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寒门仕子 > 第101章 两种可能

寒门仕子 第101章 两种可能

作者:佯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3 08:25:30 来源:笔趣阁

之前时,每到了放榜前的这段时间,齐誉就紧张的开始失眠,然而这一次他却是睡得安好,吃得也香,一副非常淡定的模样。

是他的心理素质提升了吗?

非也!

之所以这样,主要是因为他对未来充满了实际性的希望。

这两天里,他一直反复思考着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关于自己的未来。

而且,他还想通了。

怎么说呢?

金榜题名,是自己之前时最大的梦想,现如今已经算是真正实现了,再往后,就面临着如何入仕的问题了。

入仕,代表着什么?

代表着自己施展抱负的机会就要来临了!

读书何用?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这句话,一直是自己恪守和坚信的信念,也是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以后定下的首要目标,更是自己铭记五内的初心。

目标,现在实现了!

之后,自己很有可能面临着两种不同的未来。

一一分析。

第一种,是外放到地方上为官执政。

这种结果对于别人来说,可能会感觉不如留京有前途,但自己却不这么认为。要知道,自己可是穿越者,即使做个主政一方的小县令,凭着自己的超前认知,也能造福一方百姓,干出一番名堂来!这才是学以致用的价值,也这不枉自己穿越一回了。

不要小看地方官,在其辖区之内,他们可是拥有着绝对决策权的人,既然实权在手,还有什么不敢施展的呢?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做个守牧一方的小官,也是一条不错的路。

第二种自然就是在京留任了。

从表面上来看,京官们似乎风光无限,但是,那种风光却来自于长年累月的慢慢熬。就权利上来说,除非你能爬到六部侍郎那样的高位,否则,基本上没有什么实权,也就是属于听喝的。这样来看,反不如去地方上发展有前景。

但是,京官的机会多,升官快,权利提升的也快。如果混到了中枢任职,那可就大不一样了,只需一个重大决策,就可以改变整个国家的进程,这种大的手笔,绝不是地方官可以比拟的了的。

未来的路,必是其中之一了。

对自己来说,无论是留京也好,外放也罢,都算不错。

但是,这里却出现了一个核心。

那就是:权利!

无论是走哪一条路,都必须要有实权,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实权真就那么重要吗?

相当重要!

要知道,历史上并不乏一些怀才不遇的济世之才,他们就是因为手中没有权利可使,所以才难以施展所学,最后只得空老于林泉之下。

实权,才是核心。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这些想法也只能算是定个目标,定个大的方向。

至于自己能走到和做到哪一步,还不得而知。

在想明白了这些问题之后,齐誉就感觉心里头敞亮起来了,也不再有迷惘感了。

未来是可期的,就看皇帝给自己一个什么样的功名身了。

……

晚风习习,杏雨霏霏,晚春的夜就是这样的徜徉和静谧。

此时,在养心殿里,皇帝正对着一幅巨大的地图怔怔出神。

这图不是别的,正是齐誉的成名之作——《大奉疆域图》。

在皇帝的身后,还站着一个雕像般的佝偻身影,他弓着奴腰,微阖着双眼,就如同是在假寐一样。

此人叫做三德子,是皇帝贴身的大太监。

他,经常性的犯有一种遗忘病。

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他才能活得这么滋润。

……

皇帝欣慰一叹,笑道:“从整体上来看,这一科筛出的人才相当不错,尤其是那几个青年才俊,呵呵,非常不错!未来可期,对此,朕还是很满意的。”

这时,三德子苏醒了,忙接过了话说道:“这些全都是皇上您的英明所致,若不是您重视文教,哪会出现这种人才济济的好现象呢?”

皇帝随意的‘嗯’了一声,又自语道:“这个齐誉……倒也算是个人才,他也为国家做出过那么一丁点的贡献,按道理来说,应该受到朝廷的提携才是。但是,朕总觉得他身上有一股子和别人不一样的怪味,这种看不透的人,朕不放心去用啊……若不是念在他赠朕的那幅《蟋蟀图》暗含了巧意的份上,还真想把他剔出榜去!还有就是,他知道了一些不该知道的东西……”

在时,三德子很识趣地睡着了。

倏然,皇帝脸色一凛,不悦道:“哼!就他的这篇策论来说,表面上看上去是文采飞扬,但你若仔细品读就会发现,这字里行间里的语气很不对劲。”

说罢,皇帝

把誊抄来的试卷拂手摊开,手指一指,道:“看这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像这种文词,暗含了凌云大志,哪是常人写得出来的?此子,也绝非是池中之物啊!”

这时,三德子及时地醒过来了,接话道:“皇上若不喜他,何不把他外放到边陲之地任职,让他终身老死在那里。这么一来,即使他有鲲鹏之志,也翻不起什么风浪来了。”

皇帝:“朕正有此意!”

齐誉可能做梦都不会想到,他费尽心思引用的绝妙诗句,反而招来了今上的不满。

弄巧成拙?

应该就是这样了。

皇帝眉头一舒,呵呵道:“希望内阁的那群老家伙们识趣一点,莫不要把他的卷子放到前十来。”

三德子道:“这事好办的很,奴才过去传个口信也就是了。”

皇帝摇摇头,将手一按,道:“不!如果那样做的话,岂不显得朕取才不公吗?还有,他研制的那个什么狼牙筅,兵部的人对此一直都是赞不绝口,朕在此时突下这种口谕,岂不显得贬谪忠善,故意压制有功之人?所以,这事还得要靠那些老家伙们自己去悟,他们个个自负学富五车,难道就品不出这篇策论有问题吗?”

答案是,老家伙们忽略了这一点。

因为,君和臣的想法根本就没在同一个频道上。

皇帝又看了一眼另一个卷宗,笑道:“这个殷俊的才学还算不错,而且还很年轻,可以尝试着使用一下,就他这篇文章的水平来看,足以名列到前十了。”

三德子一愣,轻声道:“皇上,老奴想给您提个醒,我听刑部那边的人说,此子涉嫌私通倭寇,还被……”

皇帝直接打断道:“一提刑部朕就生气,让他们去追查永川王妃的下落,结果呢,不仅都没有查出个什么来,还把殷俊的案子作为邀功呈给了朕。”

顿了顿,皇帝又道:“为此,朕还专门派了厂卫去查,结果却是,这个殷俊并没有去私通倭寇……据说,他是在往返于岭南的路上,不幸被倭寇给劫持住了,其舅为了搭救他的性命,才向倭寇暗交了赎金。这种舍财救人乃是人之常情,刑部如此判定实在是不和情理。”

三德子忙赞颂道:“皇上圣明!”

皇帝渭然一叹,道:“永川王的事,一直都是朕的一块心病,如若不除,朕心不安呀……”

这时,三德子很识趣地又睡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