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唐天下 > 第753章 四分五裂的吐蕃

北唐天下 第753章 四分五裂的吐蕃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2:21:05 来源:笔趣阁

苯教,本教,就是本源、原生之教,信奉的比较原始,与营州以北的寒土之地的萨满有些类似,这种比较原始教派在大唐很难生存,在高原,或是人迹罕至之地却有极强生命力,高原多山川,生存不易,所受天灾更加频繁,所以山川河流皆为神灵,皆要小心祭祀侍奉,在外人看来,高原人每每把救命粮,把活生生的牛羊焚烧给山川大地,是多么的不可理解的事情,可正是因他们祖祖辈辈生存在这种艰苦之地,每每遭受难以承受苦难,这才对山川大地形成的畏惧,深入骨髓的畏惧!

李思钰自来到这个世界上,他就知道原生教的生存力有多强,若让这种生命力极强的苯教逐渐消失,或许只有逐渐改善山民的生活才成,松赞干布希望借助外来教派,逐渐瓦解这种原始宗教,希望是好的,但却忘了,自己不能根除,借助佛教打压苯教,势必要极大加强佛教的传播。

佛,人弗。

人心干净极为佛,可不还是有句“佛争一炷香”的话么!信仰之争是残酷的,更何况,这个世上真有心中干净的一尘不染的“佛”么?

果然,孙叔度开口说道:“我大唐武宗灭佛之时,高原上也进行了灭佛之争。”

“高原贫苦,吐蕃王热巴巾非但未能减免百姓赋税,反而令七户养一僧,僧人钵阐布贝吉允丹更是握有数十万番人土兵。”

李思钰皱眉道:“僧人不事生产,反而每每侵占民地,僧人为统兵之将,终会惹出大麻烦的。”

孙叔度点头说道:“正如大帅所言,热巴巾令七户养一僧,更是用酷刑惩戒辱僧之人,若僧人能够持戒修身还罢了,可僧人一旦入了中枢……大帅也是明白朝廷上的纷争的。”

李思钰点了点头,这种事情很容易理解,如同当年武帝之时,僧人入了蝇营狗苟的朝堂,必然争执不断,因利也好,因权,或是信仰也罢,他都能想象到那些僧人必会以“辱僧”之言,迫害了不少吐蕃人贵族,怒火越积越多,武帝可以杀了酷吏周兴、索元礼、万国俊、来俊臣、侯思止,杀了这些积怨过深之人,以用来平息积累下来的怨恨,那热巴巾又能如何?

杀了一手支持的僧人吗?显然是不可能的,这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而是整个高原上根深蒂固的僧人群体!

怒火得不到宣泄,最终只能烧到热巴巾身上。李思钰闭眼思索,耳边听着孙叔度话语。

“大相杰多日不满其弟死于僧人之手,与热巴巾之兄朗达玛联手,杀死了热巴巾。朗达玛为藩王后,大肆灭佛,最后朗达玛也被僧人刺杀。”

“朗达玛死时并无子嗣,其大王妃那囊氏,以其兄尚延力子乞离胡为藩王,而朗达玛死时,虽无子嗣,但次妃蔡邦氏已有生孕在身,后又生子俄松,因那囊氏、其兄尚延力大肆迫害朝臣,蔡邦氏与子俄松逃亡山南,自始,高原一分为二,争斗了二十余年。”

“两人长达数十年的争斗,所需物资极为庞大,故而吐蕃对属地皆极力搜刮钱粮,以用战事,与懿宗咸通十年,各族奴隶反叛,也正是此时,河西节度使张议潮张将军收复河西十一州。”

“因高原各地反叛,吐蕃也被一分为四,此时靠近秦州,占据陇右的是藩王翰德,而西域安西之地则是藩王班吉衮,因吐蕃内乱,此时已经不如当年强盛,但翰德仍有五万族众。”

李思钰听着,在听到翰德据兵五万,心中一紧,若紧紧只是五万草原胡族,他不是太过担心,但是吐蕃人不同,吐蕃人是一根筋的家伙。

草原骑马牧羊,一日可行百里,人也活泛,最善打顺风仗,喜游斗拖垮对手。

高原山势险要,气候恶劣,消息最是闭塞,大多生活在那里之人,一辈子都未走出百里,只是在狭小地域生活,那里的贵族头领世世代代统治着一地,其民,其奴,在他们脑中早已根深蒂固形成了臣服,对主人的畏惧几乎就是天生的,最是善于打硬仗!

李思钰闭眼沉思,出身营州的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越是营州以北苦寒之地,其民越是悍不畏死,皆因穷的只剩下了贱命一条,高原吐蕃人亦是如此!

