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寒门仕子 > 第189章 无意甩锅

寒门仕子 第189章 无意甩锅

作者:佯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1 17:18:29 来源:笔趣阁

话说齐誉随着黄飞进宫面圣,二人不敢丝毫耽误。

好在早就备了马,来往非常便捷。

沿途中,齐誉开始旁敲侧击,探起了黄飞的口风,以解心中困惑。

于是,齐大人便排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陛下突然召见自己,莫非是对这十万两银子的来路存疑?

如若不然,又为何密宣自己呢?

对此,黄飞很坦诚地回答说,自己确实不知,指天发誓。

不过,他倒是说了一些自己了解到的朝堂消息,以供齐誉参考。

他说,自打皇上返京以后,就一直没有上朝,而朝政事务,依旧全由内阁大臣们自行处理。

对于此,大臣们不仅没有提出异议,还都很贴心地表示了理解。

当然要理解了!

要知道,皇上正值血气方刚的年龄段,这一出征就是一年多的时间,而在他的身边,却连个母苍蝇都没有飞过,这谁能受的了?

憋了这么久才等到了开荤时刻,不得在后宫里殚精竭力地奋战一番吗?

什么?

陛下居然如此纵欲?

黄飞摇摇头,直接否认了这个说法。

齐誉开始怂恿起来,再行试探。

背后议论君上,黄飞确实没有这个狗胆。

不过,他还是很隐晦地回了一句:“大臣们确实是全都猜错了,这几天里,皇上每日都在斗鹌鹑解闷,从来没有踏入过后宫半步,哪来的纵欲过度一说?”

解闷?解什么闷?

莫非还是在为如何处置燕王的事情而烦恼?

嗯,似乎也只有这事了。

……

养心殿中,眼神忧郁的皇帝正对着三幅画怔怔出神。

他不言不语,似在思量着什么。

这三幅画不是别的,正是齐誉当初在永川时绘制的全套《岁寒三友》图。

从易主的角度上来看,此画还颇一些传奇色彩。

在最初时,它是被吴晚荣之父吴德利老员外携带着进京,却不料,他在途中遭到了拜帝教的谋财害命,于是,这三幅画又落入到了燕王的手里。

而在燕王投降以后,皇帝又抄了他的府邸,自然而然,这三幅画又落到了天子的手里。

皇帝这是在欣赏吗?

并不是!

要知道,皇帝本就是丹青圣手,他在绘画方面的造诣上完全高过齐誉一个档次,所以,这三幅画的画工并不能吸引到他,他所关注的,乃是画上的三枚印章。

那些章分别是:燕王、赵王、庸王。

奇就奇在了庸王上面。

为什么这么说呢?

庸王的封地相当遥远,处在了南越之地的羊城府,相隔千山万水的他,怎么会和鲁、豫之地的二王产生联系呢?

不对劲!

要不,派人过去查上一查?

对,绝不可疏忽放过!

皇帝苦思正沉,忽听门外禀报道:齐誉求见。

宣!

“微臣参见……”

“免了免了,坐吧。”

“喏!”

坐定后,齐誉缓缓地抬起了头,第一眼就瞅见了自己的那三幅作品,而当他注意到那三枚印章时,也如皇帝一样陷入了困惑和不解之中。

皇帝也瞄了一眼那画,而后笑道:“真是没有想到,齐爱卿还和藩王之间大有缘分。”

呃……

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啊!

得赶紧推掉嫌疑。

齐誉忙用事实为自己辩解道:“陛下误会了,微臣在作这三幅画时不过是秀才之身,哪里高攀得上王爷的门楣?”

也是!

皇帝本就没有怀疑,听了之后自然更加放心了。

这,只是巧合而已。

释疑后,皇帝也不遮掩,直接问道:“见到此画上的赵王章,朕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想要问问爱卿。”

齐誉忙回道:“那就请陛下示下。”

“嗯!朕一直都没弄明白,赵王送给张程东十万两银子的密事,你又是如何知晓的呢?”皇帝见齐誉发愣,又语气缓和地解释道:“爱卿不要误会,朕并没有怀疑你的忠心,而是此事实在费解,朕越想越是困惑,故而召你来问。”

原来是因为这事!

