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寒门仕子 > 第065章 身体痊愈

寒门仕子 第065章 身体痊愈

作者:佯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1 17:18:29 来源:笔趣阁

齐誉染病昏迷,被戚景急匆匆地送去了医馆。

郎中在诊断后,给出的结论是:风寒入侵,郁内化火,继而导致了虚火上浮,所以才扰乱了心窍的清明。

这……什么意思?

听不懂!

戚景搔头抓耳了一阵,道:“说人话!”

郎中看了看摔在手里的银子后,连忙意简言骇地解释说:“他的问题不大,吃两帖药应该就缓过来了。”

这回听明白了,预后良好!

之后便是,抓药,炮制,煎药,喂药。

果然,在吃了两帖汤药之后,齐誉还真就悠悠转醒了,不过他的精神依旧有点萎靡不振。

见他一脸憔悴,戚景叹道:“少丞,你清减了。”

“哦……是吗?”齐誉低头去看,果见自己的肚腩变平了一些。

嘿,居然瘦了。

科举还有减肥的效果?

不过仔细想想也恍然了,这一科连考三场,每场三天,在里面要足足待上九天时间,别说自己病了,即使是在健康状态下也难不保会掉膘,更何况还吃得那么差。

不过,总算坚持没有白费,一鼓作气把乡试考完了,至于成绩好坏如何,就交由座师们去评判吧。

想到此,齐誉下意识地合了合手,暗自祷告着:希望能碰上个和我八字和的座师来评卷,若是给我个差评,看我不问候汝等的老母,苍天作证,决不食言!

嗟呼!

古人都是很讲究天人感应的。

这次,好像真就应验了。

远在数里之外的贡院的某房间内,几位座师正紧张地审阅着试卷,主官杨恭林忽感鼻子一麻,直接仰天打了一个响亮的喷嚏。

“阿嚏!”

唾沫星子乱飞……

杨恭林暗道:刚才忽感心头一凉,莫非谁在咒我?

哼!还能有谁?肯定是那个姓吴的!

杨恭林用小拇指掏了掏发痒的鼻孔,悻悻道:“诸位,你们在阅卷时帮我留意一下,看看有没有上好的檄文,若是有,速拿我看。”

旁边的副考官闻言奇道:“大人,你为何对檄文有偏好呢?”

杨恭林轻轻一叹,略带怨气地说:“并不是我有此偏好,而是我心里不舒服!”

“呃……此话怎讲?”

“还不是让那个吴晚荣给闹心的?他仗着自己写了一篇狗屁檄文,得到了皇上的嘉许,你看他现在快得意地,都快要横着走了!”杨恭林忿忿道。

副考官一怔,忙附和道:“大人所言极是,吴晚荣这厮我早就看不惯他了,恃才放旷目中无人,好像咱们翰林院只有他是才子似的。”

“哼,他觊觎做待诏学士已久了,我……哼哼,绝不会如了他的愿!”

“大人的意思是……”副考官不敢揣度,忙问道。

“我承认,在文采上确实压不过他,但是,在这万千学子之中可能存在呀!如果能在试卷中寻到一篇上好的檄文,然后我再呈到圣阶之前,把他那篇给比下去,他还有什么可张扬的?”杨恭林呵呵道。

顿了顿,他又道:“不过那厮的文采确实不凡,要想寻到好文章,难呀!”

说者无心,但听者有意。

副考官呵呵一笑,说道:“大人,还真有这么一篇!”

杨恭林眼睛一亮,喜道:“既如此,还不速速取来给我一阅?”

“是,请大人稍候!”

……

不多时,副考官就把一个鼓鼓囊囊的弥封袋呈了上来。

才一看姓名,杨恭林就怔住了。

“齐誉……这个名字好像在哪里听过,但一时却又想不起来。”

副考官连忙提醒:“大人可真是贵人多忘事,您还记得《大奉疆域图》吗?”

疆域图?

哦……是彩绘画!

杨恭林一边回想着,一边自语般的说道:“有些印象,记得去年的万寿节时,曾有人将此图作为贺仪献给了先帝,先帝更是如获至宝,连连称赞说彩绘画真乃画中的极品。此外还说,在开年时的正旦大朝会上,一定将此图公开展出,以彰显我大奉王朝河山之壮丽,当时,百官一片哗然。唉……只是没曾想,还没等到过年,先帝就骤崩了。”

“大人所言不差。”

杨恭林又道:“后来,我听人说,那幅《大奉疆域图》的作者乃是一个书生,名号叫做兴言先生,真名就叫做齐誉,难不曾就是此人?”

副考官点点头,陪笑道:“大人明鉴!您还记不记得,去年时永川府逢了蝗灾,蓝山县知县为了赈灾,曾举办过一场彩绘画的采拍会,我听说,那些画上的落款也是兴言先生,由此可见,这个齐誉乃是蓝山县人氏,如果所料不错的话,应该就是此人了。”

杨恭林哦了一声,问道:“你刚才提到的好檄文,难道就是此人所写?”

