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唐天下 > 第791章 回归之忧

北唐天下 第791章 回归之忧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2:21:05 来源:笔趣阁

人如虎,马如龙,数十披甲亲卫,纵马出了庭院,孟浩则一身素白儒装,骑着高头大马出现在人前。

房门外,数十秦州使者侍从已经在院外等待,唯恐孟浩不愿带他们离开,在凤翔军以吐蕃骑为前阵,当吐蕃骑陷入重围无法逃脱,凤翔军未能上前营救之时,这些留在鄯州城的秦州使臣们的命运就已经决定了。

在他们绝望待死时,营州使臣孟浩出现了他们面前,当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出现在眼前时,这些人毫不犹豫出现在了孟浩面前。

看着他们中有不少歌姬美人,孟浩不由皱起了眉头。

“大人……”

这些秦州人只是用驽马拖拉着马车,与他们人人皆胯下一骑不同,若带着他们,自己会极大减缓奔行速度。正当孟浩皱眉不已,刘大猛突然开口,惊动了正皱眉沉思的孟浩。

抬头一看,只见一队披甲骑纵马前来,孟浩甩开脑中担忧,轻踢胯下战马迎了上去。

“今日我等就要返回关中,随意遣个小吏即可,未曾想到,赞普竟然亲自前来送别,下官深表感激。”

看着孟浩一身素袍,抱拳行礼的样子,翰德心下很是不满,这些营州使臣尤为可恶,从踏入鄯州城那一刻,他们就一直是这个样子,哪怕他们被大军禁锢在院中,这些人也未向他臣服,这让素来高高在上的翰德尤为不喜。

但是,这些人除了代表营州军,他们身上还披着朝廷使臣外衣,吐蕃与大唐等同,至少在翰德眼里,吐蕃是与大唐帝国同样强大,对眼前这群可恶的唐人,他可以不前来迎送,但大唐朝廷使臣的身份,翰德就不得不前来。

看着自己讨厌不喜之人,翰德眉头只是微抬了一下,声音冷淡道:“凤翔人坑害了我军近万军卒,唐使欲要带走这些挑唆罪人,这……是不是有些过了?”

孟浩未有回头去看,他也知道背后之人此时是如何担忧害怕,而是向翰德拱手说道:“赞普此言甚是有理,若无李茂贞遣他们前来,一心说服赞普由他们在贵地招兵,赞普之民也不会落于王爷之手。”

“这些人的确罪孽深重,但是……他们乃我大唐子民!”

“大唐子民有罪,当由我大唐皇帝治其罪,而非吐蕃赞普!”

“大胆!”

一番将大怒,正要怒骂,却被翰德抬手阻止,双眼却紧盯着孟浩。

“唐使的意思是,大唐之人有罪,应由大唐皇帝处置,番人有罪,则由本赞普处置,是这个道理吧?”

“也就是说,此时若有我吐蕃之人挥刀杀了唐使等人,有罪无罪,也应由本赞普一口而决,是这样吧?”

孟浩神情一滞,随即笑道:“自当如此,但是呢,本官身为大唐使臣,前来消弭各自争端,此乃陛下、王爷深感百姓之苦而免其刀兵之苦,此乃仁慈之意,想来赞普也不愿吐蕃百姓惨遭兵灾之苦吧?”

翰德心下一怒,深吸一口气,一脸凶狠,但却微微点头。

“自然如此,本赞普同意唐使之言,但是总会有这么一些人肆意胡为,冒天下之大不韪之人,本赞普尽管不愿,可也无法保证此等之事就不会发生。”

孟浩点头笑道:“赞普此言甚是有理,谁也不敢保证天下就无此等之人,可若是有人刻意使人为之,那就不好说了。”

孟浩打马来到赞普身前,丝毫不理会一旁怒目圆睁的蕃将,轻声说道:“我大唐北地王脾气不大好,尤为讨厌他人欺辱妇人孩童,当年宣武军扣住一女娃,为了仅有几面之缘的女娃,王爷领军十万兵围汴州,若非朱温送还女娃,如今还有没有朱温这个人,那就只有……天才知道。”

看着孟浩小手指着天,看着一脸欠揍模样,翰德心下大怒,恨不得立即把这些人全都砍杀了,一想到大相的安排,心下冷笑连连,一脸面无表情。

“唐使多虑了,大唐尽管已成日暮之国,但我吐蕃素来与大唐相善,想来还无人对唐使不利!”

翰德猛然提起马缰,调转马头,嘴里却说道:“本赞普还有要事要处置,就不送了,一路走好!”

翰德打马就走,数名番将冷冷看了一眼孟浩,纷纷调转马头,紧随翰德离去。

孟浩一愣,看着翰德远去,他有些皱眉不解,会如此轻易放身后那些人离去?

刘大猛打马上前,低声说道:“我等可能有麻烦了。”

“嗯?”

