所知不多,但他也做了那么久的京官,多多少少都略有耳闻。据宗人府公布出的消息显示,椒房之主胡皇后本是山东府人,后因王室举荐才得以入宫,次年便册封为了太子妃,在今上登基之后,她顺理成章地坐上了皇后的宝座。

官场人常言:她秀丽端庄,以贤为名,常为宗室以及朝臣们称赞。

如此良人,为何废之?

真是令人费解……

蓦地!

一个往日的小细节,浮现在了齐誉的脑海。

燕王说过,他曾在宫内布下了一条所谓的暗线,而这个胡皇后又偏偏是来自于山东府,莫非……

确实有这种可能。

燕王当时薨得急,临终前只是断断续续地说出了太皇太后几个字,并没有真正地把话说完,或许,就恰巧漏掉了这位胡皇后。

如果这个猜测为真的话,太皇太后又从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感觉有点复杂呀……

算了算了,不要想了,好奇心害死喵,像这种级别的秘事心里头想想也就罢了,绝不能公然地说出来。

不过,‘易主’一说还暗含着另一层深意,那就是,后宫内有新贵人崛起,她目前已经成功扳倒了皇后,取而代之。

在那信差离去之后,齐誉就不禁暗叹起来:啧啧,皇上虽然坐拥佳丽三千,却难觅一个贴心的枕边人,单这一点来讲,就明显不如自己。

自己要比皇帝更性福?

嗯,这个逻辑很成立!

最起码,自己无论是睡觉还是亲热,心里头都是踏踏实实的,完全不用担心会不会被人骟掉。你再看看皇上,万一不经意间被人咬了,找谁说理去?

正胡思乱想到得意之处,忽听有衙役耳边提醒道:“大人,天亮了,是时候准备‘护商巡捕房的’揭彩事宜了。”

“哦……”齐誉揉了揉略显惺忪的眼睛,点头道:“走,出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