帐中一阵沉默……

“大帅!大公子信使来了。”

帐外小五话语打破了帐内沉默。

……

李思钰愣了一下,向孙叔度点了点头,孙叔度起身行了一礼。

“属下先行退下。”

李思钰皱着眉头看着孙叔度离开,脑中却纷乱如麻,大唐衰退,吐蕃人衰退,西域乱如麻,已经无任何一个势力一家独大,此时若深入西域,是否是最佳时机?

双手在桌下不断搅动,目光却有些呆滞看着桌面,石虎与孟浩已经入内,看到他这模样,两人相视一眼,默默站立在一旁,也不敢开口打扰。

过了好一会,李思钰无意识抬头,这才意识到帐内多了两人,微愣了一下,自嘲笑道:“本帅竟然走神了。”

“小德子遣你们前来,所为何事?”李思钰正色了起来。

孟浩只是个半大孩子,也是个孤儿,被军中收留后,一直跟着营州军南征北战,后又在潼关小学堂学习,被推举给了小棒头为行军司马。

石虎则原本是神策军一将官,在宫中叛乱被俘后,一直跟在小德子身后,算是李思钰给那个弟子兼小弟的亲卫。

两人听到李思钰如此问话,两人相视一眼,孟浩拱手行礼道:“龙骑将军并无紧要之事,只是遣小将前来询问大帅,军中可需粮草辎重之事。”

李思钰点了点头,笑道:“此次前来,数万军卒就将停留于长安,辎重早已准备妥当,无需担忧。”

“长安情况如今如何?被毁民居可有修葺?”

听闻李思钰询问,孟浩回答道:“百姓事先逃离长安,城中残留之人多为老弱,邠州军焚烧长安时,并无多少百姓救火,故而损失较大,一时间也很难全部修葺完善。”

李思钰默默点头,长安城是座大城,此时的房屋也不是砖瓦盖就,大多还是木头和泥丕房,若百姓未逃离还好,至少有人灭火,可百姓逃离后,大火造成的损失就会成倍增长。

沉默了稍许,李思钰起身开口道:“这里不需要辎重物资,所需的只不过是些劳力耕犁耕种……”

说道这里,李思钰突然皱眉起来,脑中好像忘记了什么,感觉很重要的事情,在帐内,若无旁人的走动了几圈,这才想起凤翔府太过安静了些,这不大正常。

回头对看向孟浩,看着这个半大孩子,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王行瑜已经退出了邠州之地,如今已然身在凤翔府。王行瑜退出邠州,如今得了邠州之人正是原同州节度使王行约,想来是不大可能对我军不利。”

“如此一来,凤翔府自是势弱于我,王行瑜、王行约兄弟相争,本王有晋王之事为例,王行瑜败阵后,若是认可本帅,自会前往洛阳事朝,可如今却退入凤翔府,如此……”

“凤翔府无论如何也是欲要与我为敌的,但仅凤翔之、秦州之地想与我相争,本帅凉他李茂贞也不敢,故而必会暗中求救于吐蕃人,故而……”

看着眼前半大孩子,再次犹豫片刻。

“本帅需要一个使臣前往陇右,需要稳住吐蕃王翰德,要为本帅争取些时间。”

孟浩心下一阵激动,忙身子挺的笔直,大声说道:“大帅若信任小将,小将愿前往陇右!”

李思钰看着眼前孟浩,很是犹豫,最后还是点了点头,说道:“你年纪尚幼,此等之事尤为之重,有时热血反而会坏了大事,需要极为谨慎胆大!”

思索片刻。

“这样吧,让刘大猛与你一同前往,大猛虽混账了些,但做这种事情却是最佳人选。”

说着又看向石虎,说道:“之前你能陪同龙骑将军前往凤翔府,很好!从现在起,你为龙骑将军副将,协助龙骑将军处理军务,希望你能忠于任事,将来也可挣得一封侯荫妻。”

石虎心下大喜,知道自己终于算是熬出了头,之前只是孟浩开口,哪怕孟浩年纪幼小,却是小德子行军司马,而他只是一个带刀护卫,根本没资格在李思钰面前开口,但是为了副将就不同了。

石虎强忍着心中激荡,上前拜倒,沉声说道:“末将定不负大帅所重,定当忠于职守,悉心辅导龙骑将军!”

李思钰点了点头,此人出身神策军,神策军是个什么样子,他很清楚,所出将领大多都带有各种各样的劣习,但此人却甚为果决、谨慎,在小德子一人镇压数千叛卒时,石虎是个很关键之人,小德子太小了,身后尽管有营州军,但还是小了点,石虎就不同了,果决的砍杀让数千降卒不敢异动,尽管如此,李思钰还是对小德子身边之人比较重视,对此人的观察来看,此人为小德子副将是可以的。

若非韩都身死,第二步军调入河东道,李思钰也不会这么着急给小德子安排个副手,也不会这么着急使用石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