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唐天下 > 第993章 老子不玩了(十一)

北唐天下 第993章 老子不玩了(十一)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2:21:05 来源:笔趣阁

杜让能看向牛存节、刘寻两人,犹豫道:“两位将军也知,将军若随北地王回转营州那还罢了,可关中却不是久留之地,没了北地王居于关中,就算两位将军为朝廷上将军,将来……也必身死关中!”

牛存节、刘寻一愣,屋中众人更是一脸诧异,谁也没想到杜让能会说出这句话语来,在他们看来,杜让能绝对算是朝廷极为忠心之人,理应在此时极力劝解他们护佑关中,护佑朝廷,可他却说了这么一句来。

今后的局面他们都能看到,这几乎就是几十年来不断重演的戏码。

远的不提,仅禧宗至今就发生了数次,先是黄巢叛乱破了长安,禧宗逃离长安入了川蜀,神策军一路遭受重创,或是惨死于敌手,或是并入他军,几乎损失殆尽,此时杨复光组建了忠武八都,这个世道,谁有兵马谁就是老大,杨复光权势也是一时无两,可最后却死的不明不白。

之后就是与杨复光、杨复恭两兄弟打擂台的田令孜,再之后就是杨复恭,如今则成了李思钰,每一个在朝廷身边,想要护住这个残破的朝廷之人,最后全没啥好下场。

或许有人说,这不对啊!杨复光与黄巢作战,有大功,算是个功臣,可田令孜总该是个大坏蛋了吧?没用锄头撅了大唐李家祖坟就不错了,怎么可能还成了护住大唐的功臣了呢?

若李思钰再此,定会不屑此语,在他看来,忠臣也好,奸臣也罢,只要没有自立为王为帝的心思,无论最后如何坏的冒泡,都有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他们都是依附于大唐身上,都要与大唐的命运连在一起,这些权臣最终也不希望大唐就此国灭,否则还留在朝廷作甚?又岂不是多此一举?

朝中权臣与各地藩镇不同,各地藩镇们实际上就是一地君王,而权臣无论权利如何滔天,头上都有一个皇帝存在,一个王朝存在,有了这个存在,他们的权利才有了意义,而不像各地藩镇们,他们本身就是权利的化身。

百年来,无论哪一个权臣,最后下场皆很凄惨,不是被文武大朝联手皇帝弄死了,就是借助外番力量平掉了,总之就是没个好,这几乎就成了每一个权臣们的宿命,除非权臣最终坐在了那个位子上。

杜让能身为大唐宰相,对此再清楚不过了,可清楚归清楚,今日却说了出来,这让牛存节、刘寻等人很是不适应,一个“忠心”朝廷之人,竟然阻止他们入关护佑朝廷,这不得不让他们疑惑、诧异。

可他们哪里知晓杜让能心中苦楚,心下更是不住咒骂洛阳李滋、李晔混账、糊涂。

李思钰准备返回营州,营州军即将离开,杜让能很清楚大唐已经完了,连年动荡,各地藩镇反叛且相互征伐,各世家根基早已被破坏殆尽,能保存家族香火不断者能有几人?

杜让能不知道,但他知道一件事情,各家族必然竭尽所能保存家族余脉香火。

朝廷本就人心涣散,经过李思钰南征北战,夺了河东道、洛阳京畿道等地,于各处关隘屯下重兵,压的北方各藩镇不敢异动,只要朝廷稳定,数年后即可吞下北方各镇地盘,自此北方再无藩镇之事。

可这一切都将彻底破碎,一日间,大唐中兴再无可能。

杜让能曾经为当朝首宰,他当然也担忧李思钰今后有一日会一口吞下整个朝廷,会吞下整个大唐,可他更知道有些事情是永远不能做的,营州军与其他各军不同,李思钰表现的也与他人不同,而今天之事更是验证了这一切,可惜,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想要后悔已经太晚了。

当事情一出,杜家就连夜遣人前来,送来一封外人无法得知的信件,要他设法保住杜家余脉。

杜让能与其余家族不同,至少现今是不同的,杜让能远离了朝廷,还没有与营州军彻底割裂,还保存着一丝联系,此时的杜家尤为谨慎,杜承葳更是来信告诉他要谨之慎之,莫要再过问朝廷之事。

听了牛存节、刘寻话语,杜让能更加确信不能沾染朝廷任何事情,大唐或许还有一丝可能,所有希望都在那个被废的小皇帝身上,此时的他绝不愿再恶了那个异于他人的北地悍虎。

杜让能心下叹息,脸上却极为严肃,说道:“我军出川容易,但千里随军前往营州,将来就算重新杀回关中,杀回川蜀,以川蜀之处处坚城,定然困难重重,而我军居于此处,不但可保得山南西道一地百姓安稳,更是南可夺南都成都,北可入关中以应北地王夺关中之地,两位将军将来亦可凭此封王拜侯!”

牛存节、刘寻两人默默点头,独孤战却皱眉不已,看向杜让能也有了不喜之意,他没想到这个动辄言忠义之人竟然反对出蜀入关中。

整个厅堂一时间寂静了下来,或许沉重压力让益王李升不适,动了动身子,低声说道:“娘亲,孩儿……孩儿想老师了……孩儿想去营州。”

声音虽小,却让所有人听到,众人不由看向低头所在孟才人怀里的李升。

刘寻皱眉道:“益王……不宜离开此处。”

刘寻话语一出,众人就知是何意,李思钰让他们入川,虽军中之事皆以牛存节、刘寻、独孤战为首,但名义上最高统帅却是年幼的益王李升,若是他离开了,确实是有些不妥。

众人微微点头,坐在角落里,一直未开口的小棒头竟然突然说道:“老师即将回转营州,既然来信与牛将军,虽小生未见过信件内容,但听了两位将军话语,想来老师已将入川事宜全部交给两位将军,其意也再明显不过了。”

众人一愣,纷纷看向角落里的小棒头,只听小棒头说道:“老师入关后,南征北战素无敌手,所夺之土无数,可旗下营州之将却从未居各地为将,皆以牛将军等将领为一地主将,老师之意想来诸位将军自知。”

“老师自入关就不欲久留关内,以诸位将军为一地主将,希望诸位将军能守得一地百姓平静祥和,希望诸位将军能保得大唐疆土不被叛贼所侵,只是很可惜,天下尚未平静,大唐就已经不容老师。”

“老师给两位将军信件,要两位将军自行处置决定,就已经不想给两位将军增加掣肘,无论情义,或是其他,两位将军忠于朝廷也好,为一地节镇自立于一地也罢,或是心怀忠义出川随大帅前往营州,一切皆由两位将军做主。”

“如此,益王留于此处就有了些……多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