孟浩看向刘大猛,刘大猛低声说道:“这些人若是力争,或是拔刀大怒,对我等极力威胁,我等返程时反而会安全许多,可他们如此态度,我等返程就危险了。”

孟浩皱眉思索片刻,微微点头,轻声说道:“若仅仅只是我等离开,他们还不敢把我等如何,这会激怒大帅,毕竟我军手中还有不少吐蕃俘虏,那些普通吐蕃人,这些人或许不是很在意,可那些军中将领呢?翰德又岂能随意舍去,这会让吐蕃各大家族不满的。”

刘大猛微微点头,之前他们被困鄯州城时,他们就知道吐蕃人对唐将的不屑,曾经他们入过长安,所获之丰让人垂涎三尺,如今又有此等良机,各家族纷纷把子侄送入其中,欲要以此获的功勋,插手军中之事,可他们万万未想到自己会如此惨败。

吐蕃赞普一分为四,赞普的威严权势也随着吐蕃内乱而降到了冰点,吐蕃各家族,尤其是握有族众兵卒家族权势增强,赞普想要一言而决,这几乎已经成了不可能之事,但赞普是吐蕃人至高无上的象征,想要就此消失也不可能,至少短时间内不大可能。

各家族不可能丢弃族人而不闻不顾,这会影响家族的名望权威,若仅仅是他们返回长安,孟浩并不认为翰德敢半道截杀阻拦,可是带着这些秦州使者,李茂贞的使者返回,那就又有不同。

吐蕃人因凤翔军而损失惨重,若凤翔军出战救援而败还罢了,可是凤翔军坐而视之他们的子侄绝望被围,致使他们大败。

孟浩知道,这种事情一旦发生,吐蕃人无论如何都要向凤翔府讨回些公道,胡人、番人与中原人规矩不同,甚至可以说没有多少规矩,有仇就要当下报,孟浩出手护住这些秦州人,明面上,翰德不能与营州军撕破脸面,这对他们没有太多好处,可是暗地里就不好说了。

孟浩心中危机感又上一层,低声问道:“刘将军以为当如何?”

刘大猛皱眉道:“欲要安全返回,自然是抛弃那些秦州之人,没了他们,就算吐蕃人想要阻拦我等,有马匹相助,末将也有八成机会护着司马大人安然返回,可若是这些人与我等一同……”

刘大猛回头看向身后皆恐慌不已的秦州之人,看着他们的驽马拖拉着的马车,轻轻摇了摇头,说道:“这些人行走速度太慢了,与他们同行,会极大拖累我军的。”

孟浩叹气一声,无奈道:“总不能把那些妇人丢给吐蕃人,任由他们侮辱吧?”

刘大猛皱眉不已,最后也无太好法子,无奈摇了摇头。

“没法子,先如此好了,若实在事不可为,我等也只能先护着大人离开,至于他们……”

刘大猛没有说出最后话语,孟浩却知道他是何意,最后也只能无奈叹息。

既然已经如此,也不好再多言,两人打马走向人群,孟浩张了张嘴,想要说几句,最后无奈摆了摆手,只是说出一个“走”字,再无其他。

众人昨夜就已准备妥当,其实也无什么可准备的,连同秦州护送使者的兵卒,共计百十骑,其余者皆是些乘车的文臣、女子。

大唐文臣大多都会骑马,只是这些前来的使臣都是年纪较大之人,已经无法骑马奔行,看着数名头发花白之人,在仆从搀扶下爬上马车,孟浩不由摇了摇头,心想着,或许所有人都知道危险,才让这些人前来吧?

马车居中,一干百十余人缓缓出了鄯州城,两侧吐蕃人皆是冷漠看着他们离开,无论是军卒,或是普通的牧民,哪怕只能躬身求活的奴隶,皆是一脸冷漠看着他们离开,好像看着路边死尸一般的冷漠。

孟浩不喜这座充满牛臭味的地方,这里的吐蕃人同样厌恶他们这些身穿锦衣绸缎的唐人。

鄯州本为隋之西平,隋末,薛举、薛仁果父子反叛,并于金城自立为帝,其后被唐兵大败被杀,唐置鄯州,其下湟水、龙支、鄯城。

金城是个极为重要之地,是西域与关中极为重要节点。自金城向西,因大山之故,入西一分为二。其一,自金城沿着山北,走会宁、姑臧、张掖、敦煌,入西域。其二则走山南,沿着湟水,走龙支、湟水,在大山处有一处豁口,可由此入姑臧,也可由湟水向南,过石堡城入青海,继而入西。

金城乃极为重要之城,每当西域大乱,夺金城者即可控西域要道,每次西域反叛者皆以此城为重。或许大唐深知此城之重,故而不愿他人控此城者,也或者吐蕃北侵,为了抵御吐蕃侵入,故而鄯州州治就放在湟水以北,临近石堡城,可就近支援。

石堡城极为重要,且险要无比,可谓一人当关万夫莫开之地,或许是为了加强对此关的重视,鄯州治所鄯城刻意设于此地,究竟是否是另一个“天子守边”之意,李思钰认为应该是如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