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寒门仕子 > 第109章 帮衬表弟

寒门仕子 第109章 帮衬表弟

作者:佯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3 08:25:30 来源:笔趣阁

在一众亲戚中,齐誉最为担心的要当属表弟周春生。

现在二舅人不在了,自己作为表哥,更应该力所能及地多帮帮他。

于是,便把他叫到了书房内,好好地和他聊聊。

周春生依旧还是那副老实人的模样,才话一开口,就透出了沮丧的语气:“表哥,我看过往科恩乡试上的题目,感觉实在是太难了,鼓励是迈不过这道门槛了。”

未战先怯?

应该是了,犹记得和他一起参加童试时,他因为紧张几乎晕场。

也就是信心严重不足。

齐誉问道:“你觉得很吃力?”

周春生道:“嗯,尤其是策论那块,我曾试着书写试试,感觉空有文笔,却找不出论点和论据来。”

齐誉安慰他道:“乡试是个转折点,并不好考,真若过于容易,遍地都是举人了。不过,你也不要过度恐惧和担忧,继续保持用功,沉淀久了一定会有提高的。”

说罢,齐誉又把《登科荟萃》取了出来,交到了周春生的手里,道:“这本书是前国子监的大祭酒编作的,其中收录了不少的考题范例,你拿回去认真研读,定会有所悟的。”

周春生先是一愕,待回过神来之后便如获至宝的收了起来。

他的脸上也开始有了笑容。

而后,齐誉又指点了他一些考试的技巧,周春生边听边问,受益良多。

此外,齐誉还叮嘱他说,以后若是遇到什么难处,一定要记得朝自己开口,否则就是见外了。

周春生嘴里答应着,眼睛里也泛起了闪闪泪光,他心里非常清楚,这本《登科荟萃》一定是件无价之宝,表哥以此物相赠,恩情实在是太大了。

……

中午饭时,齐誉陪着大舅和岳父吃酒,席间也谈起了自己在京城里的所见所闻。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京城是个几近于传说中的地方,可以说人人心驰神往。

二老自然是很仔细的听着。

当听到那里的繁华程度时,二人都被惊大了眼睛。

但当听到那里的物价时,又都露出了一种被讹的神色。

而当他们知道皇帝也是个‘人形’的生物时,更是露出了不可置信的样子。

是的,皇帝也是人,并没有什么三头六臂,也不能呼风唤雨,只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凡人而已。

聊起皇帝来,话题可就多了。

周大舅叮嘱道:“阿瞒呀,你要记得,没事的时候要多去给皇上请安,莫不要让他把你给忘了,你把他老人家哄开心了,说不准就会放你一个大官当。”

柳守业却道:“依我看,完全用不着那样,你就规规矩矩地轮候着就行了,你可是堂堂探花,皇上怎么可能会忘记你呢?”

齐誉笑了笑,给二老斟满了酒,道:“还是顺其自然吧。”

对于皇帝,换成谁都会感到好奇,但是,老百姓最关心的乃是其德如何。

这也就是常说的君王评价,如明君、昏君、暴君,之类的。

按道理来说,臣子是不能够妄议君上的,但现在却是在家里,偶尔聊上两句也无妨。

齐誉想了想,道:“今上自登基以来,连开恩科礼贤下士,这些都是求才若渴的姿态。此外,他还北修长城,南伐倭寇,而这些都是对外的表现出的强势姿态。从这两点上来看,今上的文治和武功都具有明君的雏形。”

柳守业问道:“皇上既然这么有志气,那他为什么对山东的拜帝教匪不派兵清剿呢?”

齐誉却道:“这恰恰说明了今上有德,他做事循规而不逾矩。这么说吧,他之所以没有下旨征讨,完全是顾及了文武百官的想法,没有一意孤行。通过这一点不难看出,在他的心里,大臣们还是很有分量的。”

随着阅历的增长以及圈子的不断扩大,齐誉的视野也比之前开阔了不少,可以对时政进行初步的分析了。

总得来说,皇帝还算得上是个有抱负的明君。

这是齐誉给出的评价。

二老恍然点点头,都感欣慰。

在老百姓的眼里,如果臣子所保的是个明君,那就是值得的;若保的一个昏君,那就是助纣为虐了。

正说着话,忽见柳荃走来了这间偏厅,说,府衙的礼房经承大人来访了。

齐誉忙放下筷子出门相迎,然后引到正厅处让座。

寒暄了几句之后,经承就直接说明了来意。

什么事呢?

是一件好事!

他称:庾大人早就已经安排好了能工巧匠,在府城的正东门外修建了一座‘进士及第牌坊’,以表齐誉的科举勋章,此事计入《地方志》。

因朝廷的邸报来的比较早,所以庾大人没有和任何人商量就开始动工了,现已竣工。

按照当下的律法规定,无论是什么性质的牌坊,都必须要经过官府的同意才能修建。

而进士及第牌坊更是属于文教的政绩的体现,所以府衙有着绝对的决策权,不必经过坊主本人的同意就可修建。

当然,这笔开支也是由地方财政支出,坊主是不用出钱的。

修牌坊是好事?

是的!

可以这么说,一座有内涵的牌坊,足可成为是一个地方的标志性建筑,影响力可想而知。

花钱?

那都是小事!

要知道,这可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好名誉,哪个地方官会在意这个?

只要是个地方官,就巴不得建上这么一座,但前提是,你这个地方要有资格才行。

精明过人的庾大人又岂能看不到这一点?

齐誉也不禁笑了,庾海这是想给自己来个惊喜呀!

其实,自己早就应该猜到才是,连跨马游街的仪仗他都搞了,怎么可能会少了进士及第牌坊呢?

这礼房经承倒是挺健谈的,还讲了一些和这牌坊相关的趣事。

他说,关于修建牌坊这事,蓝山县知县也有过这样的想法。

那知县认为,齐誉的祖籍是他辖区的桃花村,因此,进士及第牌坊应该建在蓝山县才是。

庾海却说,齐誉早就脱离的齐家的宗族,现在已经算不上是蓝山县的人了。

蓝山知县对此并不知情,说回去核实一下再议。

庾海一听就不乐意了:你核实什么?还再议?这不是在质疑上司的话吗?哼,就你这觉悟,今年的吏考还想评甲等?

蓝山知县顿悟,忙为自己一时的口误做出了一些牺牲,比如说,银子啥的。

偷鸡不成蚀把米?

是的,那知县因此破了点小财。

齐誉自然不以为意,当个笑话听听也就是了。

礼房经承又交代了几句,然后就起身告辞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