副考官递上卷子,笑道:“大人何不看过了再说。”

杨恭林接过试卷,边看边评道:“嗯,此人对经义的理解还算不错……诏诰表嘛,也就中规中矩……呵呵,这首诗作的可就有点差强人意了……嗯?算学居然全对!……这篇杂文嘛,还行……这策论写得很好,有见地!有深度!……这篇檄文,咦?还真是不错!确实很精妙!”

副考官试探道:“大人觉得,这篇檄文比之吴晚荣的那篇如何?”

杨恭林道:“客观公正来说,这篇檄文确实比那厮的要高明许多!……好!速将此文誊抄一份,以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直至圣案之上。如今正逢声讨拜帝教之际,若将檄文奉上,岂不是正中了吾皇的下怀?呵呵,吴晚荣呀吴晚荣,你还得意什么?看到了没?一个秀才的文采都能压过你。”

副考官见举荐得功,非常高兴,不禁问了句:“依大人看,此人的成绩该如何评判?”

杨恭林捋须一笑,对他附耳道:“虽说此人诗赋平庸,但其在策论方面确有见地,瑕不掩瑜,不如这样……”

而后,两位座师就交头接耳地窃窃私语起来。

……

至于最终的评判结果如何,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这就是时运?

或许是吧!

齐誉做梦都不会想到,他从未踏入过京城半步,京城里却有着关于他的传说。

他更不会想到,自己还曾经有过一个超级粉丝——先帝。

言归正传。

这天,秋高气爽,风和日丽,之前袭来的寒流已经悄然退去了,天气也逐渐回暖。

齐誉的病也如同这天气一样,也变得痊愈了。

年轻就是本钱,那些上了岁数的人,可就没这么快的恢复速度了。

……

乡试之后,一般都需要半个月的时间才会‘放榜’,当然,这里放榜并不是指张贴正榜,而是指公布成绩。

但凡是中了正榜的人,都会有专门的报喜差登门捷报,并不需要自己去询,副榜除外。

在这期间,考子们所能做的,也只有耐心等待了。

不过,他们并不会无聊,有着大把的排遣方式。

首先就是采买购物,好不容易来一趟省城,怎么能不带点礼品回去呢?东西贵?没关系,少买呀!呵呵,大凡有这种想法的人,一般都是些上了岁数的老秀才。

至于年轻者,更喜欢参加一些所谓的文诗会,他们或三五人一群,或十多人一伙,把酒当歌人生几何,偶尔兴致来了,再作上几首的香艳诗,端得是风流倜傥,少慕少艾。

当然,也有心动不如行动者,夜晚时亮着红灯的那些个秦楼楚馆,就成了骚客们的温柔乡。据说还有些喜欢尝鲜的富家子,还去体验了一把鞑靼粉头的风情。

人不风流枉少年?

有些人是这样的,但有些人却是例外。

就比如说齐誉。

最起码,戚景是这样认为的。

两人没有外出,而是蜗在住处小酌怡情,过起了所谓的二人世界。

正喝着酒,殷俊突然寻过来了。

才一进门,他就捂着鼻子,一脸嫌弃道:“这什么味呀?这是人呆的地方吗?”

齐誉一听就不乐意了,挖苦道:“你个娇气鬼!这里的异味再大,能大得过考棚里的恭桶?”

不提那桶还好,这一提,三人全都深吸了一口大气,戚景手里的酒盅都差点脱手。

“喝!”

考棚之嗅,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齐誉看了看殷俊,奇道:“你所来何事?”

“想看看你死了没有!”

“……”

殷俊似乎不愿意在这里多呆,放下了手中的礼品后就直接告辞离去了,丝毫不理会背后齐誉的愕然。

什么情况?

这厮怎么了,居然给自己上门送礼?

莫非是贡院门口时的那一抱,让他起了做面首的心?

咳咳!

我可不好这口!

殷俊走后,二人继续小酌。

酒过三巡,齐誉笑着从行李中取出来一幅彩绘画,并赠给了戚景,而那幅画上的落款,也正是兴言先生。

曾记得,戚景不仅喜欢彩绘画,还是自己的粉丝。

那就赠吧!

至于这幅画是从何而来的?

齐誉慌称是在一个很偶然的巧合下侥幸得到的,其他并没有多说。戚景对自己是有大恩的人,赠一幅画就权当是报答之万一吧。

若不是孟岚山曾有叮嘱,让自己不要显山露水,此时还真想告诉他自己就是兴言先生。

很意外,戚景并没有追问,或许是因为信任吧。

不过,他大喜过望之下,还是外出买回来了三只肥鸡,算作答谢。

看着盘子里的鸡头,齐誉又不禁想起了女儿以及家人们。

在自己离家的这段日子里,她们过得好不好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