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寒门仕子 > 第007章 进城摘赏

寒门仕子 第007章 进城摘赏

作者:佯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1 17:18:29 来源:笔趣阁

一有空就要抓紧时间读书,年后就要开考了,时间很紧迫。

对于科举应试,是时候认真地捋一捋了。

其实,原主的学识还是有的,以往之所以屡考不中,主要是心态上出了问题。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太过怯场,心态崩溃发挥失常,然后就自暴自弃,一蹶不振。

所以直到现在,他还是个连童生都没考上的空白身,其实这完全是他自身的问题。

科举制度在历朝历代的完善下,当下已经十分成熟,形成了一套严格的考核体系,虽称不上多么完美,但相对来说还算公平。

要想鱼跃龙门步入到士的阶层,就必须凭借真本事去考。

考试的范围涉猎颇广,如:法令、算术、书法、文才、政论,都在其中,所以还要求博学。

其中的政论,涉及到古今的历史人文,这也是齐誉当下的弱项,必须要认真了解下关于这个世界的古今历史。

和前世所学的不同,这个世界历史的进程在宋末时出现了拐点,被荣国所取代。荣国建国之后,政治相对开明,生产力有所发展。

不过仅仅过了两百年,荣国就因藩王割据崩溃了社稷,然后又被现在的大奉王朝所取代。

大奉建国之初,奉行的是休养生息的国策,凋敝的经济终于得到了复苏。如今八十年过去了,现在已是百废俱兴,属于难得的历史盛世了。

此外还有传言,说当前的西洋诸国发展很快,已经出现了早期的工业格局,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放下书本时,已经是月落乌啼朗星隐现,厨屋里也传来了做饭声。

晚饭尚可,米粥比之前浓郁了不少,餐桌上也有白面饼吃了。

饭后,柳荃先是烧热水侍候婆婆洗了身子,然后又忙着做起针线活。

没有了债务的压力,家里的气氛也变轻松了,一家人全都露出了笑容。

在周氏睡下后,齐誉才苦着脸对娘子悄悄道:“今天晌午时,我好像过于冲动了。”

柳荃却道:“不,你今天才像个真正的男人。”

齐誉一怔,一种酸楚感油然而生。

这半年来,家里家外全靠着她一人撑着,原主不仅无能而且混账,自己都替他感到汗颜。如今一切转好,必须要把这家兴旺起来。

想兴家就要多赚钱!

齐誉一脸郑重地说:“娘子,明天我想去一趟县城。”

“去县城?做什么?”

“我想去摘一笔赏银!”

悬赏这事只在读书人的圈子里流传,柳荃自然听得云里雾里。

而后,齐誉简单说了一遍,又拿出了游掌柜的举荐信,脸上一副很有信心的样子。

“你什么时候学会绘画了?”

“……丹青泼墨这种东西,只要是个读书人就会涂鸦一二,我也是个随大流的人,自然也懂。”齐誉含糊其辞说道。

柳荃虽听不懂,却激励地说:“难得你有这样的上进心,你既得了举荐信,就去试试吧,成与不成也无妨,重在参与。”

“嗯,我会尽力的。”

“还有,等你到了县城之后,要先到二舅家答谢,咱家棺材的事,多亏他费了心思才圆过去的。此外,你摘赏的事说不准他还能帮得上忙。”

齐誉应了一声,听柳荃又道:“这些钱你拿着,路上使用方便。去舅舅家时更要买些东西,空着手去会被别人笑话的。”

“嗯,记住了。”

去县城有二十里路程,大约需要一个半时辰,来回的话就是三个时辰了。路途遥远,要尽早出发才行。

本想趁着今晚的气氛好,和柳荃多说些话,不料她却催着自己早睡。

没办法,齐誉只得乖乖躺在床上,然后习惯性的默诵起了九九乘法表。

才临近五更,齐誉就警醒了,或许心里有事的人都睡不安稳吧。当翻身去看时,却发现柳荃早已起床。

洗漱后,就开始整理起随身带的包袱,如铅笔直尺之类的都要带上。

走到院子里,却见厨屋里面烟雾缭绕,空气里还有一股香气飘来。

娘子特地为自己做下了早饭,一大碗的面条外加两个鸡蛋。

“天寒地冻的,你又是一大早的出远门,热汤热水吃下去会暖和一些。别愣着了,趁热赶紧吃吧。”柳荃催道。

“娘子待我真好……”感激了一阵儿,齐誉就大口大口地扒了起来。

吃过饭后,便背起了包袱和娘子做别,远路需早行,不能耽搁。

临行前,齐誉想了想,决定还是先瞒着着母亲,她若是问,就说自己到镇上的书肆去了,柳荃对此也应了。

主要是怕老娘担心,在她的眼里,县城已经算是一个比较远的地方了。

一路上还算顺利,原主曾参加过数次县试,路途上还算熟悉,清晨刚过就走到了蓝山县的县城。

这本是个偏僻的小城,但随着近几年人口的不断增多,商业也渐渐旺了起来。路两边店铺林立,小巷里也有货郎穿梭,没有一点萧条感。

娘子说要先去二舅家,而且还不能空着手去。于是就买了些果脯,又割了些肉,拼凑了一份像样的礼物。

二舅周大水,还算是个有点传奇的小人物,他年轻时曾做过强盗,耽误了读书入士。后来遭遇官府的围剿,是原主的父亲齐三多替他揽了罪名,这才活下命来。也是基于这层恩情,周氏才嫁到了齐家。

