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唐天下 > 第942章 兵者,器也

北唐天下 第942章 兵者,器也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2:21:05 来源:笔趣阁

李曜低声与李滋商议了一番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支持与答案,很是满意,回头看向朱友裕、邓伯贤,向邓伯贤拱手笑道:“还是邓兄手段高明,若无邓兄相助,云倬或许不会轻易相信我等。”

邓伯贤微微皱了皱眉头,不冷不淡道:“李兄客气了,再说也无邓某多少功劳,邓某不过是传个话而已。”

李曜却摇了摇头,叹息道:“邓兄、朱兄可能不知,云倬本与兄弟自幼相伴,几如手足,可自从迎娶了那低贱女人,境遇就有了不同,而兄弟夺了泽州后,更是行如陌路,若非邓兄相助,兄弟实无把握制住云倬。”

邓伯贤摇了摇头,笑道:“诚如李兄所言,纵然那假子与李兄有了间隙,可想来,若夔王开言,那假子也会入了李兄的瓮吧?”

“所以呢,此事邓某实无多少功劳。”

李曜瞳孔微微一缩,却面带笑容。

“邓兄还是如此客气,无论邓兄如何推脱,兄弟这份感激之情还是记下了,若有机会,定会相报。”

邓伯贤眼睛微眯,心下顿时有些不悦,可他也不愿再理会,只是微微点头,一旁的朱友裕心下却是摇头不止。

屋内之人皆是人精,李曜话语他们都能听懂,邓伯贤自跟在李思钰身边,一直是大帅府中书佐,后来因为高思继遇刺受创,调李存信为东面都督,而杨复恭则推荐了他邓伯贤,为李存信之参谋。

李昭原本应是洛阳留守、河中节度使,后因李思钰对李曜私募军卒,无帅府令擅自离开巩县驻地,再加上长安被焚烧一空,朝廷欲要以洛阳为帝都,李昭的洛阳留守、河中节度使也自此没了踪影,变成了如今的洛阳令。

以他为名,以孙揆为实,尽管具体事务皆是孙揆去处理,但李昭却是孙揆的顶头上司。

洛阳令相当于后世直辖市市长,城中捕快衙役之类的皆由洛阳令统辖。

欲要杀虎,就要有足够的人手,可若神不知鬼不觉,李昭手下那些衙役们最是适合,数千衙役,藏了千儿八百的没问题。

这件事情,他们早就定了下来的,邓伯贤也不反对,只是此时的李曜刻意提了出来,这让邓伯贤心下很是恼火。

之前也是说了,在合适的时候抛出过了气的皇帝李晔,让那头悍虎跟朝廷割裂,造成洛阳动荡。

这话是不假,趁着人心混乱之时杀了那头悍虎,然后再暴露几人,给营州军泄愤,以此来保全朝廷。

邓伯贤参与其中,自然也是同意了的,可李曜话语,让邓伯贤觉得,自己就是那个随意抛弃的替死之人,这让邓伯贤心下很是不满。

看着李曜一脸感激,朱友裕嘴角露出若有若无的讥讽,心下却也警惕了起来,太上皇李晔都敢拿出来当替死鬼,如今话语里邓伯贤也是如此,那么,他李曜是不是也有拿自己当替死之人的想法?

朱友裕心下警惕,眼前人心狠手辣,刚刚还是誓死的盟友,转眼间就可能成了敌人。

邓伯贤只是可有可无的盟友,就算暴露了,也不过是死上几人罢了,可他朱友裕不同,他的背后就有强大宣武军。

宣武军虽屡屡败在了李思钰手中,可这不代表宣武军就不再是天下强军,一旦李思钰身死,一旦营州军将们知道了他们宣武军参与了此事,定然大怒,宣武军也必然要承受营州军的滔天怒火。

无关胜负,宣武军都要承受更多的损失,如此一来,洛阳的混乱只要短时间内平息下来,没了宣武军的威胁,手握十数万大军的李曜还真的可能就此一飞冲天。

邓伯贤心下不悦,朱友裕更是为此担忧。

屋内几人相互算计,李思钰当然不可能知道的,尽管他知道背后必然有人。

府门外阻拦了一波又一波的拜访之人,李悍虎病重,又扣押了小皇帝李裕,情势越来越让人担忧,尤其是中下层官吏,所有人都不明白李思钰的心思,自是要前来拜访一下,哪怕李思钰谁也不见,还是有不少信件送到了李思钰床头。

一连拆开了数封,也没见有何紧要之事,全是些问候之语,好像自己真的快要死了一般。

李裕比他这个大帅还忙,桌子上已经放了不少奏折,是刘景瑄让小五送来的,与拆平常信一般,他也拆看了几份,结果全是朝廷上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一句“算是你课业”了,仅此一句,小皇帝李裕可就比李思钰这名老师劳累得多了。

“老师,您不告诉公主姑姑、大丫师娘您没病吗?”

“若是如此,他们会不会担忧啊?”

李裕批改奏折,其实不过是不住书写个准字罢了,一边批改,头也未抬说着这句话语。

李思钰摇了摇头,叹气道:“老师若告诉了你那混账姑姑,若她连一丁点担忧都未表现出来,那些狡猾如狐的大臣们还不是猜出了老师假装病痛之事?”

“若人人都已知晓,老师还玩个屁,还不如去朝堂看房顶呢!”

“嗯嗯,裕儿觉得,老师看房顶其实也不错,那些隐藏之人终究也还会冒出来的,今日抓不到,老师可以明日再抓!”

“老师。”

李裕突然抬头,手拿着一份奏折来到李思钰面前,说道:“老师,您看,这是刘辅政的奏折。”

“嗯?”

李思钰有些疑惑看向李裕,手却伸了过去,打开奏折一看,一目十行,尚未看完,鼻子却皱得老高。

“没想到啊,这刘公公平时看不出来有多精明,竟然还看出来一些端倪,竟然以军心动摇来试探老子。”

“嗯,不错不错。”

李裕一脸不解,说道:“老师,刘公公的重点好像是军心不稳。”

“老师假病,军卒又是不知,军心自是不稳,唯恐……唯恐老师一病不起。”

李思钰看着眼前小人儿,不由一笑,抱着他坐在腿上,拿起奏折说道:“整篇奏折一大堆废话,且半数在说如何如何军心不稳,对社稷造成多大多大的危害、风险,可是呢,你看看这个但是,这儿的若,还有这里……这里……”

“呵呵……老师又不傻,这么明显的隐晦,老师又岂能看不出来?”

“至于军卒么……不稳是必然,若安稳如山才是了坏事,这说明,这些军卒私下里已经有了效忠之人,这才是最危险的事情。”

“兵者,器也,乃国家之器,老师是南衙大将军,除北衙外,天下兵卒皆受老师管辖,听命于老师,这没问题,可是呢,北衙大将军还没死呢,朝廷还没任命一个北衙大将军呢,他们私下里就有了人选,这就危险了。”

“作为国家之器,有了自己的思想意识,这是极其危险的,就要强力抹杀掉这种思想意识!”

“明白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