关于姚氏偷听张衙内的事,只有自家人知道,即使是黄飞,也对此中缘由并不知情。所以,皇帝问他也问不出所以然来。

然而这个现象,恰巧就说明了问题。

试想,素以信息灵通见长的内卫都没有得到这个消息,而自己居然有法得知,皇帝能不猜忌吗?

还好皇上明着询问了自己,否则,难不保背后被其暗查。

要实话实说吗?

当然不可!

这里面的关联甚大,甚至,还有一些不确切的潜在危机,自己又怎能把表弟媳妇推到这漩涡之中呢?

可是,如果不提姚氏的话,这件事情就无法做到自圆,怎么办?

正纠结间,脑海中忽然想起了陆博轩陆巡抚曾转告的孟岚山的留言,说,如果碰到了实在无法推脱的难事,就把事情因果推到他(孟岚山)的身上。

齐誉心里非常明白,这是先生在表达自己的愧疚之情。

当年,曾因为他的某些动机,意外地把自己卷入到了永川王的事件之中,为此,他愿意保护自己承担一些因果。

目前,皇帝问得这事实在推无可推,也只得拿先生出来挡一挡了。

于是,齐誉便道:“启禀陛下,此事的缘由出自于家师孟岚山临走前的叮嘱。他曾言,兵部尚书张程东和赵王的关系比较密切,这其中很有可能藏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因此,微臣便早早有了警觉,在陛下御驾亲征离京之后,臣便让府中的擅武家丁

童延火在暗里观察张府的动向,却不料竟然真有发现。”

皇帝恍然,郑重地点了点头。

当年,孟岚山假借请丁忧被先帝安排潜伏在了永川府,这件事情自己是知道的,其目的就是为了监视藩王们。而赵王和永川王属于一派,他能在暗里注意到赵王的动向,也在情理之中。

此事可信!

想到此,皇帝颇为复杂地一叹,道:“朕没想到,他这个尸臣居然这么忠心,也罢,就看在这十万两银子的份上,朕就饶恕了他吧。”

饶恕?

这个词虽然是贬义的,但这其中的寓意却令人感到安心和欣喜,总得来说,这是一件大大的好事。

没想到,自己无意之间的甩锅,居然恰巧帮了先生一把。

静了片刻后,皇帝莞尔一笑,转了话题说道:“朕封了你个四品官,还算满意吧?”

瞧这话问的,谁敢说不呢?

与其说这样询问,还不如说那十万两银子和这个四品官匹不匹配。

不过想归想,说归说,不可失去了好看的面子。

齐誉忙道:“对于陛下的恩典,微臣一定铭记五内,以后定会更加地呕心沥血,以为陛下排忧解难。”

排忧解难?

皇帝的第一反应居然是想到了银子!

好像真是哦!

想到此,君臣二人不禁互相了一眼,同时挂起了心照不宣的微笑。

而后又聊了一会儿,终于扯到了燕王的话题上。

当然,这是齐誉故意引导所致,在他的想法里,若不把那个罪魁祸首给正法了,心里实在憋屈。

这一次,皇帝选择了坦然面对,并没有再回避这个话题。

是的,他已经想好了对策。

“朕打算给他建一座‘感恩居’,让他在里面吃好的、喝好的、睡的好,甚至,有求必应,无限地满足他的要求!”

感恩居?

这不是在故意讽刺他吗?

齐誉算是听明白了,皇帝这是故意做出一副以德报怨的姿态,以此来堵住悠悠众口,至于实情,相信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

不过,齐誉却不反对,甚至还有些窃喜。

为什么呢?

这么说吧,如果是把燕王贬为庶人,他可能还有活路可走;如果单是这样富养着,他绝对活不长久,因为,皇帝是敢公然喊出那三不的明君,他不可能去做窝囊人。

齐誉在暗里思量了一番之后,得出了这个结论。

为了能够一窥究竟,齐誉趁机求了一句:“陛下,待那座感恩居建造完毕之后,微臣想去里面瞧瞧,看看传说中的燕王爷到底长什么模样。”

不料,此句正中了皇帝的下怀,只听他道:“不光是你,朕也很想过去看望看望他。既然这样,到时候你就跟着作陪吧。”

齐誉大喜,道:“多谢陛下成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