周二舅行事颇有手段,后面利用银子漂白了身份,又在衙门里钻营谋了个小吏,一举翻身变成了白道上的人。

之后没多久,他又运作把齐三多的案子翻成错案,结论是无罪释放。原主因此才有了科举的资格,如果顶着奸宄之后的帽子,是连报名都报不了的。

原主的婚事也多亏了这位舅爷操心,据说柳家的族人犯了案子,还定了罪,是周大水的帮忙才改判的。他借着这个接触的机会,给自家外甥说了一桩媒,柳荃也因此嫁给了齐誉。

总的来说,周二舅对齐家非常关照。

此外还有个大舅,叫做周大壮,他在周二舅的关照下在县城开了家小馆子,赚点养家的小钱。

二舅家的大门此时正虚掩着,还能偶闻到院子里的鸡啼声。

“舅母好。”

见齐誉踏门进来,二舅母曹氏先是一愕,而后淡淡的说:“哦,原来是阿瞒到了呀,真是稀客。”

稀客这词真是惹得耳热。

齐誉一脸汗颜,急忙陪笑:“以前是外甥不懂事,所以才失了礼仪,还望舅母多多包涵,我这次来也是顺便赔礼的。”

曹氏眼睛一瞥,却见他提得礼包颇有份量,脸色才好看了些:“听说你浪子回头,转了性子,变得知书达理了,看来还真是不假。嗯,你先在屋里坐会儿,你二舅也快下衙了。”

果然被舅母说中了,齐誉前脚才刚刚坐下,周大水后脚就回到了家。

周二舅看了看墙角的礼物,心里很欣慰,脸面上却略带责备地说:“来舅舅家还见外?花这些个冤枉钱,还不如多孝敬孝敬你娘。”

“舅舅教训的是,以前外甥胡闹,如今迷途知返专心读书了。”齐誉苦笑着,陪是的话还得继续说,没办法,谁让原主把人际关系都搞砸了呢!

周大水露出了微笑:“你能这样想已经算是有长进了。”而后又道,:“那棺材的事已经被刑房的同僚给压住了,应该不会再出什么幺蛾子了。”

齐誉连忙致谢:“有劳舅舅费心了。”

擅使杀威棒服人的刑房人,有什么事压不住?

“你今天一大早来,是有什么急事吗?”周大水看了一眼他鞋上的泥浆后,问道。

“我听说知县庾大人正在悬赏求画,所以就想去碰一碰运气。”说罢,齐誉就掏出了身上的举荐信。

周大水简单阅过,道:“你什么时候学了丹青?”

“最近闲暇时学的,不过不是传统的丹青,而是西洋画的一种。”齐誉说道。

“外国画?我还真没见过,对于摘赏,你有几成把握?”

“把握?我也没底……”

这是实话,传统的国画追求的是意境,讲究的是神似,而西洋画除了抽象派之外,大多数的风格都比较追求形似,这和传统国画基本上是相反的。

自己有铅笔,可以画些素描,只是不知道这种超前的文化作品能不能被认可。

“其实,庾大人现在正为这事恼火呢,之前时倒是来了不少人,却都是些平平之辈,没有一人出众的。所以在昨天时,大人就把这事叫停了。”

停了?那岂不是白来一趟?

一声叹息,齐誉失望之极。

周大水捋着胡须道:“我这事我是知道的,其实这幅画属于是庾大人送给别人的赠礼,要求上自然高一些。名家的作品虽然合适,但价格太过昂贵,也不是一方小知县能够买得起的,所以才想到了寻人作画的办法。”

“原来如此!”齐誉恍然。

“每年临近岁末,下级官员都要到上级那里述职,虽然只是例行公事,但也要趁机孝敬,这是关乎到自身政绩考核大事。”周大水也不遮掩,说出内情,随后又补充道:“礼品上来说,除了必要的炭供之外,投其所好也不失为一种高明做法。”

炭供和冰供,是指冬夏两季下官对上级的好处,尤其是炭供,有不少官员都指望这过年呢。

投其所好更是古今常见,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趋之,除了钱财,据说还有送人的呢!

庾大人叫停悬赏,齐誉一脸惋惜:“早知道昨天就赶过来了,今天失之交臂真是可惜呀。”

周大水想了想,又道:“无妨,你既然来了,就不能白跑一趟。这样吧,我帮你通禀一下,说不准庾大人会给个面子呢?”

“真是太好了,那就多谢舅舅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